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廷芝传
牛廷芝传[1]
王照伦

牛廷芝系平邑县流峪镇北申庄牛立绪之次女,1921年7月出生,1937年春嫁欧阳士美为妻。1995年6月19日因糖尿病逝世,享年74岁。
牛廷芝1生养育1子欧阳连本5女欧阳连荣、欧阳连兰、欧阳秀芹、欧阳秀华、欧阳慧,还有义女邵长云。她任劳任怨、相夫教子、孝敬公婆、乐于帮助弟弟妹妹和亲朋好友,以和顺之心与乡邻相处,接人待物以礼而行,誉满乡里。她几乎是1人独自抚养子女,在极其艰难的环境里把后代养大成人,并且帮助孩子们成家立业,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厥功至伟。
在1949年前牛廷芝将情报藏在煎饼里帮助任村情报站站长的丈夫欧阳士美开展工作。丈夫脱产工作后,独自担起来抚养子女的重担,
牛廷芝既是好女儿、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又是好嫂子、好姐姐。
由于父亲牛立绪去世比较早,牛廷芝在娘家时帮助母亲照看弟弟妹妹。结婚后,经常让寡居的妈妈到自己家里来精心照顾,1次就是住半个多月。她利用丈夫在供销社工作的便利条件,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基本满足了母亲对白糖、茶叶、白鳞鱼等生活用品的需要(当时这些食品都是紧缺商品,凭票供应)。母亲最后病重时,牛廷芝日夜护理,直至老人归天。
公公婆婆的日常照顾和病中侍奉,牛廷芝做到了尽心尽力,得到公婆、家人、邻里的一致好评。
丈夫在外工作多不在家,人情世事牛廷芝总是按照礼节办理,尽量让方方面面的人满意。
由于殇了2个孩子,每当孩子生病时牛廷芝总是提心吊胆、寝食难安,急忙就医、精心照料,直到痊愈。在长子欧阳连本出生后,因儿子挑食,牛廷芝简直就是提着心过日子,因无暇其他棉衣都几年没有拆洗(当地俗称“环穿子袄”)。
大多数女儿生孩子,牛廷芝都精心安排尽最大可能的送助米帮助女儿安全度过哺乳期。因为有牛廷芝提供的食品,以致多数女婿连夫人坐月子吃的鸡蛋都不用买。除此之外,牛廷芝还不辞劳苦帮助次女欧阳连兰和5女欧阳慧照看孩子。
丈夫欧阳士美离休后,为了方便将工资关系由临涧供销社转到了流峪供销社,从义新庄到流峪正好路过长女欧阳连荣住的村子老泉崖,牛廷芝总是嘱咐丈夫领了工资后留给大女儿欧阳连荣一些花。为了帮助欧阳连兰,牛廷芝是竭尽全力,有1次欧阳士美领工资回来,正好欧阳连荣的2女儿张桂平在,牛廷芝竟然从丈夫手里夺过来一些钱给外甥闺女张桂平花。丈夫罹患肾癌在临沂市肿瘤医院医治期间,按照4女婿王照伦拟定的护理值日表6个子女轮流护理,当轮到欧阳连荣去临沂护理欧阳士美时,欧阳连荣转道去义新庄牛廷芝那里,牛廷芝总是给欧阳连荣一些资助帮助长女完成在临沂肿瘤医院的护理任务。
由于缠足,做日常家务劳动对于牛廷芝而言是1件相当艰难的事情。但是,不论是亲戚还是女儿女婿外甥去她家,她总是不怕劳顿迈着小脚忙前忙后热情招待,使人感到过意不去。让4女婿王照伦终生难忘的是每次去看望她老人家,牛廷芝总是千方百计地做些好吃的东西让王照伦和欧阳秀华及王晓黎吃,当时几乎是一贫如洗的她家确实没有什么稀罕食物,她就把每天早上烧的那锅汤中的最上面有油的撇到1个碗里让王照伦喝。其情其景,让人动容。多少年过去了,王照伦回想起这些事来仍然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1股暖流涌上心头。一方面是因为作为晚辈去劳动长辈就是很大的不孝,另一方面是因为老人疼爱子女的心昭日月。
作为这个家族里的长嫂,牛廷芝以身作则,抱着吃亏是福的心态认真处理与妯娌们的关系,用中庸作为原则和族人相处,以家族团结和顺的大局为重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在她的有生之年这个大家庭没有出现大的内部争斗,维持了家族和谐。
牛廷芝作为北申庄牛如序的次女(长女婚后英年早逝),是姊妹中的姐姐,对于她的弟弟妹妹(3个弟弟、3个妹妹)总是尽心尽力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尽到了1个姐姐应当尽的义务。
[1] 原载《欧阳士美家族图志》,王照伦编著,2013年8月内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