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今天也有在努力观察人类行为 |1

2023-04-05 14:10 作者:可芸_Kathryn  | 我要投稿

    我发现很多时候负面评论会把一个人上升到一个集合再对其攻击。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染了粉色头发的人将自己的照片放到网络上。在评论过程中,人们将其归类为“染头发的人”,并带着对这个集合的印象以及负面情绪攻击ta。

    这种行为更为普遍地存在于男女对立的话题中。一个人是男性,可以上升到“男性”这个集合中,并带着所谓“阳刚男”“妈宝男”的负面印象攻击他;而当有人提出“这样不对”时,也会有人说“是男性自己把自己的名声搞坏的”,从而否认攻击者的身份。这种言论让我想起了学校。某些老师会因为犯错误的同学而留堂整个班,还会对别的同学说:“要怪就怪那些犯错误的同学”,直接把师生间的矛盾转移为同学之间的矛盾。

    对于以上攻击,有2种典型的回复。一种是将自己从集合中排除,例如 “我也不喜欢女生,总是很心机” “我感觉自己更像个男生”。这种言论表面上让自己摆脱了 “心机” “小心眼” 的标签,实际上是将标签固化了。因为发言者永远都是一个女性,她不可能摆脱 “女性” 这个集合,也就不可能摆脱 “女性都很心机” 这种自己给女性贴上的标签。

    另一种是试图改变攻击者对集合的印象,例如 “同性恋群体也有很多只是普通的谈恋爱,乱搞的只是少数”。这种回复仍没有从集合中跳脱出来。攻击者对于集合的印象,是几年乃至几十年以来的认知,是难以被一句评论改变的。

    面对这种攻击,我的最好办法仍然是不回复。当认识到 “这个人是在骂一个集合,是在宣泄对于这个集合的负面情绪,而不是在攻击我个人”,就不会急于自证清白。当接受 “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没有能力去辩证思考”,就不会因为对方的不讲道理而生气。但是,不回复不意味着忽视。事实上,完全忽视几乎是做不到的。或许可以如标题所言,努力观察人类行为,提升自己的认知与思考能力。如果你想要改变刻板印象,可以写一篇文章,做一些实事,没有必要与攻击者长篇大论。我们不必改变思想顽固的人。坚定同盟者的思想,动摇中立者的立场,就已经足够了。


1.说的有点多哈哈哈,其实就是一些随记。我语文不是很好,有些地方可能写得有点乱。欢迎大家的探讨!

2.文章中的学校不是我现在的学校哈,我个人感觉我的老师都挺不错的

3.日常找人合作,专栏转视频~

今天也有在努力观察人类行为 |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