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机越来越不好卖?
首先来个提示:我啥也不懂,纯粹是写着玩,各位大佬行家可别喷我。
昨天晚上我写了一个灵魂照相机,其灵感来源是一个古老的传闻。说是有清末的人,认为照相会把人的魂魄给摄走了。对于这个传言,我不评论,也不打算在乎。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
提及相机,我又想起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在现在这个时代,相机越来越不好卖?究竟是手机太好用了,还是相机停滞不前了,还是人们变懒了,不愿意出门了?我想,这些因素应该都有,不过,这些可能都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我以为,导致相机越来越不好卖的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在如今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照片的生命流程的掌控力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了。已经有了一个工具,可以将照片的全生命流程完全掌握,那就是手机。
现在这个时代,照片的主要展示方式,就是发布在网络上,通过显示工具显示出来。
那么,大部分照片的生命流程就是这样:
1·拍摄。
2.存储。
3.发布到网络。
4.在线观赏。
我们可以发现,手机可以实现照片生命流程的全覆盖。手机拍摄照片,同时存储完毕。马上发微博微信,然后收到了朋友的点赞,你自己也用户手机观赏着你刚刚发布的照片。这样,全流程也就走完了。
相比而言,相机在第一个流程,就是拍摄这一环还是有优势的。第二个流程存储就算旗鼓相当,第三个流程发布就有了困难,第四个流程就没有办法了。因为相机并不是典型的入网设备,即使WIFI再怎么好用,再加上云存储也罢,相机和真正的上网设备之间也是有壁垒的,你还是没办法把相机里的照片直接发到网络平台上。这样,还是必须借助电脑或手机才能做到照片的发布。如此这般,无论如何,相机的便利性还是差了一层。
所以,因为那些“拍着玩玩”的便携相机的拍摄便利性被手机所取代,从而迫使相机厂家不得不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专业化的设备上。而这样一来,便携类相机就更会因为“不像个样子”而失去市场,这样一来,相机摄影这件事情也就越来越专业化,门槛越来越高,越来越让人望而却步。既然,拿相机的摄影如果不专业就不像个样子,而“专业”的摄影又是如此的复杂,昂贵,从而让人望而生畏,那么……既然拿不起相机就干脆放弃,只用手机就好了。
我想,相机市场的萎缩,正是出于如此的恶性循环。
如果,有这样一种玩法,情况会不会好一点?
你的手机和相机是绑定的,是时刻保持无线联系的。那么,当你按下快门时,你的手机就已经存储了直出照片,那岂不是省略了从相机导入手机的麻烦?
别小看这一步,这就相当于用手机作为相机的入网工具,比较好的解决了第三步的问题。虽然你必须将手机和相机全部携带,而且最好两个机器都是同一个牌子的。不过,这应该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这样,这个机器原则上必须满足几点:
1.来自于手机大厂。
2.像素量不高,直出效果优秀,最好带胶片模拟。(小底也比手机强)
3.体型小,轻便,价格低,镜头小而便宜。(小底也比手机强)
4.操作简单,有预设好的各种模式。甚至,它可以自行判断环境亮度和题材差异而进行智能化的自适应调整。(它自己调参数就不用你调了。)
5.甚至可以和手机搭售,买来时已经绑定好了。
6.你换手机时或相机时,可以很方便迅捷的更换绑定。
7.不要求连拍性能强,要求开机对焦必须快。
嗯……以上就算是今天的混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