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有路子,不野不行
《认知天性》
1、以写促学
学生自行就核心观点写出书面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重述概念,并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对概念进行细化。
以写促学的学生分数高于只抄录的学生。
把以写促学当作一种反思形式的收效虽然有所下滑,但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是否是我们所说的有意识的对信息进行加工呢。
2、知识诅咒
了解得越多,把它教授给其他人的难度就越大。为什么会这样?当你在某些领域成为专业人士之后,你的心智模型就会发展得更为复杂,而组成心智模型的步骤也会淡化成记忆背景。
原来学生用非常复杂的思路讲解某个问题,可能是学生学到了很多学生未曾达到的境界。
3、阅读障碍症
阅读障碍症并不是导致阅读困难的唯一原因,只是最为普遍的原因之一,差不多影响了15%的人口。这种病症是由孕期中的神经异常发育导致的。
三年级以下的儿童可以通过锻炼提高阅读水平,因为他们的大脑仍有很大的潜能,可以重新编排他们的神经回路。(应该是不管什么阶段,只要想改变现状,都可以提高阅读水平)
其中一些孩子会发展出恃强凌弱或其他形式的反社会行为,以补偿自己。
还有一些开发出了超出常人的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因为他们对焦点视野中的信息理解较差,但他们解读周边视野中的信息的能力要远高于常人,这意味着这类人有超出常人的大局领悟能力,这种能力可能就源于大脑中突触的连接方式。
4、学习风格
一个人的学习风格应该包括18个不同维度,诸如对温度、光线、食物摄取的偏好,生物节律,能否与他人协作等因素都应该被考虑进去。
但各种学习风格理论背后的一个前提是,当教育模式与特定的风格相匹配,而某人又能够使用这种风格来学习时,这个人会学得更好,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说话。
5、测验
跟踪测验评估进步,调整学习精力,从而不断提高专长,因此测验可以评估出弱点,但并不是说弱点,就代表着能力不足,无法改变,而是要把它看成一种知识或技能的缺少,从而进行改善。
动态测验不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上肯定会有某些局限,而是提供一种评估,考查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的知识水平高低或表现好坏,并决定需要怎样改进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提高,我需要学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挫折向我们指出了需要提高的地方。
当有人试图卖给自己东西的时候,不要轻信,要找到正确的问题,并学着如何深挖答案。
6、按类分堆
培养反思自己精力的习惯,把这些经历组织成一段故事,可以强化学到的知识
反思做对了什么,以及下次该如何改进才有助于分离出关键概念,把它们组织成心智模型。
7、规则学习者,案例学习者
8、助记(值得深究)
9、在出生前后很短的一段时间里,人会经历一段“大脑突触形成爆发的时期“
10、早期教育可以将贫困孩子的智商提高4点以上。如果这种早期教育的介入是在集体环境中进行,而非在家庭中单独进行的,那么孩子的智商可以提高7点以上——家庭中的激励保证不了持续性。
11、老话说:“自以为能或不能,都有道理。”如果说真有什么比才智更重要,那当然要算态度了。
12、有的学生以成绩为目标,而有的学生则以学习为目标。对于前一种人来说,他们努力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对于第二种人来说,他们努力则是为了学到新的知识或技能。
13、强调努力是在给予孩子一种他们能控制的变量,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变量很稀有。
14、取得成功更多的是靠勇气,好奇心与坚持,而不是智商。成功的关键是让孩子从小面对困难,学着克服困难。
15、最成功的学生能掌控自己的学习,并严格遵从一条简单的策略。
16、你在读课本或是研究课堂笔记的时候,要不时地停下来,合上书本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核心概念是什么?
哪些术语或概念是我没接触过的?我会如何定义它们?这些概念和我已知的东西有什么联系?
17、许多课本的章末都设有学习问题,它们是很好的自测材料,向自己提问并把答案写下来,也是学习的好方法
18、用课上的资料自测:这一周已经学到的东西和下一周即将涉及的材料都可以。
用小测验发现自己薄弱的环节,集中精力,牢牢地掌握这些知识。
回忆新知识的难度大,收效就越大,犯错不会让你退步,检查答案并纠正错误就好。
19、流畅地阅读一段文字有两大不利因素:一是不能代表你已经学到了东西;二是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误的印象,以为自己记住了这些资料。
(用主要概念和术语背后的含义来考查自己效果更佳)
20、就在你费力检索新知识的时候,每一次努力的回想实际上都是一个加深记忆的过程。努力检索知识或技能,可以让它们保留 得更为持久,而且也会加强你在今后回忆起它们的能力。
21、如果使用抽认卡,不要去除那些已经正确回答了好几遍的卡片,要不停地打乱卡片的顺考查自己,直到你掌握得相当熟练。
22、第一、习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看到表现有所提高,因此这种方法备受推崇,第二,我们没有意识到,在反复练习中取得的收效是作用在短期记忆上的,而且会很快减弱。
23、把不同类型的问题或样本混合起来学习,可以提高你区别问题类型的能力,辨识出同一类型问题的普遍特点,并且能提高你在今后测验或真实环境中的成功率。
24、假设你要在科学或数学课上学习不同题目的不同解法,先试着在课前求解这些题目。
25、学生要在小结中反思前一周学到了什么,还要描述这些课堂上的知识同课外生活有什么联系。
26、测验效应本身的含义就是,用自测的方法会比反复阅读学到更多的东西。我承认让学生这样做有很大的难度,因为他们一直以来学到的都是要反复阅读书本内容。然后我不得不试着告诉他们,在看过一遍看课本后,多花一分分中都是浪费。
27、你一拿出笔记,就切断了这条路,你不会再去探索这条路了,因为别人已经告诉你该怎么走。
28、文德罗斯把班上的“学习小组”改成了“测验小组”。在学习小组中,往往是一个明白人说,其他人听,重点在于记住东西,但在测验小组中,所有人一起讨论一个问题,不能翻开课本。“每个人都懂一点儿,要通过交流把知识弄明白。”其重点在于探索和理解。
29、自由回忆,文德罗斯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在每一天结束后,腾出10分钟,拿出一张白纸,把他们能记住的所有课程内容写下来,学生必须写10分钟。30
30、参与者会拿到一些杂志,剪刀和记号笔,用来在海报上描述自己的想象;5年后成为一名成功的代理商会是什么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