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数字故事的设计

数字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指的是运用种媒体(文字、图片、音频、动画)来讲述故事的一种传播方式,可以使用PPT,微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方式制作。
数字故事的优点是故事用图文和音乐的结合,生动的讲述故事,更加具有感染力,便于分享传播。

数字故事是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纳•温斯洛•阿奇利(Dana Winslow AtChley)作为数字故事的先驱者,尝试用计算机把过去的老照片配合自己的讲述制作成数字故事,受到观众的欢迎。随后,他开始帮助人们制作数字故事,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数字故事的创作,并且在旧金山成立了第一个数字媒体中心,就是现在的数字故事中心CDS(Center for Digital Storytelling)。2002年11月底,来自8个国家以及美国25个州的代表聚集一起,成立了数字故事协会(Digital storytelling Association),数字故事迅速在世界流行起来,在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如结合探究式项目的学习、语言教育、数字故事竞赛等。

在中国,最早使用数字故事是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中,我们将“泰迪的故事”设计成PPT数字故事,在教师培训班播放,许多教师被故事感动。我们最早知道数字故事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中国专家组专家,赴美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国际圆桌会议,在会议上,知道了在美国的教师培训活动中,有一个著名的“与众不同”网站(http://www. makeadifference.com)上面的《三封来信》感人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因母亲去世而陷入困境的学生泰迪由于教师的关心而改变了命运。
数字故事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将感情融入教育传播之中,能够有效激发师生情感,促进师生思想深度互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把数字故事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师德教育、课堂教学等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教学策略。

数字故事可以使用PPT、微视频、H5微课、手绘动画、卡通动画、手机拍摄、纸片呈现等多种方式制作,配合文字、画面、音乐、解说等讲述故事。现在教师使用的最普遍的方式是利用已有的电脑以及PPT软件,根据自己当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故事主线,并收集和加工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素材,按照讲述故事的形式制成3分钟~5分钟的PPT。制作数字故事一般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题,注意结合教学目标,要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2.设计好故事主线,要构思好故事发展的线索,并考虑好与之相对应的图片或者视频,以及旁白和时间,用什么样的背景音乐等,起草数字故事稿本。
3.用PPT等多媒体编辑软件,将收集的材料按照故事讲述的顺序组合起来,注意美化图片效果,配以与内容相匹配的背景音乐。
4.在教学中使用数字故事,让学生在欣赏和感受中体验数字故事。
5. 总结教学中数字故事的使用情况,找出优点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我们在B站上分享了来自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研究生团队和全国各地教师培训班老师们设计制作的数字故事作品供读者参考。点击链接可以浏览:数字故事教程,上海女教师数字故事大赛作品.
读者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字故事的设计和制作技术,可以参考教材图书:黎加厚、鲍贤清编著,《现代极简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第1版,2022年3月第5次重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