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死了。
文字死了。
这句话既不是自怜自哀的抱怨,也不是蛮不讲理的愤怒。你可能会问,在这个文化普及率越来越高,科技水平越来越发达,对话语的限制越来越少的时代,能够使用文字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人应该更多才是。况且文字是如此的多变而广袤,作为人类传承了数千年的交流工具,它本身就是不死的。如果文字死了,那全人类都该死了,还轮得到你在这里七嘴八舌。
“我倒想看看你接下来要说什么。”
或者是“这人有点狂妄自大啊,看看他会说错哪句话,我就给他反驳回去。”
如果是能把文章坚持往下看的人,大多数会有类似的这种想法。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文字就已经死了。
它是怎么死的?很简单。正因为文字的多变令它跟随着时代更替而更替;可是因为它太过多变了,现在区区几个字就会引发核弹,让人们之间的交流战火不断。
所有人都知道,文字的理解不能求对错正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可是现在放眼看去,到处都充斥着争执,压抑,暴力,虚荣,伪装。人们用长篇大论的文字粉饰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用各种缩写,流行语,标点符号,排版和叙述诡计把本来不复杂的问题变得云里雾里。在不同的圈子里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又延伸出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互相对抗,在漫长的,反反复复的站队,表态,立场之间,文字被玩弄得失去了它原本的味道。有人利用文字煽动人们的情感,就像我最开头的那句话一样;文字死了,对这个论题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于是乎如果我不给出一个明确的,能够服众的解释,我就会被群起而攻之。也有人曲解文字原本的含义,将本来毫不相关的两个部分嫁接在一起;更有甚者直接将语言当作了武器,对着其他与他观点不一的人狂轰滥炸。
我很多时候会怀疑,是不是因为最近是太平盛世导致人们心中的血性无处挥发,因此将这股戾气带到了网络上,带到了话语中,带到了文字里。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真正用着语言表达自己心声,用语言向我们讲述故事与情感的人。他们总不会死,对吧?
事实是,他们在不断地讲述后对文字感到了失望,因此有不少人都选择了退避或是转身离去。现在的时代本应能比以前展现出个人特色,但是由于数据,流量和人们的心理,那些被人们所熟知的文字都是千篇一律,都是单一寡淡的。这里我要首先声明,这不是在批评也不是在讽刺,因为我也是这样一个顺应流量的作者,毕竟如果跟不上潮流和热点,人就会被淘汰。我认为文字顺应数据在现在的时代下只是一种选择罢了,而且这个选择并不坏。那么在所有人所写的文字逐渐趋同的时刻,谁会是那个笑到最后的赢家?现在我们追求的已经不再是复杂华丽的文字了;我们没有时间去深究文字的深意,因此我们只需要打开网站,搜索哪个作者最近的知名度和讨论度特别高,就算从前绝对没看过他的作品,我们也会一起涌向那个人。这是好的吗?这是好的,因为它大大方便了我们接触到文字,顺便筛选了我们不大可能喜欢的文字;但是如果各位学过基因漂移,就知道显性基因会在时间的逐步推移下将隐形基因的部分消磨殆尽。我们今后看到的文字将会越来越相似,写作手法会被编成一本又一本的书册,会有程序合理地将内容编排到你最喜欢的位置上,写作的格式,写作的内涵,写作的文字,统统都会大一统。我们常常说,写作是带着镣铐的舞蹈;但是在今后,写作不再是带着镣铐了;它将会成为提线木偶,受我们的操纵而舞。
舞得很好看,舞得很美妙,舞得比之前完美多了。可是总觉得缺了那么一丝真意。
有意思的地方就来了。我们有时间为了一些事情耗费力气与时间不停地争论与战斗,却没有时间安安静静地看一眼各种作者们用心和情写下的字句。我思考起为什么这个荒唐的现状为什么会出现;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文字变得荒唐了。我们见过用重复的话语编成的文字,我们见过语句不通根本无法阅读的文字,我们见过机械化的千篇一律的文字。这些文字的出现既不是受作者影响,也不是受读者影响,亦不是受环境的影响;而是受时代的影响。现在的时代造就了这些文字,现在的时代令文字死去,现在这个时代将文字推向了荒谬与无用论的深渊。辩论是无用的,因为永远没有结果;陈述是无用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比喻是无用的,因为有设备能将事物整个描绘出来;内涵是无用的,因为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思想;选材是无用的,因为数据库随便一点,你就能知道哪个题材最适合。
就连我也不禁思考,我真的还有写下去的必要吗?我能写出令观众们喜爱的文字吗?观众们真的有心思看我的文字吗?我的文字上还有我的心吗?
我的文字,真的还活着吗?
我不知道。我就是个臭写文的,我写文是为了我自己开心,让各位看得开心,偶尔写一些能引人深思的文章唤起大家的思考,我觉得这是我个人的态度;可是在我写文的区区一年之间,我已经见到了无数人的退让和消失。最近我的朋友们似乎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离开,我虽然都没有说话,可是我的心情并不好受。有成功的作者也在用尽自己的力气去帮助那些用心发声的文字,可是个人的力量始终作用不大。我在前面用了那么多笔墨口出狂言,但其实我自己也没有答案。
不过很多时候,创作就是怀揣着这样的迷茫前进的。我最开头说了文字死了;但我想死的并不是文字本身,而是我的文字。死去的并不是我的文字,而是我的想法和念头;真正死去的是我。我被时代裹挟着前进,在人群中迷失了方向,茂密的黑暗森林将我困在危机四伏的树丛,狂风骤雨能将我手中的火把瞬间吹熄。就连这篇文章,也满是偏见,狭义与固执;可是跌跌撞撞地在风暴中奔跑,兴许我和我的文字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文字是乘着时代之风远行的;而我和我的文字会在风中停留那么几秒钟,在胡乱划过脸颊的空气里来回盘旋。那股凛冽的风令我感到痛苦,却又让我的文字栩栩如生地活着。
文字死了吗?也许死了。可是它还活着,也会一直活着。它会以什么姿态活下去?
我不知道。我得问问我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