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iSi雅典娜电影镜头超详尽评测

2023-09-09 02:22 作者:NewsShooter  | 我要投稿


NiSi在NAB 2023发布全新“雅典娜”系列全画幅电影镜头,全系焦段覆盖14mm - 85mm,成像圈46.5mm。

目前雅典娜系列有以下5支,18mm和105mm正在开发中。

 14mm T2.4

• 25mm T1.9

• 35mm T1.9

• 50mm T1.9

• 85mm T1.9

除14mm最大光圈T2.4,其余4支全部是T1.9镜头。

所有镜头外形尺寸一致,前端螺纹口径77mm,非常容易加装圆形滤镜,比如可变密度ND。

不仅外形尺寸统一,5支镜头的光圈环和对焦环也都设计在相同位置,更换镜头非常简单,不用来回调整镜头马达。NiSi表示这套镜头的呼吸效应非常小,今天我们也将亲自测试。

NiSi介绍说,雅典娜系列拥有最好的微反差控制和超低色差。 


1. 产品理念

NiSi开发雅典娜系列的目的是提供一整套轻便、光学表现优异的全画幅电影镜头,同时定价不高。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大量平价电影镜头问世,大家面对不熟悉的品牌难免心存疑虑。但人不可貌相,工业产品同样如此。有些平价电影镜头的光学水准相当不错,性价比很高,完全有能力与昂贵的同质产品展开竞争。


2. 做工品质

雅典娜系列的做工水准毋庸置疑,尤其在这一价位上。全金属镜身采用哑光黑色处理,避免杂光反射。

大多数平价镜头最大的问题出在一致性上,也许某个焦段磨合特别精细,而另一个焦段的齿轮却卡卡的。优秀的专业电影镜头套装,每一支镜头的机械和做工品质必须一致或者高度一致。

NiSi的雅典娜让我十分惊喜,所有焦段的机械水准和做工品质非常、非常相似,不敢说绝对一致,但非常接近,是我测试过所有平价电影镜头中最优秀的。

对焦行程300度。虽然镜头不大,但手动跟焦的话,要想一把从最近对焦点转到无限远也没那么简单,不过大多数电影镜头,无论定焦或变焦,情况都差不多。

对焦环的阻尼手感相当棒,不多也不少。光圈环的阻尼比对焦环稍大一点,在我看来反倒是个优点(避免误操作)。整套雅典娜的机械手感非常一致,在这个价位的电影镜头中是很罕见的。

PL卡口锁定牢固,衔接机身或转接环纹丝不动。

品牌标识印得比较低调,我很赞赏NiSi的做法,干净简约。

镜头盖上清晰可辨的焦段标识也值得称赞。雅典娜的镜头盖有一定内收,扣合更加牢固。平价镜头在镜头盖这种细节上没有随便应付了事,非常好。


3. 尺寸和重量


雅典娜系列的其中一个优点是5支镜头的自重(几乎)完全一致,包括外形尺寸(PL卡口版本稍有不同)。

尺寸和重量保持高度一致,尤其在安装使用镜头马达、稳定器、无人机等辅助设备时特别方便,不需要反复调平。就算要做调整,幅度也很小。

这个系列的外形特点和重量,对于小型化全画幅数字机的用户很有吸引力。

这套镜头的重量基本一致,因为NiSi把它们的最大光圈统一做到T1.9(除了14mm)。如果5支镜头统统设计成T1.5,难度就大多了。

上面是官方数据与我们实测的数据。


下面是NiSi雅典娜与美科FF Prime系列的重量对比:

如上表所示,美科FF Prime Cine镜头不同焦段重量差异明显。




以下是NiSi雅典娜与三阳XEEN CF Pro Cine的重量对比:

其中5支三阳镜头重量一致,35mm和85mm略重。




和DZOFilm VESPID Cine Prime系列的对比:

DZOFilm VESPID Cine Prime的重量也是各不相同。


另外一些镜头,比如近期即将出货的Dulens APO T2.4 Mini Prime系列,自重在510-530 g之间。我不在这里比较Dulens APO和NiSi雅典娜的重量,毕竟它们的焦段不太一样。

Irix和SLR Magic这些公司也在提供平价的全画幅电影镜头,但没有可供对比的相同焦段。


4. 刻度标识

雅典娜镜头在掌镜和非掌镜一侧都做了刻度尺,掌镜这一侧的焦距使用公制单位,另一侧是英制。在平价电影镜头中,这是常见做法,减少制造两种版本的成本压力。

不像我评测过的其它一些平价镜头,雅典娜镜头上的刻度做得很好,每支镜头两侧的无限远标记都正确对齐。焦距刻度并非100%精确,但在这一价位上已足够令人满意。

所有的刻印清晰可辨,而且是夜光的。


5. 镜头卡口选择

NiSi雅典娜系列现在提供PL、索尼E和佳能RF版本选择,徕卡L版本也即将推出。

上述镜头卡口不可互换。(即某卡口版本的雅典娜镜头不能通过更换卡口改成其他卡口版本)


6. 光学结构

NiSi完全没有提及这套镜头的光学构成,几组几片,我们一无所知。我唯一知道的是全系列都使用10片光圈叶片。


7. 滤镜的选择

除14mm T2.4,其它4支前端螺纹统一77mm,滤镜互换使用非常简单,比如可变密度ND等。

E和RF卡口版本还有后插式滤镜设计,但略微不便的是这个插槽只能使用NiSi原厂的滤镜。NiSi将推出各种类型的滤镜供选择,比如可变ND、常规ND、柔光镜等。

PL版本后端的滤镜接口采用标准螺纹固定,不是ARRI Signature系列那种磁吸安装方式。

我是比较喜欢后端滤镜的,在提供灵活性改变镜头成像风格的同时,不必在镜头前面加装遮光斗或大口径的前端滤镜。

关于这些滤镜的实际效果,目前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手头没有兼容的滤镜供测试。

雅典娜系列的前端外口径是ø80mm (3.15"),因此使用夹持式的遮光斗稍微麻烦一点,需要有匹配的转接环。


8. 是否与PL转接环冲突?

本次测试用的转接环是MOFAGE POCO插入式滤镜转接环套装(徕卡L转PL)。

我们听到一些用户报告带插入式滤镜槽的PL卡口转接环与这些镜头冲突,让我们实测一下。

在最近对焦位置,我们没有遇到任何机械抵触,但试图跟焦时出现问题(只有25mm T1.9例外)。

拿85mm T1.9举例,焦点只能移到7'左右位置,14mm、35mm和50mm也都有类似情况。

把焦距放在中间到无限远这段位置,镜头是装不上转接环的。最近对焦位置虽然能够安装,但上面提到的问题不可避免。

这是因为这些镜头的PL卡口结构,在跟焦时会前后移动。

在此强调一下,只有当PL转接环自带插入式滤镜槽,才有上述问题,普通的PL转接环不存在任何冲突。

我们只测试过MOFAGE POCO的徕卡L转PL产品,因此其它类型转接环的实际效果,在此不做保证。

所以假如你正好是小型电影机或无反机型摄影师,同时又想用插入式滤镜PL转接环,NiSi雅典娜的PL版本不适合你。


9. 关于NiSi耐司

NiSi镜头出自NiSi光学旗下的一个部门。NiSi品牌成立于2005年前后,这些年来我们曾评测过他们的一些滤镜产品。NiSi的滤镜和滤镜支架加起来已有上百种,拥有20项技术或设计国际专利。


ATHENA雅典娜不是NiSi第一次进军电影镜头市场。早在2018年,NiSi就推出过全画幅的F3定焦镜头群:25mm T2.1、35mm T2.0、50mm T2.0、75mm T2.0和100mm CF T2.0。

NiSiF3成像圈46.5mm,本质上和Kinefinity(卓曜科技)的MAVO Prime镜头是同一套产品,NiSi负责制造,Kinefinity贴牌销售。


10. 近焦能力

雅典娜系列所有镜头都拥有很不错的最近对焦距离。

其中14mm、25mm、35mm这三支的近焦能力特别好。


以下是与美科FF Cine Prime系列的比较:

NiSi35mm、50mm和85mm的近焦能力比美科同焦段略好。


NiSi雅典娜与三阳XEEN CF Pro Cine的对比:

三阳XEEN CF 25mm和50mm T1.5近焦能力略好,NiSi胜在50mm T1.9和85mm T1.9。


比较DZOFilm VESPID Cine Prime系列:

DZOFilm的VESPID 50mm T2.1这一支近焦能力优于NiSi雅典娜的50mm T1.9,其余打了个平手。


11. 没有呼吸效应?

我进行了大范围移焦测试,虽然能发现少量缩放,但控制得算不错。我不喜欢呼吸效应,太分散观者注意力,很高兴看到大多数平价镜头都几乎没什么呼吸效应。


严格来说,没有任何镜头能做到“零呼吸效应”,只是少数高端电影镜头把呼吸效应减少到了肉眼几无感知的程度。我们通常只看到一些透视偏移,是镜头试图聚焦时的正常现象。

画面偏移是聚焦后发现某个固定点的位置发生改变,正常情况下不应发生。

透视偏移来自聚焦时镜片移动引起的焦段变化,假如镜头内部包含活动的光学组件又没有补偿到位,就会导致轻微的焦段改变。当然,大多数镜头都有这个问题,但因为幅度很小,一般以0.1mm计,所以不太明显。

呼吸效应是画面整体尺寸都变了,画面边缘的物体涨大到甚至跑出画框。

总的来说,透视偏移是可视的焦段变化(视角改变),焦点偏移(呼吸效应)是焦点移动时物体的成像尺寸改变。想象一支1:1微距镜头,当你聚焦时,它的成像尺寸会发生变化,这是有意为之的呼吸效应。因为微距镜头是平场聚焦,视角不会受到过度影响,而球面镜头聚焦时焦段必然轻微变化,从而导致透视关系改变。


12. 虚焦过渡, 成像圈和暗角

雅典娜整套镜头都有不小于46mm的成像圈,在全画幅影像传感器上照度非常均匀,仅14mm这一支除外。雅典娜 14mm T2.4开到最大光圈后,画面边缘有一点光线衰减,但在绝大多数实际应用中,我不认为它将构成任何困扰,这样的一支广角镜头,几乎没多少人用到T2.4。


在Kinefinity MAVO LF的6K 17:9全画幅格式或片门全开模式下,看不到任何暗角。


13. 锐利度

近期许多平价电影定焦和变焦镜头存在一个普遍的趋势,那就是走一点复古风,因此有时必须牺牲一点锐利度。我很想知道雅典娜系列是否也是这样。

上面这段视频展示了各焦段不同光圈的成像以及边缘锐利度的变化,所有测试使用Kinefinity MAVO LF以6K DCI录制。

这个机器人是我的御用模特,因为它身上有大量小细节,很容易看出锐利与否。用色卡测试也可以,但我们毕竟不以拍卡片为生,因此我更喜欢用实物测试。我总是用这个小机器人,同时也方便大家横向比较我们之前评测过的其它镜头。


14mm T2.4

14mm T2.4即使最大光圈也有不错的中心锐利度,就算放大到300%仍然锐利。缩小光圈对锐利度有少许提升,到T4已经非常锐利。

就这一价位的14mm T2.4而言,最大光圈的边缘锐利度表现不佳在意料之中,特别对于那些喜欢逐个像素挑刺的人。缩小到T5.6,边缘锐利度明显上升。


25mm T1.9

25mm T1.9的中心部分非常锐利,就算光圈全开。缩小光圈还能继续少量提升,但T1.9已经绝对够用。我发现如果仔细分辨,T1.9和T2.8的散景边缘有一些色差溢出,到T4之后色差开始消失。

与上面那支14mm T2.4一样,25mm T1.9的边缘锐利度一般,认真看觉得很软。同样的,到T4和T5.6就有明显改善。


35mm T1.9

35mm T1.9的中心锐利度表现始终非常好,缩小光圈还能提高一点。据我观察,它的锐利度略逊25mm T1.9。和25mm T1.9一样,35mm T1.9的光圈小于T5.6时,散景边缘有色差溢出。

35mm T1.9的边缘锐利度,在光圈全开时就有点糟糕了,至少在我看来,甚至不如25mm T1.9。收到T5.6之后,改善十分明显。


50mm T1.9

50mm T1.9的表现非常全面,任何光圈都锐利,也没有前面三支镜头的散景边缘色差问题。

50mm T1.9的边缘锐利度(光圈全开)也胜过14mm、25mm和35mm。和其它镜头一样,光圈缩小到T5.6,边缘锐利度表现优异。


85mm T1.9

85mm T1.9和50mm T1.9一样非常锐利,细节刻画力很强,可能是5支镜头中最锐的。

边缘锐利度的表现,即使在T1.9,对于一支平价电影镜头来说,属上乘水准。


14. 眩光

5支镜头的眩光特征各不相同。总体来说,光圈全开时,强光源周边的光晕很多(14mm T2.4例外),50mm和85mm的光晕最明显。缩小光圈后,光晕大幅减少。

14mm T2.4有大量柱面反射,因为镜头前端的保护设计。

35mm T1.9光圈全开时有一些朦胧,可以看到散景边缘大量的色差溢出。就算缩小到T5.6,朦胧感还是没有完全消失。

眩光好坏基本上是很主观的判断,喜不喜欢看个人。


15. 色差

色差是人见人恨的,除非你刻意追求那种风格(可是我严重怀疑有谁迷恋色差?!)。我从14mm T2.4看不到任何色差迹象,但25mm和35mm就不一样了,其中35mm的色差控制最差,必须缩小到T5.6才能消除。50mm和85mm就算光圈全开也几乎看不到色差。

使用T2.8,再把画面放大到300%,才能从反光表面和过曝区域看到非常非常不明显的紫边。

在竞争对手美科FF Cine身上,我没有看到色差问题,不过那套镜头光圈更小(T2.1)也是不争的事实。


16. 色彩一致性

你绝对不希望一套镜头里各镜头各有各的色彩取向。一套匹配优秀的镜头,每一支都应保持一致的色彩。

很高兴向大家报告,这5支雅典娜镜头的色彩一致性非常好。不敢说分毫不差,至少是特别接近,在实际应用中根本察觉不到。

平价电影镜头套装能做到优异的色彩一致性,令人欣慰。


17. 散景 (焦外)

每个人都渴望迷人的散景,而不同镜头的散景都会各不相同。雅典娜这5支镜头,有几支即使缩小到T4左右也有相当好看、圆润的散景,但某些焦段存在“洋葱圈”的趋势,散景被挤压成椭圆形,指向画面边缘。我最不满意的是35mm,在T4之前,它的散景有大量色差溢出。

我倒很希望5支镜头的散景风格和形状能够像它们的色彩那样,多一点一致性。

至于雅典娜系列的散景好不好看,我留给你们自己下结论。


18. 畸变

14mm T2.4有一些桶形畸变,但在这个焦段上已经算控制得很好了。25mm也有一点点,所以用这两支镜头的时候应该留意和目标之间的距离。用雅典娜14mm和25mm拍人物近景,可能不是个好主意。


19. 色调取向

NiSi雅典娜系列的色调比较中性。以我个人观点,它们略微偏冷,但还不至于冷到蔡司的程度。这套镜头的色调没有特别冷冰冰,尤其是光圈全开时。

至于各人喜欢哪种风格,完全是个人选择。如我前面所说,更重要的是这套镜头的色彩一致性做得非常好,尽管眩光不太一样,但搭配使用是没问题的。

只有试图混用不同厂牌的镜头时,包括定焦和变焦,都需要特别留意各支镜头的色调取向。某些特定定焦和变焦镜头搭配的效果明显好于其它镜头,你使用哪一款摄影机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20. 实拍体验


NiSi雅典娜系列搭配以下这类机身相当协调:

佳能C70/R5C/R5,

索尼FX3/FX6/FX9/VENICE,

RED V-Raptor,

ARRI ALEXA Mini LF/ALEXA 35/AMIRA,

Kinefinity MAVO LF/MAVO Edge。

由于相对较小较轻,配合体积更小的无反机身也行。老实说,我找不出任何理由反对用这套镜头搭配任何摄影机,这应该是它最大的卖点之一。

我们用雅典娜镜头搭配Kinefinity MAVO LF试拍了一些外景,看看它们在真实世界的表现如何。

以上就是部分样片。我关注的重点是各个焦段的总体效果、散景、色差以及呼吸效应等。样片没有做任何锐化处理,你们看到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拍摄的内容并不惊艳,但希望能起到参考作用,帮助大家了解在日常拍摄中,这套镜头的真实表现。抱歉没有办法拍更多,时间不允许。

雅典娜镜头的操作体验很好,一开始就提到了,这套镜头的机械性能很好,每支镜头手感一致。

雅典娜镜头的整体光学表现相当好,特别是中心锐利度,5支镜头光圈全开绝对可用,不用担心锐利度问题。边缘锐利度,尤其14mm、25mm和35mm这三支不理想。25mm和35mm有明显的色差,散景的总体表现还不错,只有35mm的色差溢出比较突出。这套镜头的其中一个优点是呼吸效应几乎没有。

色彩取向偏冷,没有任何复古气息。我不喜欢用“个性”这个词,因为我总觉得这个词已经被滥用。而且老实说,一些厂商总喜欢用“个性”粉饰自家产品光学性能不佳的事实。

面对强光源,光圈全开时的雅典娜镜头有大量光晕,所以它们确实不是那种过分冷静的镜头。

尽管追求有明显光学特征甚至光学瑕疵和成像风格的镜头没什么不对,但我个人还是偏向选择画面干净的镜头,然后再利用滤镜或后期手法获得想要的风格。风格强烈的镜头是一种创意选择,然而市面上大量的“复古镜头”或“个性镜头”,当你需要更好的光学品质时,它们是办不到的。

还是那句老话,根据你的需求,选择任何适合你的镜头。世上没有完美的镜头,每个人心中对完美的定义都不一样。

NiSi可能面临的问题在于品牌知名度。在电影镜头领域,NiSi没有很长的历史,吸引潜在用户群选择它们不熟悉的品牌总是很难。话说回来,人不可貌相,也不能光靠品牌去评断一个产品的真正价值。根据雅典娜系列的预售成绩,也许NiSi很快能洗刷一些人对中国镜头的负面印象。

目前雅典娜系列只推出5支镜头,而他们的竞争对手,例如DZOFilm、美科和三阳提供的焦段选择更多。不过,假如市场需求强烈,NiSi应该不会止步于此。

另外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假如你是定焦与变焦镜头混用的摄影师,什么样的变焦镜头才能与NiSi雅典娜系列混用混剪?以DZOFilm为例,在平价电影镜头市场,他们拥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是旗下既有定焦也有变焦产品。就算很多镜头匹配度并不是那么好,但摄影师很多时候还是愿意选择同一品牌的产品。


21. 参数规格


22. 价格和上市时间

NiSi雅典娜系列单支零售价$1098-1198,在全画幅电影定焦镜头中非常有竞争力。 

全系5支套装售价$5298。


5支套装配备一个品质不错的收纳箱,每支镜头都预留出位置,还有空间容纳附件。我发现的唯一不足是定型海绵切得太大,镜头放进去不是完全贴合,有点晃动。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也许值得改进。


23. 竞争对手

这个领域竞争激烈,没有办法一一列举,以下是几个主要的竞争对手:


美科FF Prime Cine

美科这6支镜头的套装售价$6329。


DZOFilm VESPID

DZOFilm也推出好几种VESPID定焦套装,例如6支镜头的A套装(PL和EF版本),售价$7499。


三阳XEEN CF Pro


24. 结语

过去几年间,电影镜头市场涌现大量平价产品,激烈竞争的结果是价格持续下降,对于终端用户来说是好事一件,缺点则是让大家挑花了眼。

虽然NiSi的雅典娜系列谈不上石破天惊,但这套定焦镜头的做工品质、机械水准和一致重量在之前的平价电影镜头里是很少见的。如果在你印象中中国的平价镜头品质不佳,差不多是时候改变成见了。

雅典娜系列拥有出众的性价比,虽然光学质量远谈不上完美,但在某些领域与贵上一大截的镜头打个擂台也是可能的。本站曾经评测过的美科FF Cine prime,其实也很有实力,但它们每支镜头的重量和尺寸不一,机械表现和做工品质的一致性,至少在我看来,跟NiSi雅典娜有些差距。

我必须重申镜头产品一分钱一分货的规律,没有越级打击这种事情。NiSi雅典娜确实能在某方面挑战高价镜头,比如中心锐利度,但边缘锐利度完全没有胜算,眩光表现也不一致,35mm大光圈下的色差问题也不容忽视。所以别指望$1000上下的镜头拿出和更大、更重、更昂贵的对手同级别的表现。

雅典娜系列的PL卡口版本(除了25mm这支)一个最大缺点是与PL滤镜转接环冲突,NiSi应在开售前就明确告知用户。

NiSi雅典娜电影定焦系列光学优异,做工扎实,机械出色且各支镜头都保持一致手感。但它也有不足之处,你需要知道如何扬长避短。总的来讲,如果你正在寻找一套价格平实、轻量化的全画幅电影定焦镜头,说实话,能够与雅典娜一较高下的对手并不多。



本文完





NiSi雅典娜电影镜头超详尽评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