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小记者采访礼仪
在人际沟通方面。现代心理学家总结出了一个公式:感情的表达=7%言语+38语音%+55%表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小记者们在采访时一定会注意采访礼仪,保持眼神接触,面带笑容,给采访者留下好的第一印象,让采访工作顺利进行。
(一)采访礼仪
1、仪容仪表,端正整洁
采访时的“第一印象”很重要。那么采访对象对小记者的“第一印象”最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那就是小记者的仪表了。这位小记者穿着怎么样?外表怎么样?说话的表情如何等。都会给采访对象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小记者们不可忽视这点,穿着朴实、整洁最好。头发整齐、脸容干净、室内不要带帽子。另外,少先队员要系好红领巾,佩戴好采访证。男生不能穿球服、短裤、背心、拖鞋,女生不能穿低胸露背的夏装。
2、目光注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就可以从眼睛里看得出来。小记者在与人交谈时,目光与被采访者有一定的接触,表现出诚恳与尊重。但也不可长时间固定在一个位置,适当地移动到对方额头或唇部的位置。
3、保持微笑
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它是对人的尊重。他谁喜欢面对着冷冰冰,一点笑容都没有的人呀?如果你去百货商店买东西,导购员小姐都是冷冰冰的板着一副脸,没有一席丝笑意,你是不是感觉不太舒服呢?你看,微笑的力量多大呀!
4、仪态大方,举止得体
在提问时吐字要清楚,声音要洪亮,应讲普通话,并有适当地体态语。在被采访人回答时,应轻微点头,以示认同。不要有玩小物品、吐舌头之类的小动作。要特别注意体态问题,中国有句俗话:“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站如松”是说人的站立姿势要向松树一样端直挺拔。站,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站立时不要过于随便,不要探脖、耸肩、双腿弯曲或不挺地颤抖,无精打采地东倒西歪,不要倚肩靠背,双手不要放在衣兜里后插在腰间,这些站姿都很不雅观。
站姿的基本要领是:头正、肩平、胸挺、腹收、臀提、腿直。
“坐如钟”即坐相要像钟那样端正稳重。正确的坐姿可以给人端庄、稳重的印象,使人产生信任感。另一方面,可以给交谈带来方便。
如果是对方请你坐下,就坐前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坐姿的基本要领是:人坐时要轻要稳。走到座位前,转身后,轻稳地坐下。坐在椅上,应至少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脊背轻靠椅背。坐时不可以高跷二郎腿,坐下后不应随意挪动椅子。
“行如风”即走起路来像风一样轻盈。协调稳健、轻松敏捷的走姿会给人动态之美,表现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一般来说,标准的行走姿势,要以端正的站立姿势为基础,基本要领是:起步时,上身略向前倾,身体重心落在前脚掌上,行走时,双肩平稳,目光平视,下颌微收,面带微笑。手臂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弯曲。摆动时,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带动前臂,前后自然摆动,摆动幅度以30度——35度为宜。
5、表示感谢,礼貌告别
小记者在采访结束后,要对被采访人表示感谢。比如说“感谢您抽空接受我的采访”“很高兴您能够接受我的采访”等。之后就应该收拾采访现场,将物品复原,然后再礼貌告辞。
(二)社交礼仪
1、与人交往,称呼在先
正确地称呼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之一。小记者们一定要知道怎样正确地使用成为称谓。
(1)对于年龄和自己相仿以及比自己小的同学、同辈,可以直呼其名。
(2)对于比自己大的女性同辈,应该叫姐姐,男性则叫哥哥
(3)对爸爸妈妈的朋友,女性应该叫“阿姨”;对于比爸爸妈妈年龄小的男性应该叫“叔叔”,年龄大的则叫“伯伯”。
(4)爷爷奶奶辈的老年人,女性统称为“奶奶”,男性统称为“爷爷”。
(5) 对于领导、专业人士等可以用他们的姓再加上职务和职业,比如“蔡博士” “王校长” 。
(6) 省略姓,而仅仅叫别人的名字,是非常亲切的一种称呼。比如同学张金津,叫他“金津”;邻居姐姐王元元,叫她“元元姐姐”;妈妈的同事小宁,称呼她“小宁阿姨”。
2、尊敬师长,弘扬美德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美德。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创私人讲学的孔子,据说有弟子三千,学有所成的有“七十二贤”。古人把老师和知识紧密相连,无不把老师放在首位。我们小记者也要树立尊敬师长的观念,继承优秀传统。
(1)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给老师让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问题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4)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5)对老师说实话。
(6)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7)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8)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9)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
(10)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座。
(11)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站立一侧,等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12)老师进宿舍,学生主动站起问好让座;老师离开时起身送出。
3、友爱同学,团结互助
在与同学相处的时候,小记者们要懂得尊重友爱,互帮互助,这样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候要答谢;同学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或叫同学的绰号,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相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6)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按时还。
(8)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搬弄是非。
(9)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容大量。
(10)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4、活动集会,文明礼让
小记者们在参加各种文体活动集会时,要注意讲礼貌,守文明。
(1)集合时提前到达准时进入会场,列队快、静、齐,并在指定位置坐好。
(2)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不乱议论。
(3)不在会场吃零食。
(4)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
(5)学生上台发言要向主席台领导和场内同学鞠躬行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发言结束后道谢。
(6)会议、演出进行时不擅自离场;演出结束后,等演员上台谢幕后再有秩序地退场。
(7)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要先取得老师的同意再离开。
5、拜访做客
小记者们去别人家里做客的时候,要态度恭敬,不给对方造麻烦,讲究做客礼仪,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小客人。
(1)到亲戚、同学和朋友家做客,应事先联系,征得同意可登门做客。
(2)做客时,要仪表端庄、谈吐文明,不粗声大气说话。不经主人允许,不随意动用主人家里带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
(3)如果在主人家或随主人外出用餐时,要注意用餐礼仪,不抢先入座,不先动食物、不单点自己喜欢的食物。
(4)做客离开前,对主人的招待要表示感谢,并真诚地邀请主人到自己家做客。
(5)与人约定时要守约,有特殊情况不能做客或不能按时做客,应提前告知对方并真诚道歉。主人递茶水或其他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接受。
(6)与人交谈态度要大方自然,音量适中。别人讲话时应认真倾听,不随便插话,左顾右盼,
6、小记者们在参与公共场所活动或使用公共场所或使用公共场所设施时,要为他人着想,遵守社会公德。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要爱护公共设施,讲究卫生,做一位合格的小公民。
(1)用公共洗手间要排队,爱护设施,大小便入池,便后冲水;洗手时不要将水溅到外面;洗完手后,不要把水珠甩在洗手间的地板上,以免弄脏、弄湿地面。
(2)看电影或演出时,要准时入场,不随便走动;注意坐姿,不要将脚跷到前排椅子上;保持安静,不交头接耳,不议论、评价演员或剧情;不在场内吃零食;每一个节目结束时,应热情鼓掌;演员谢幕后方可有序退场。
(3)在图书馆、阅览室等共场所,要遵守规则,爱护书籍,保持安静,不吃零食,看完书应放回原处,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穿汗衫和拖鞋入内,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入座时应该轻轻搬出椅子,离开前轻轻地把椅子还原摆好。
(4)在公共场合不修指甲、挖耳朵、瘙痒、摇腿、拖鞋、打嗝、伸懒腰、哼小调;打喷嚏、打哈欠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嘴鼻,面向一侧,避免发出声,避免将唾沫飞溅到别人身上。
(5) 出入场所时,应看身后是否有人随后出入,如有人相随,则应把门推开,等身后的人出入后方可轻声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