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影视热点 | 影游融合的原因、层次与美学特征

2023-12-17 20:56 作者:研必果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一、影游互动、影游联动与影游融合

“影游互动”概念的产生,与亨利·詹金斯于2003年提出的“跨媒介叙事”,以及瓦格纳在艺术理论方面提出的“整体艺术”概念相关,指的是同一主题内容在不同媒介的不同表现,并彼此配合成为一个整体。不过,这一概念提出较早,内涵外延不清。于是,在此基础上,界定更清晰的“影游联动”概念出现了。“影游联动”主要是从商业角度出发的“IP运营中一种较为成熟的模式”,其中开发商推出电影主题的游戏,或者游戏主题的电影,使这两种媒介的受众能够得到延伸。从同一主题、跨媒介的特性中不难看出“影游联动”与“影游互动”概念的亲缘关系。 “影游融合”,广义来说是一个包括了“影游互动”和“影游联动”两个概念的母概念,代指媒介与产业的影视与游戏之间大的融合趋势。狭义来说,现有文献中也有不少讨论的是影游融合的美学维度和本体论维度的问题。陈旭光认为:影游融合是“调和”了影视与游戏,进而达到了一种跨媒介融合。一方面,它具有互动性、体验性、探索性,有时甚至有个人性、线上性(如互动电影)等游戏特性,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使受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身份认同或情感共鸣。

二、当代影游结合的表现模式

1.以某款网络游戏为原型结合电影制作手法、动画制作和实时3D游戏引擎技术,在实时的三维虚拟环境中利用三维视频游戏技术的电影制作。如《秦时明月》《我叫MT》。 2.以游戏剧情为脚本依据,由真人出演的游戏改编电影。这类电影在好莱坞已是比较成熟的类型,如由同名游戏改编的《生化危机》《古墓丽影》《寂静岭》。 3.将某款特定的游戏作为核心要素融入故事情节中,为商品品牌量身定做的游戏主题电影。 4.新形式:交互式电影。①历史上第一部:1967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捷克馆展出的《自动电影》。②2001年腾讯游戏为旗下枪战游戏《穿越火线》推出微电影《集结密令》,被称为“游戏圈内首部由观众参与的互动微电影”。③2001年谷歌在台湾YouTube推出交互式爱情短片《搜寻语爱情》。④Netflix在2018年12月28日上线的《黑镜:潘达斯奈基》,在影片的叙事节点上设置选项,由观众来做选择,每次选择后都会导向不同的剧情走向,从而观赏到不同的结局。这是一种开始尝试获取电子游戏式的人机互动和影像操纵体验的全新交互式观影模式,这能让观众沉浸于流畅观影的同时获得参与、操控影像的快感体验。⑤今年爆火的《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也属于交互式电影。作为真人互动影像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结合了影视和游戏的元素,让玩家沉浸在“另一人生”中。游戏以情感互动为核心,画面精美,互动真实,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决策影响游戏中的情节发展,与美女建立独特的关系。 交互式电影制作上需要先进的互动引擎、数字控制终端等传统的游戏技术,剧情设定上不再是单向的、线性的发展,观众的身份更加多元化,集制作者、体验者和观赏者于一身,玩家和观众的身份在此合二为一。更关键的是互动式电影打破了传统电影“封闭式”的存在模式和“幻觉式”的接受过程,将游戏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代入进来,动摇了电影原本的艺术属性,使其可以在多个领域和平台上共生与互动,为电影业注入新内容和新活力。

三、影游融合的原因

1.技术支撑:

“读屏”“多屏”时代到来。首先,电影和电影游戏等动态影像媒介活动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并实现了文本跨平台迁移,进入“多屏”时代,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影像世界。其次,新媒介生态赋予受众对影像的选择和控制权,如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对影像内容进行“跨屏追踪”。

2.文本支撑:

幻想类题材游戏是电影改编的主要素材来源。斯皮尔伯格在《头号玩家》中将游戏亚文化符号缝合进了影片的主体叙事,使电影与游戏在深层的大众文化领域中发生了良性融合,这堪称影游融合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是第一层次的文化融合。而更为重要的文化融合在于影片在价值观上达成了成人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某种融合或和解。

3.产业领域:

互联网时代“泛娱乐”的产业体系。比如,华纳兄弟集团旗下设有专门负责游戏开发的公司,其游戏主题主要以华纳影业出品的电影和DC漫画改编为主,如《黑客帝国》《指环王》同名游戏等。

4.资本驱动力:

“范围经济”驱动电影与电子游戏加速融合发展。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生产或经营两种以上产品或劳务时,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将电影与电子游戏进行媒介技术、内容、平台的融合,可以打造全面的视听感官媒介矩阵,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和消费惯性,实现对于原媒介粉丝群体的整体性搬运。

5.粉丝经济:

“电影+电子游戏”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网络游戏强势的故事口碑和庞大的用户数量,与传统影视公司强大的明星资源相叠加,能够有效地带动网游与影视两个行业的价值资源,充分调动粉丝经济,盘活整个电影市场。

四、影游融合实践的三个层次

1.叙事平面层。

同一个故事采用两种媒介来表达,这个层面的影游融合是发生最早且作品最多的。无论是早年的“黑客帝国”系列、“古墓丽影”系列,还是近年来的《魔兽》《真人快打》《怪物猎人》,一个故事的跨媒介叙事无疑带给了玩家/观众更新体验的机会。

2.视觉表达层。

是指电影影像与游戏影像的互动。随着摄影与虚拟动画技术的进步,影像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影”,而是更加强调“像”。同时,由于影像刺激的不断探索和发现,电影的逐渐“奇观”化使得游戏式的影像开始参与到电影拍摄中。《头号玩家》《失控玩家》的成功无疑证明了游戏式影像在电影院的胜利。这两部电影对于游戏影像的精准把握完成了对于游戏影像的戏仿。

3.媒介本体层。

指用现有技术将电影和游戏的媒介形式彻底融合而产生出的互动式电影或者电影式游戏,如《暴雨》《底特律:化身为人》《地堡》《夜班》等。

五、影游融合的美学特征:数字游戏对电影的重塑

1.时空设定游戏化

(1)游戏化空间。

游戏化空间的基本设定在于,人物可以通过虚拟化身进入幻境。如《黑客帝国》的母体,《盗梦空间》的梦境、《源代码》的源代码世界、《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的尤曼吉热带丛林等。

(2)游戏化时间。

首先,游戏中的“时间操控”影响到了部分电影中的时间设定。例如《黑客帝国》中的“子弹时间”就是典型的游戏化时间,而尼克与特工史密斯的关系就相当于玩家与非玩家角色;其次,对于玩家来说,时间还是“可逆”的,《罗拉快跑》《头号玩家》等影片便采用这种设定,将剧情“循环重启”。同时,玩家的重复体验也是不断累积经验的过程。

2.情节结构游戏化

(1)关卡即情节。

如《盗梦空间》的层层梦境如同游戏中的层层关卡,伴随着梦境的深入,闯关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2)闯关即战斗。

例如《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的主角斯科特为了赢得梦中情人的芳心,必须接受女孩的七位邪恶前男友的挑战。每一次战斗都依据街机游戏《街头霸王》的对战模式来设定。

(3)通关即升级。

情节结构游戏化意味着频繁的闯关战斗与通关升级。例如《头号玩家》中,通关意味着金币奖励,主角借此购买强化道具用以提升自身的属性或获得额外的技能。

3.视觉呈现游戏化

不同于交互电影中直接类比游戏的交互操作,游戏化电影主要是使用“准交互镜头”来模拟游戏的视觉呈现方式,它提供了某种交互的感觉,将游戏的视觉机制移植到电影之中,把观影者变成了“持续观看、不断移动的局内人”,为观影者提供了一种“正在玩游戏”的感觉。

(1)主观镜头。

例如,科幻动作片《毁灭战士》用五分钟的主观镜头来展现被基因改良后的特种兵约翰与怪兽近距离战斗的火爆场景。主观镜头还可以与游戏界面融合,成为视野与界面融合的“视界”。这种呈现方式与游戏的HUD(Heads-upDisplay)界面颇为类似,如科幻片《末日重启》中,主角所植入的视界系统可以记录任务日志,导航行进路线,查看历史影像,识别人员身份,评估物品损坏程度,以及提示医疗健康警告。

(2)跟随镜头。

比如,科幻灾难片《人类之子》采用手持跟拍的方式追随主角西奥跌跌撞撞地穿梭于炮火连天的战场。

六、影游融合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1.依托于电影创作和制作的媒介、资源、人才共享,用电影产业带动非竞技类游戏产业,弥合用户在不同媒介的需求差异。2015年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影视厂牌、游戏厂牌、编剧公司、经纪公司等都纷纷落实“影游联动”的行业布局。如《头号玩家》(2018)、《失控玩家》(2021)、《刺杀小说家》(2021)等基于游戏思维创作的影片。 2.电影、游戏向加密虚拟艺术产品线上生产、存储、交易和独家持有形态转移,并由此引发了艺术经济领域的虚拟资产认证变革。2021年10月,王家卫首个电影NFT作品《花样年华——一刹那》最终以428.4万港元的价格在苏富比拍卖行秋季拍卖会成交。 3.以元宇宙概念为核心,在泛娱乐产业内促进机器信任转移,由内容生产过渡为平台搭建,从而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电影和游戏都只是元宇宙创想中的雏形环节,其未来发展趋势将是阶段化实现分服务器自治、跨服开放世界生成与自主经营,以及去中心化思维下用户身份从现实空间到线上线下双重空间的转接。

参考文献

1.施畅.游戏化电影:数字游戏如何重塑当代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09). 2.刘效廷,黄望莉.数字媒介下“电影+电子游戏”的产业互动现象分析[J].当代电影,2019(07).

影视热点 | 影游融合的原因、层次与美学特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