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冰”长大了,要单飞

2020-07-18 15:11 作者:非人鬼SeanXu  | 我要投稿

坊间议论了一个多月后,微软小冰分拆独立运营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Alter聊科技”注意到,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为新公司董事长,有“小冰之父”之称的李笛被任命为CEO,小冰团队近200人将整体加入新公司。离开微软的小冰在商业化层面到底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先从数据上看
截止到2019年,小冰已经覆盖6.6亿在线用户、4.5亿台第三方智能设备和9亿内容观众,与用户的单次平均对话轮数为23 轮。

再从入口上看
1) 目前小冰已经部署在今日头条、微信、微博、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多个第三方平台,同时可以通过华为、小米、OPPO、vivo等品牌的智能硬件设备进行召唤。
2) 在应用场景上同样不可小觑。不仅在网易、新浪等平台上撰写新闻评论,也与万得资讯、华尔街见闻等合作生成金融摘要和语音,甚至还以主播的身份参与了数十档电视、电台节目的录制和播出……

一是技术的不确定性
1) 在技术层面,微软的自然语言交互技术并不比百度、亚马逊领先,在NLP没有出现“银弹效应”的局面下,小冰团队只得去关注EQ这种比较虚的东西。
2) 为了评估EQ的数值,微软还打造了CPS指标,即人工智能与单个用户的平均对话轮次。微软小冰第三代时的CPS数值就达到了23轮,并讽刺同类产品只有1—1.5轮,然而友商们并没有跟随,小冰“EQ胜于IQ”的思路有些特立独行。

二是商业的不确定性
1) 无论在To C还是To B领域,微软小冰的主张都是“工具化”,分拆独立后也在某种程度上更利于这种商业化路径,代价则是与科大讯飞、思必驰、云知声等一样扮演了技术流的角色。
2) 个中不确定性在于,在技术处于同一纬度的情况下,友商们早已在这个行业拼杀多年,微软小冰团队并没有太多的商业化经验,属于以己之短克彼所长。

小冰与小娜:命运交叉的美少女AI
1) “放大灯”发现一周之内,微软旗下的AI姐妹花先后出闺:7月6日,微软宣布“微软小娜”公众号将会迁移到“微软科技”,不再拥有独立的公众号。7月13日,微软中国宣布,人工智能小冰业务将分拆为独立公司运营。
2) 什么让2014年几乎同时呱呱坠地的一对姐妹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路?
Ø 小冰与小娜走上不同的道路,本质源于商业模型的差异。
Ø Cortana和微软此前发布的跨平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都是基于同样的必应搜索、大数据和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
Ø 但两者的定位不同:小娜是微软为自己的生态环境所准备的,而小冰是为其他的生态环境所准备的人工智能的中间件。


“小冰”长大了,要单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