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阅兵朝鲜新主战坦克的变化

在2020年10月10日的朝鲜劳动党成立75周年阅兵式中,至少有9辆新原型坦克亮相,采用了少见的黄色涂装而不是此前常见的军绿色涂装,它们被西方媒体称为M2020主战坦克。因为炮塔像美国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和整体像俄罗斯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也被称为“金布拉姆斯”或“金玛塔”。

2022年4月25日,在朝鲜人民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中,8辆该车再次出场。这次它更换了丛林迷彩而不是看起来就是原型车的黄色涂装。最大的惊喜是炮管看起来不抖了,在2020年阅兵时炮管抖动频繁让人觉得炮是假货。其他设备没有变动。

如果朝鲜真的给它安装了火炮稳定器,那么它的炮塔就可能不是单纯的壳子了,未来上面的各项设备都可能陆续落实。首先是被许多人怀疑的主动防御系统(APS),该车在炮塔下方前部/中部两侧各有2组3联装发射器,有评论认为这些只是烟雾弹发射器,但作为烟雾弹明显尺寸过大,而且炮塔顶部后方已经有2组4联装烟雾弹发射器了,发射器上方的相控阵雷达也能证明这是APS。朝鲜的新型防空导弹已经配套了相控阵雷达,不管是不是俄罗斯提供了技术,这证明了朝鲜有能力制造相控阵雷达。




该车是朝鲜坦克里第一辆被发现有炮口校准参考系统(MRS)的,在炮塔两侧各有一个激光告警接收器。它也是第一辆没有用红外大灯作为夜视设备的朝鲜坦克,采用夜视摄像机,估计安装了热像仪,夜战能力大大提升了,但和一流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它的副武器是苏联的AGS-17 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安装在装甲盒里,外媒猜测可能实现了遥控功能;没有安装便携式防空导弹。七对负重轮理论上增大了承载力,动力应该也是朝鲜坦克里最强的。外媒猜测它的底盘仍然是先军-915的改进型,技术水平介于T-62和T-72之间(橡胶裙板可能就是为了不让人看穿底盘)。




以上是该车相对老式坦克的进步,以下是它的不足。首先是火力,依然采用先军-915主战坦克上的2A46 125毫米滑膛炮,不能发射炮射导弹,在炮塔右侧安装了双联装“火鸟-3”型反坦克导弹发射器(仿制俄罗斯的“短号”),这都是朝鲜的老传统了。火鸟-3采用瞄准线半自动指令激光驾束制导体制,可选择串联破甲战斗部和温压战斗部,可穿透1000-1200毫米均质钢装甲,最大可穿透1300毫米。导弹以300米/秒的速度飞行时的射程为150-8000米。反坦克导弹暴露在外是步兵战车的做法,这样容易被轻火力摧毁,而且无法从炮塔内装填导弹,因为装填口会大大降低防护,只能外部装填,火力持续性差,只能说该车在面对韩国的新型主战坦克时实在是无法依靠穿甲弹的穿透力了。而且按照惯例朝鲜坦克也没有自动装弹机,反坦克能力和火力密度都相当落后,好处是弹药储存更安全。

相比老式坦克把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都安装在车顶的支座上,M2020的导弹发射器固定在炮塔侧面使可维护性、可靠性都高了不少,也缩小了车辆轮廓。

防护上,它抛弃了先军-915上的爆炸反应装甲(ERA),从APS嵌入炮塔的情况看,炮塔外壳只是一层薄装甲,主装甲厚度不大,应该是继承了先军-915,是类似T-72的简单复合装甲。虽然更大的承载力让它能增加车体装甲的厚度,但它的炮塔不是阿玛塔那种无人炮塔,不能依靠牺牲炮塔防护来增加乘员隔舱的防护,炮塔防护甚至可能不如安装ERA的后期型先军-915。虽然APS大大加强了它面对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的生存力,但炮塔在面对先进脱壳穿甲弹时存在严重缺陷。朝鲜的无人炮塔已经在新型骏马8x8 122毫米轮式自行火炮上使用,理论上可以运用在M2020上。这样它可以集中防护乘员隔舱,或许乘员保护能达到韩国新型坦克的水平,可惜没有这样设计。


从早期型天马号的铸造炮塔;到天马4号使用层压炮塔装甲+间隙装甲+爆反;再到天马214取消爆反并在炮塔正面加装附加装甲;然后先军-915改回铸造炮塔+复合装甲,取消附加装甲;后期型先军-915的炮塔增加爆反;之后M2020又取消爆反,使用复合装甲+间隙装甲+栅栏装甲。朝鲜几乎把各种装甲类型试了个遍,不知道他们摸索的思路是怎样的,水平堪忧。




M2020除了炮塔对脱穿的防护和火力,其他方面相对于别的朝鲜坦克进步很大,但在火力、防护、机动和火控上对比韩国的新型坦克仍显落后。只有处于空旷地区时用反坦克导弹可能会占射程优势。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