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先进方法
小学阶段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语文教学有不同的侧重点。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教学先进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教师要关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培养人的工作中,了解儿童,创设师生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教师要有宽容心,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失败,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完整人格的发展,不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自信,人人有动力,人人有方法。人人有成就感。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使之成为有创新精神、有独立人格、有良好道德修养、自强、自立、自信、自尊的人,解放他们的大脑和双手。
2、与数学学科整合
数学是非常理性的学科。它的科学、准确、精密的数据能让抽象的概念明了化,让复杂的文字简捷化。 学习《峨眉道上》时,我请学生找出课文中带有数据的几个句子:"他们在十多里外开取石板"、"每个竹篓里放一块石板"、"峨眉山游览路线就有二百多里"。然后,根据以上数据间的关系,让学生小组合作计算几道数学题:峨眉山仅仅是游览路线就需要多少块石板?峨眉游览路线铺设的石板是从十几里外运来的,运石板有多大的工作量?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得出了数据一铺设游览线路约一万五千块石板,需五千个工作日。交流中,学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艰巨的劳动。师生都被工人不辞劳苦的精神所折服,为工人默默奉献的品格所叹服。本来一个模糊的认识一下子清晰起来,工人的高大形象也随之凸现。
3、与自然学科整合
课文中的许多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有的是陌生的,有的是抽象的,有的是有难度的,这时候若仅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针对学习内容,不妨借鉴自然的直观演示进行语文学习。
《捞铁牛》一课中,怀丙捞铁牛这件事发生在宋代,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怀丙如何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离现代化的打捞水平相距遥远,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演示"沙减少——船上浮、绳越绷越紧——铁牛被拔起来"的经过,再现怀丙捞铁牛的动态过程,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乏味的讲解变得新颖有趣。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探求知识过程中,又得到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强化了思维能力。继而,我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动手试一试,让他们在自主的体验、有趣的观察中把学习需要转化为内在的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4、关爱和尊重学生
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课堂也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圣殿,而是发展生命的乐园。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也应该体现这一理念。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敏锐地捕捉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并及时地给予赏识,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田。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小男生:父母离异,寄住在外婆家里。因为生活中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双亲的呵护,他性格内向,郁郁寡欢。他每天都蜷缩在座位的一角,那胆怯的眼神似乎怕见到春天的阳光,让人瞧着好心痛!下课的时候,我只要一走进教室,总会挤点时间,温和地"赶走"他的同桌,陪他一起做作业,和他一同读课文。时间久了,其他同学也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只要一有空大家就围过来与他谈天说地。
看着他又害羞又激动的样子,我总是喜欢走过去,轻轻地抚摸他的小脑袋。渐渐地,他敢于和同学们亲近了。当他第一次在课上主动地站起来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的时候,真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从容地、有条理地回答完问题后,我仍然激动地凝视着他,赞许地频频点头,很久都没有回过神来。他似乎也很兴奋,不时地用眼睛瞅着我,这时,我觉得自己和这个孩子的心贴得好近、好近。这次小小的成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他成了一个敢于发言而且爱笑的阳光男孩。
5、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
有什么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那么有什么样的教师可能就会培养出什么的学生。教师的素质与观念、能力同样会决定学生的素质、观念。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终生学习,不断地与外界学习交流、合作,以达到更完美,更适合,更有效的意识。教学中注意改观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为教而教,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作为教师就应走出 "应试"的局限,从"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角度重新思考,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观念更新,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6、巧设问题,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双边的交流过程,所以如果只有一方表现得比较积极,那是不够的,老师再有教学的热情,学生不爱学习也是不可能有好的教学结果的。因此我们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运通巧妙的课堂导入、问题设置,激起学生对该堂课的学习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在课下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笔者建议,应当多花一点时间放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上,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疑问来短时间内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法,总之要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这样在授课的时候,他们的思路才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有所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