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六十二)兵发釜山男乒险象环生 逐鹿蔚山女乒一败再败

2020-09-06 15:51 作者:皓维说  | 我要投稿

本章就是釜山亚运会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2001年全运会结束之后,依然是大家习惯的人事调整环节。

男队没什么大变动,走的人里比较出名的是冯喆,提上来的新人里有两位倒是值得说一说,一个是来自天津的李平,后来因为国乒混双的放水政策,神奇成为了世界冠军;另一位就是日后帖雅娜的老公唐鹏。

女队那边变化就比较大了,首先不让大家意外的是李菊杨影宣布退役,这个结局不出乎人的意料,自从悉尼奥运会之后一直挣扎于伤病的李菊成绩每况愈下,杨影自己说是看见队里面已经在着手培养新人,自己已竞争不上雅典奥运会了,干脆就选择了退役读书。

而肩伤严重的孙晋在坚持完全运会之后更是连宣布退役都没有,就悄悄的离开了赛场,去了北京大学读书(当时孙晋去北大报到的时候一只胳膊用绷带吊在脖子上,单手扶把骑着一辆自行车),2009年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了中金公司,现在孙晋成为了公司业务支持协调部执行总经理。


转职投行的孙晋

可能比起乒乓球,和各种数字债券打交道更适合这位离开国家队时满身伤病的江苏姑娘。

比较让大家意外的是林菱和帖雅娜竟然加盟了香港。

说真的这两位2001年的竞技状态如何大家都不瞎,但是国家队考虑到梯队建设等原因最终决定把这两位放了出去。

当然,国家队也不傻,也知道这两位的竞技状态和实力确实不差,放出国是不可能了,干脆让她们两位和张瑞一起去了中国香港。

悉尼奥运会的四个人走掉了三个,女队现役进过大赛单打四强的人走了四个,大主力只剩下了王楠和张怡宁。

以白杨、李楠、牛剑锋和郭焱为代表的四小花旦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上展开竞争,本来自从2000年全锦赛以后开始就被作为重点队员来加以培养的白杨却第一个退出了竞争。

本来白杨是左手正反反生快攻结和弧圈的打法,虽然力量的不足以及正手拉球实力的一般,但是苦练一下,未必不能成为中国的李粉姬,结果徐寅生不知道为啥"钦点"白杨把正手换成正胶。

我很不理解徐寅生为什么这么指导,当年男队的反胶弧圈还是他提拔的,蔡振华的执教理念也是他认可的,男队的颗粒胶打法什么成绩他也不是不知道,虽然女队的技术革新比较慢一点,但是女队颗粒胶能打出来的哪一个正手的弧圈不都是响当当的,白杨这么一改算是彻底废了,而当年年末在天津举办的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彻底成了白杨职业生涯的噩梦,单打第一轮白杨遇见了日后雅典奥运会的女单季军,韩国队削球手金景娥,金璟娥的打法相当古老,典型的右手横拍削球正反反长打法,硬是靠拖不死的体力和打不垮的心理素质创出了一片天,这场球白杨被金璟娥诡异的正手兜球搞得极不适应,0:4输了个稀里哗啦。

而在双打比赛之中白杨和牛剑峰这对横扫2001年各站巡回赛(这两位2001年拿到了四个公开赛女双冠军)的组合,第一轮0:4就败给了高曦(山东人,不过也没打出来)李佳。

虽然后来白杨又改回了反胶,但是元气大伤,首先退出了竞争主力的行列。

不过当届总决赛国乒打得还是不错的,牛剑锋打掉了李恩实和柳智惠,李佳击败了小西杏和梅村礼,郭焱击败了自己昔日北京队的师姐刘佳和金璟娥(当年有段时间金璟娥翻译成了金晶爱……)。

当然王楠2001年的竞技状态依然爆表,决赛战胜牛剑峰获得冠军。

男队那边马琳虽然保住了男单冠军,不过男双是没国乒的事儿了,老金和吴尚垠带走了男双冠军。

2001年至此尘埃落定,国乒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大家也觉得国乒基本掌握住了十一分制和大球的规律。

结果2002年男乒女乒打了个一败涂地。

2002年的重头戏是釜山亚运会,但先打的却是欧锦赛。

欧锦赛的冷门说多也多,说少也少,原因很简单,欧洲人打球成绩压力不大,所以各种打法,各种花活都有,上来打这些单打冠军么一个措手不及还是问题不大的。

而主要冷门的缔造者是两位熟悉的陌生人。

先说冠军拿得多的那位,这位就是当年曹燕华的搭档,世乒赛女双、混双和女团冠军——倪夏莲,这位连克匈牙利的巴托菲和托特,在决赛捧起了欧锦赛的女单冠军,还和欧洲第一黑马波兰名将布拉什奇克一起捧起了混双冠军。


在欧洲焕发新生的倪夏莲,欧锦赛后世界排名再次进入前十

而男单第一号冷门的缔造者,则是一位在台上打了十年酱油的一位人物。

希腊大力神格林卡,该你演主角了!


希腊大力神格林卡

格林卡,罗马尼亚人,1972年五月八日出生。

对,你没看错,我也没写错,人家格林卡是罗马尼亚人,而且和斯蒂夫师出同门。

虽然今天大家对于罗马尼亚乒乓球的印象除了那位成绩没有颜值高的斯佐克斯以及2012年在黄石和刘诗雯竞争冠军的萨马拉之外,大家可能没啥印象,但是罗马尼亚的乒乓球传统也是源远流长,出过不少乒坛名将,其中迄今为止欧洲最后一位世乒赛女单冠军,世乒赛女单六冠王——罗齐亚努·安德斯坦。

这里插句题外话,这位罗齐亚努·安德斯坦的职业生涯足够传奇,五年没摸乒乓球还结了婚后达成了女单六连冠的辉煌霸业,拿到了十七块世乒赛冠军奖牌。

一年制世乒赛时代能比这位牛的只有世乒赛上的第一位女皇梅德尼扬斯基以及冠军机器维克托·巴纳。

扯远了,至于格林卡为啥代表希腊参赛,是因为格林卡1989年参加欧洲青年锦标赛的时候罗马尼亚国内出了事儿,于是他爸直接带他跑到了希腊,从此格林卡就代表希腊征战了。

不得不说格林卡的大赛处子秀相当不错,1988年欧锦赛混双季军,1991年世乒赛混双季军,1991年男子单打世界杯第四名,1992年欧锦赛混双冠军。

我相信,1991年当格林卡打进世界杯男单四强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的时代即将到来。

然而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斯韦思林杯在瑞典走了又回,回了又走,南玄北李和海外兵团与中国女乒打了个火花四溅,格林卡依然在打酱油。

原因在于两点第一格林卡的正手也挺悲剧,科贝尔虽然正手很渣,但是人家反手技术含量高,所以人家时不时出来浑水摸个鱼,施拉格的正手虽然同样稀烂,但是人家前三板技术高啊,所以小球时代末尾施拉格就慢慢混出来了。

其次就是格林卡的反手动作幅度太大,虽然格林卡的反手暴冲弧圈球威力惊人,但是小球时代的球速让格林卡来不及把动作做完整,就像虎式坦克虽然能打,但是战略机动能力比起T34实在是个渣。

不过格林卡在双打赛场上也算是闯出了一片天,在连续三届打进了欧锦赛混双决赛,男双也进了一次决赛。

当然冠军也就这是1992年的欧锦赛混双冠军,这次也一样,在先后击败了科贝尔,老瓦和老普之后,决赛面对波尔,两个人的反手风格虽然不同,但是五五开,不过正手吗……

就这样,波尔第一次获得了欧锦赛的男单冠军,开始逐步成为了国乒的一大苦手。

欧锦赛尘埃落定,亚运会再起波澜,在结束了新加坡的女子单打世界杯之后,国乒几经斟酌最终定下了名单。

乒乓球队:

领队:刘凤岩

教练员:蔡振华、尹霄、李晓东、施之皓、李隼

翻译:柳屹

医生:厉彦虎

男团:王励勤、马琳、孔令辉、刘国正、闫森

女团:王楠、张怡宁、牛剑峰、李楠、郭焱

男单:王励勤、孔令辉

女单:王楠、张怡宁

男双:王励勤阎森、马琳孔令辉

女双:张怡宁李楠、王楠郭焱

混双:王励勤王楠、马琳李楠

替补:王皓、秦志戬、李佳、姜华珺

唯一一个问题:刘国梁呢?

答:刘国梁退役了。

2002年8月15日的中国国际乒乓球公开赛上,刘国梁2:3不敌塞弗,结束了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

不能说刘指导不努力,奈何时代真的变了,改大球和取消遮挡发球宣告着直板正胶的最后优势被彻底抹平,而外战屡战屡败也宣告着刘国梁的时代确实结束了。

虽然退役的决定比赛前就下了,但是当刘国梁从记者那里知道大家都愿意和他打的时候,或许他也明白自己真的撑不下去了。

刘国梁的职业生涯结束了,也结束了国乒长达四十三年的直板正胶快攻的时代,一个略显遥远和充满传奇的时代,一个个性十足又极度统一的时代。

其余几位就不用多说了,基本上2002年国乒手里拿过公开赛冠军的都上了,能打得能用的都排上去了,但是还是有一个小问题:

第一,女双的实力过于单薄

前面说了,九运会之后李菊、杨影和孙晋三员大将退役,张莹莹淡出一线,林菱远走香港,国乒最好的四队女双组合宣告解体,而2001年横扫各大巡回赛的白杨牛剑锋又因为徐寅生建议白杨改胶皮而宣布报废,直接导致当时国乒女队在2002年没有一个拿到两个公开赛女双冠军的组合。

最终国乒还是决定围绕着女队的世界杯冠亚军和王楠(上半年也就这三位拿到过公开赛冠军)组建女双。

其实国乒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让李佳牛剑锋这对新人组合冲击亚运会,而这对组合亚运会后的成绩也确实不错,不过说真的国乒肯定不能这么冒险。

第二,混双实战成绩一般

要知道,那年头是没有公开赛混双比赛这么一个说法的,基本就靠大赛,国乒、朝鲜、韩国和日本练得能多一点,至于欧洲,一线高手里完全不练有点夸张,但也八九不离十。

而在当时的国乒之中王励勤王楠的混双组合账面实力的确强大,但是现实发挥确实有点问题,而马琳李楠又是第一次搭档实际效果如何真的是谁也没谱。

据LOFTER上的粉丝评论得知,当年张怡宁曾经问过教练组想和孔令辉配一次混双,不过就我们亲爱的老张同学的混双黑洞的表现,估计教练组也不敢把赌注往她身上压。

当然,蔡振华也不是全无所知,早在出发之前的采访之就表示这是他执掌国乒以来最没有把握的一届大赛,能拿四块金牌就是胜利,五块就是超额完成任务。

没办法,这次的阵容确实有点年轻,实力优势也不算大,而且搞竞技体育的多少都有点玄学,八十年代的汉城亚运会和汉城奥运会,国乒除了一溃千里还闹得舆论大哗,虽然蔡振华没参加过这两次大赛,但是这次亚运会再回韩国,蔡振华也是心里打怵。

国乒这边提心吊胆,国乒的主要几个主要对手也是喜忧参半。

本来国乒最大的对手是名将云集的中国香港队,然而林菱和张瑞(辽宁出身,右手直板),因为代表国乒打过世界比赛所以被亚奥理事会禁赛了。

本来这种事儿也是民不告官不究,但是一来林菱2000年和2001年的表现太惊艳,大家也不是瞎子,二来中国韩国两国亚运会都想拿好成绩,所以中国没全力公关,韩国全力公关,于是乎林菱和张瑞没能参加这一次的釜山亚运会。

不过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次中韩坑了林菱,下一次亚洲比赛在韩国办中韩两国女乒打了一个头破血流,最终林菱渔翁得利。

而韩国那边也是愁云惨淡,男队女队的头号主力柳智惠和金泽洙2002年在公开赛上的表现一般,金茂校也是状态平平,金璟娥虽然状态很好,但是打法实在是太过古老不占优势。

本来韩国队还想来个九局五胜制,用体力耗死国乒,当然最后这个赛制被亚奥理事会给毙了。

看起来韩国队是没啥机会了,不过所有的困难,所有的不可能都将在一个人面前戛然而止,有一个人出任了韩国女队的主教练,出任主教练并且带领韩国女乒再造辉煌的正是南玄北李的前者,迄今为止最后一位外国世乒赛全满贯得主——玄静和。


此后基本一直担任韩国女乒主帅的玄静和

新加坡那边井浚泓已老,李佳薇奥运会之后对阵国乒选手鲜有胜绩。

至于日本……咱们还是算了吧。

唯一让中国队有些忐忑的就是神秘之师朝鲜队。大阪世乒赛之后朝鲜队除了在国际乒联的资助下参加了年初的埃及和奥地利两站公开赛以外基本是闭门苦练,对她们的状况中国队知晓不多,而且以往也交手很少,牛剑锋和郭焱甚至从来没遇见过朝鲜选手。

带着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情国乒主力再度兵发韩国。

女子团体开赛之后中国队在上半区一路呼啸杀入决赛,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半决赛对阵新加坡队,赛前被认为难打的球以中国队轻松完胜告终,王楠更是既小组赛之后再一次战胜李佳薇,单届团体赛双杀对手。

下半区则是一个意料之中和一个没想到。

意料之中的是韩国队的溃败,赛前就状态极差的韩国女队在比赛中的表现证明了她们不是在故意隐藏实力,每个人都输球,头号主力柳智惠甚至在同中国香港的比赛中连丢两阵,输掉比赛的韩国队不得不在四分之一决赛面临她们的克星朝鲜队,结果柳智惠再度丢掉两分,韩国女队1:3再次被淘汰出局,玄静和的釜山亚运会来了个开门黑。

没想到的是一路强势的朝鲜队在半决赛对阵已经没有了何智丽,李隽和樊建欣等中国高手的日本队会被对手拖到决胜盘,日本队在她们队中的头号梅村礼的出色发挥之下击败了金英姬和金香美险些重温二十年前与国乒女队会师新德里的旧梦,若不是决胜局的金香美发挥足够出色,两度落后两度扳平逆转小西杏,恐怕朝鲜队就真的止步半决赛了。

朝鲜队在半决赛如此艰难的表现,使得当时中国女将们普遍乐观,“连日本队都打成那样子,和中国队没得打了。”

这种满目的乐观在赛前队员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决赛前夜徐寅生到女队去看准备情况,结果看到的是张怡宁和李楠在嘻嘻哈哈的闹作一团,尤其是李楠,脸上涂了一脸花里胡哨的面膜,很显然是没把第二天的对手当回事。

我印象中上一次比赛前乐观成这样的队伍是1967年欧洲冠军杯决赛前的国际米兰。

其实不光中国女队的选手们自己乐观,就连比赛时的日本裁判和新加坡的李佳薇和井浚泓都挺乐观,日本裁判表示可以提前下班了,李佳薇和井浚泓就等着奏中国国歌了。

下一次在韩国举办的比赛决赛前对一支队伍表示这么乐观的举办方是S8的拳头,至于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登峰造极了。

比赛前中国队抽得是客场签,王楠和张怡宁分别担当一,二号主力是毫无疑问的,考虑到牛剑锋和郭焱二人没和朝鲜选手打过,而国乒教练组算出来三单位置上会上金云美,所以让擅长打长胶的李楠被排到了第三单打的位置上。

朝鲜女队则是金英姬,金香美和金云美三大主力出阵。

第一场张怡宁对阵金英姬

和当年面对李粉姬的情况一样,金英姬面对张怡宁的两面弧圈是毫无办法,比赛中张怡宁坚决从对方正手突破,抓住对方正手相持能力不足以及反手位主动发力能力比较差的弱点,先压对方正手接着就回对方反手。前两局都在6:9落后的情况下11:9拿下来之后,张怡宁在第三局打的更加得心应手,11:5拿下,为中国队拿下第一分。

第二场王楠对阵金香美

金香美也算是老朋友了,1996年就征战了奥运会,要不是因为第一次征战国际大赛太激动,可能和乔红在亚特兰大女单八分之一决赛交手的就是她了。

金香美的打法右手横板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继承了朝鲜横板生胶打法的传统特点,以反手主动发力弹击为正手创造盖打的机会,反手非常凶狠,速度极快,但是金香美正手实力不足,相持能力很差。

两个人曾经在46届团体赛交手,王楠2:0轻松获胜,以往王楠等和她交手就是抓住对方正手漏洞而轻松获胜,但是那天金香美状态出奇的好,反手越打越凶,正手也能相持住,而王楠则一直跟不上对手节奏,失误频频,7:11,8:11和6:11完败。

当李楠从训练场里出来的时候看到0:2的比分都傻了,连着问了张怡宁十几遍这是不是真的,张怡宁也快崩溃了,直求李楠别说了。

能让张怡宁崩溃,确实说明当时情况确实太出乎意料了。

第三场李楠对阵金云美

李楠第三个出场迎战46届的超级黑马金云美,比赛开始后李楠频频抢攻,对手则继续祭出自己反手的长胶磕和拱,制造不同的旋转变化来牵制李楠的进攻,并伺机反拉。

李楠是彻底知道了曾经自己的搭档林菱当年面对金云美的时候心态为什么爆炸,虽然李楠几度落后并将比赛拖进了决胜局,但是明显李楠对场上局面的掌控已经近乎崩溃,决胜局李楠一路领先到9:5,但是这个时候李楠却不会打球了,急于拿下比赛却连续几个发力失误,打丢几个之后的李楠又心虚,对对方反面长胶的拱球的旋转变化也摸不清了,稀里糊涂的就连丢6分9:11输掉比赛。

第四场王楠对阵金英姬

谁都知道这一局将决定冠军的归属,但是大家没想到中国队落后的王楠显得患得患失,很快以8:11丢掉第一局,第二局王楠打开了,11:6扳回,但是第三局又变的紧张起来,对对方反手位的变化也显得不适应,相持中急于摆脱对方却总是失误送分,7:11再负。

这个时候王楠已经处于了下风,对方气势和手风都极顺,王楠第四局一直落后,尽管在5:9落后的时候连续追上5分,距离创造奇迹也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如果奇迹每次都发生,那就不叫奇迹了。

一个反手发力错过局点之后王楠也失去了最后的机会,随着反手拉球出界,朝鲜女将创造了千叶世锦赛之后的又一个奇迹,更然所有人为止愕然。

丢掉冠军的中国女乒

金云美实现了自己当年FLAG(王楠并不是不可战胜的),金英姬等朝鲜队员激动的抱头大哭,而中国队这边也哭了个稀里哗啦。

这场比赛给当时国乒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阴影,尤其是丢掉两分的王楠和得了唯一一分的张怡宁,直到她们退役釜山兵败都让这两位天后难以忘怀。

女团最后一步功亏一篑,男乒也是险些翻车。

和女队一样,男队在决赛之前一路顺风顺水,全无对手,在决赛交锋韩国队。

其实中国台湾也是只差一步到决赛,奈何去年两个大赛全部打进四强的蒋澎龙发挥实在是失常,丢了两分,把韩国队送进了决赛。

赛前刘南奎和蔡振华两大名帅勾心斗角排兵布阵,刘南奎兵行现招,把当时正值年轻的吴尚垠换到三单应付孔令辉,让这两年实力突飞猛进的柳承敏出战一单,硬碰硬王励勤。

蔡振华当然知道刘南奎有智多星的美名,堪称韩国的刘国梁,于是他也兵行险着用王励勤强攻吴尚垠,用马琳和金泽洙与柳承敏周旋。

蔡振华再一次算对了,当双方交换上场名单时,刘南奎呆住了。

蔡振华赛后说:“我们的排阵完全出乎韩国队的预料,当刘南奎拿到我们的名单时,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劲地问尹霄教练是不是这个名单。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我们会让王励勤打三号,所以他们是按照马林打三号来排的。当然,我们排的是个凶阵,要冒很大风险的,万一韩国队不是吴尚垠打三号,我们就比较被动了,因为马林和孔令辉曾输过吴尚垠。我们从昨天晚上就开始研究,直到今天凌晨4点才最后确定这个出场名单。团体赛排阵就像制定作战计划,双方都在斗智斗勇,这次我们排出了一个经典排阵。”

果不其然计划奏效,虽然吴尚垠和柳承敏顽强的将比赛拉进决胜局,甚至险些让孔令辉和王励勤翻车,但是孔令辉和王励勤都比王楠和李楠更坚韧,男队最后还是稳住了阵脚3:0击败对手,并不轻松的赢得冠军。

团体比赛男乒打得如此艰难,女乒更是丢掉冠军,实力明显占优的国乒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而这种阴影一直持续到了单项比赛中。  

首先在混双项目上国乒就再次遭遇重创,本来双王在八强将大阪世乒赛混双亚军吴尚垠金茂校淘汰出局之后,大家普遍认为这次的混双冠军将归属国乒,结果没想到的两对混双马琳李楠和王励勤王楠双双在半决赛中失利。

配对不久的张钰帖娅娜向上届亚运会混双冠军王励勤王楠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上来就先赢两局。

由于女团比赛失利,蔡振华下了李晓东的兵权,王楠的比赛由他指导,张怡宁的比赛由李隼负责。

不得不说蔡振华的临阵指导水平确实不错,王励勤任楠连追3局,反以3:2领先。

结果在第六局香港队放手搏杀,将比分扳成3:3 。

第7 局比分始终呈胶着状态,王励勤王楠在8:10落后的情况下将比分追成10:10,11:11,可最终还是输了决胜局。

没办法,王楠还处在女团失败的阴影,风格明显偏向王励勤,追上比分没问题,但是终结比赛有点问题。

而马琳李楠是被柳智惠柳承敏打的一点脾气都没有,开赛以来一直状态极差的柳智惠也许从朝鲜女队身上得到了战胜中国人的信心,在比赛中打出许多超级球,马琳的拉球甚至被她直接打回头,中国组合都看呆了,而李楠和马琳面对柳智惠的生胶毫无办法,两个直拍前三板发挥竟然被横拍压制,最终2:4告负。

双双出局的混双

这直接宣告了国乒自参加亚运会以来首次无缘亚运会混双冠军。

决赛再次上演了女选手左右比赛进程的罕见场面,只不过女选手换成了帖亚娜,她在决赛中的发挥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个没有进过国家队的选手,反手起板拉直线,反手直接弹击对方高吊弧圈,正手打回头,这些技术竟然被一个女选手完美的发挥了出来。

二柳组合尽管在满场的助威声中拿下了前三局,但是越打越兴的帖亚娜张钰不可思议的连扳4局,把永远的遗憾彻底留给了柳智惠,直到退役,这位玄静和之后韩国最出色的女球手柳智惠也只有一块亚锦赛女双冠军的奖牌。

而帖雅娜通过这场比赛也在整个乒乓球圈打开了名声。

2002年混双冠军组合——张钰帖雅娜

当然,下届亚运会这位的高光表现还将继续。

混双战场一败涂地的中国队在男双女双上再遭打击,两对双打王楠郭焱和李楠张怡宁携手韩国对的李恩实石恩美以及金茂校柳智惠晋级半决赛。

半决赛中已经在一年多的比赛中没了心气的金茂校柳智惠不是李楠张怡宁的对手,1:4输掉,告别了自己的金牌梦;而仍没有走出失败阴影的王楠继续自己糟糕的发挥,和郭焱的双打完全被两个直板生胶快攻手的速度压制,郭焱的相持实力根本无从发挥,2:4干脆利落的交出了决赛入场券。

到了决赛,玄静和亲自坐镇指点李恩实石恩美,也许是本身就是这种打法的原因,玄静和深知这种打法的优势和命门,而韩国组合也坚决贯彻玄静和的战术就是坚决主动上手,压张怡宁和李楠的中间结合部,尽管中国组合也贯彻了从对方正手突破的战术,打的也不错,但是关键时刻仍然是患得患失,在3:1领先的大好局势之下被连扳3局痛失冠军。

打进决赛却告负的李楠张怡宁组合

赛后玄静和和两个弟子激动的抱作一团大哭,玄静和首次担当韩国女队教练就经历了团体失利的痛苦和双打夺冠的幸福,也的确是不容易了。

抱团痛哭的韩国女双组合

中国女队则在团体失败后连续遭到了打击的同时,也宣告了国乒保四争五战略的彻底失败。

回国以后,李楠说起那场比赛还后悔不已:“比赛时我都不知道我们 3:1领先了,我看到蔡指导在看台上给我们加油,就对张怡宁说我们放开打,我们不会输的。话是这么说的,可是我们一出手就有点软,失误几个就更紧了。其实直到最后我还跟张怡宁说我们不会 输,输球后我半天没想通怎么回事。在休息大厅里,我接到妈妈从天津打来的 电话,她在那头哭,我在这边哭,我妈说,咱不打球了,这球打得太苦了,苦点能赢也好,吃了这么多苦还是输了,我都受不了了。”

说真的,打成这个样谁都崩溃,李楠后来也是懊悔不已,觉得自己这次亚运会太过轻敌。

只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以买。

女双好赖进了决赛,男双更惨,两对组合全部止步四强。

世乒赛冠军阎森王励勤被打的一败涂地,吴尚垠顶住了王励勤的输出,金泽洙用暴力搞定了阎森,4:0进军决赛,而另一边柳承敏在老油条李哲承的配合之下,将日直中远台的暴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中直反胶和初代横拍反胶弧圈在中远台对拉方面的弱点暴露无疑,1:4告负。

决赛柳承敏李哲承4:3击败了金泽洙吴尚垠,获得了亚运会的男双冠军。

柳承敏这届亚运会收获一金一银,名扬韩国,不仅免了兵役,还成为了当年韩国体育界的头号新星。

晏学宁在亚运会后的《乒乓世界》上表示柳承敏可能是中国男队未来最大的对手。

果不其然,两年之后一语成谶。

两年之后书写历史的柳承敏

团体,混双和双打全面失利的中国队在单打上面面临巨大压力,王楠又一路遇见的都是不好打的八分之一决赛遇金茂校,四分之一决赛遇金英姬,半决赛对"克星"李佳薇。

几乎没有人能认为王楠还能再次打进决赛。

这时候王楠乐天派的性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再加上蔡振华的出色指导,已经基本上把裤子都输出去的王楠在单打比赛中把握住了最后的证明自己的机会,三个4:0打进决赛。

而另外一边的张怡宁则是在中梅村礼的苦战之中在0:3落后的不利情况下连扳四局,并在半决赛横扫柳智惠打进决赛。

决赛王楠对阵张怡宁。

和前三次巅峰对决不一样,此时的张怡宁经过了前面几次失败以及被禁赛的磨练,张怡宁已经具备了和王楠分庭抗礼的实力,王楠虽然在女单比赛状态回暖,但是内战没有场外指导,再加上之前失败的阴影过于浓厚,使得王楠还是有点患得患失,而最后的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两个人你来我往,决胜局张怡宁把握住了机会2分险胜。而张怡宁也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洲际以上大赛女单冠军。

夺冠的张怡宁

这场亚运会女单决赛标志着女乒正式进入了张王对抗时代。

男单半决赛,孔令辉遭遇中国台北的庄智渊。

这场球其实双方体力都有点撑不住,但是毕竟孔令辉之前和松下浩二打了七局,再加上这一次单打日程压得很短,孔令辉的休息时间完全不足,手臂变得僵硬不听使唤,而庄智渊比孔令辉小了六岁,明显精力体力更冲突,孔令辉也没想到庄智渊的球速如此之快,而自己的衔接完全跟不上,结果0:4不敌对手,再次止步亚运会男单四强。

输球后,孔令辉对刘国梁说:“ 今天都邪了,一个球都拉不着,不是下网就是出界。第2局赢下来就好了,从12平到15平我领先了3次,没拿下来,真可惜。”

孔令辉出局 ,男单夺冠的重任就落在了王励勤一个人身上,王励勤先胜高礼泽,又击败了淘汰蒋澎龙打进半决赛的吴尚垠,和庄智渊会师决赛。

就实力而言,王励勤技高一筹,但是,一上来就猛攻猛打,第二局竟然打得王励勤0:7 落后。

不过,最终实力占据上风,王励勤还是以4:0的战绩摘取了男子单打的金牌。

釜山亚运会,中国队只获得三块金牌。这是中国队自参加亚运会乒乓球比赛项目以来成绩最差的一届。

当然,釜山亚运会既不是国乒那几年动荡的开始,也不是那几年动荡的结束。

—————————————————————————————————————————

先求一个三联,釜山亚运会写了近一万字,写着写着又超了,头疼。

和大家请个假,作者下周天返校,然后要先英语补考,再准备四六级,所以下周与大下周的更新不确定,如果没有更新,各位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那年乒乓那些事儿 ——(六十二)兵发釜山男乒险象环生 逐鹿蔚山女乒一败再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