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之森,始于一木
森林是地球之肺,也是生命之根基。它支撑起庞大而丰富的生态系统,让这颗星球生机盎然。从古至今,植树造林的意识一直埋藏在人们心中。《礼记》中记载到,“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为春天植树造林是最大的道德之行。在清明节前后是植树的重要时间。古代人民把植树看得非常重要,早在公元前舜便设立虞官来处理林业之事,历代的统治者都颂布过大兴植木的条令,中国自古以来的植树传统延续至今,如今每年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

身边普普通通的一草一木那么受重视,它们究竟有着怎样重要的生态作用呢?森林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首先,它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森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大量的栖息地和食物,在我国已知的五百多种兽类和一千两百多种鸟类中,有60%的兽类和70%的鸟类长期居住在森林中。森林丰富的植物和地形造就了多样的栖息地,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基础,森林也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和躲避环境。人类活动造成森林的破坏也引发了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虽然我们居住的城市之中,但是对人类来说,森林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给我们提供大量的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一亩树林一天可以吸收大约67kg的二氧化碳,释放出49kg左右的氧气,足够65个人呼吸之用。

其次,树林对土壤的影响非常之大。树木的发达根系可以有效固定土壤并增加其肥力,防止沙化。并且某些种类的植物对土壤中的污染元素有吸收和富集作用,它们在代谢中能吸收并积累重金属,甚至可以降解TNT之类的污染物质,大量植树造林对减轻环境污染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森林对缓解水土流失是极为有效的。在我国水土流失是一个长期性的且尚未得到有效改善的问题。森林培育的重要价值渐渐体现出来,有句俗话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森林中,树木丰富的根系可以牢牢固定住土壤和和岩石,防止暴雨冲刷导致大量土壤进入河流,大大减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林冠层的大量树叶还会截留部分雨水,使其缓慢渗透到土壤,形成地下水或泉水,在落入森林的降水中,大约有15%~40%都被树冠截留,林下层的死地被物亦能吸收大量降水(可达自重40%~260%),对缓解水土流失极为有效。对水分的吸收只是森林水循环过程中的其中一个角色,通过蒸腾作用,森林也在不断向外界释放它储存的水分,一亩阔叶林一年能蒸发出三百多吨水,对气候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然而,在倡导大力植树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了解到目前森林破坏的原因和危害。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森林破坏的问题不容小觑。冬季的北方常会经历“北风起兮尘飞扬,一片荒山兮景凄凉”。的场景。在夏王朝建立至建国初期的4000年间,中国森林资源由60%的覆盖率降为10%左右,尽管大力进行人工造林,但森林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入不敷出,造成森林破坏的原因主要有:树木的大量砍伐、土地沙化、气候变化、大规模放牧、环境污染、山火灾害、病虫害等多种原因,都使得地球之肺岌岌可危,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

近些年,我国对森林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中国绿色时报》中曾指出“高尔夫球场破坏森林资源必须零容忍”。当时深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对涉嫌非法侵占和破坏森林资源的6家高尔夫球场进行了立案调查,责令其退出原有林地,恢复其原有环境。许多高尔夫球场不仅侵入国家自然森林和公益林地,而且建设大量的高尔夫球场,对森林原地貌的破坏非常大。高尔夫球场的草皮维护更需要用到十多种农药,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多种生物栖息地,并旦威胁水源地安全,这是相关从业人员和监管部门不得不仔细思量的问题。


在大力植树的同时,我们还要警惕绿色荒漠危机。一片绿色并非生命之海,荒漠也并不都是不毛之地,而大量营造的人工纯林同样是一片死亡之地。人工纯林对生态的危害不可小觑,大量单一树种占领本地生态系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难以想象的严峻挑战,并进一步导致土地贫瘠、原生物种衰竭等危机。例如在种植大量桉树的海南岛,在当地有这样的说法;桉树纯林造成了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情况。因为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以及受到多种利益的趋使,使得绿色的荒漠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同时,城市绿化造成的的绿色荒漠问题也十分严重,目前的城市规划和绿化误区,导致了许多的食物链、食物网被打破的情况。城市中大部分面积已被建筑物占据,即便是少数为美化而建设的绿地,也会出于视觉上美观的考虑,选择单一品种的进口草种以取代原有的杂草,而对那些自然生长在本地草本植物则予以清除。许多动物都会因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而消失。这样的本意虽然是好的,却最终营造出了一片片的绿色荒漠,它们仅仅是需要大量人力养护的草坪,几乎没有应有的生态功能。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地对待植树造林呢?首先要科学地进行树种的选取,参考林区的环境和天气,根据相应的土壤结构进行种植,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进行种植。一般来说,造林的最佳时间是冬末到次年的3月,此季节苗木处于生长状态,且植物体的水分充足,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如果配合合理的在中方法,正确结合植物根茎的情况进行种植,这时候的植株将非常容易存活。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愿我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森林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森林培育的重要作用与发展对策》马庆功,2020-09-20
[2] 《城市森林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功能》王雁,缪昆
[3] 《浅析森林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刘宪明,张永光,张洪林,林瑞平
[4] 《近百年来我国森林破坏的原因初析》陈植,林大燮
[5] 《紧惕绿色荒漠》蒋高明
[6]《植树,人类向自然的回馈》林会
[7]《中国绿色时报》2015-08-20[8]《中国环境报》2014-01-03
文章|蓝色精灵科研组周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