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曹操的这次失误,断送了儿子性命,动摇了曹魏政权

2022-09-22 12:18 作者:锦小昀  | 我要投稿

197年,曹操在宛城大举进攻,军队抵达淯水后,张绣率领大军投降。曹操将张绣的婶婶占为己有,故张绣对曹操恨之入骨。张绣怀疑曹操知道此事,会暗中刺杀张绣,便先发制人,伏击了曹操,并且大获全胜。

宛城之战,虽说只是一场小型的战役,可是张绣和贾诩的计谋缜密,曹操根本没有防备,曹操在典韦的保护之下,侥幸逃过一劫,但曹操的长子曹昂,就十分不幸了。

因为张绣的偷袭,曹操的坐骑绝影被箭矢击中,不能再骑,而且曹操的右臂也被流矢击中。万分危急之时,已身受重伤的曹昂将自己的战马贡献给曹操,曹操得以从宛城逃脱。

此役,曹操折损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虽然张绣最终还是投降了曹操,但曹操的这次失误却影响到了后世几代人。

曹昂本为刘夫人所生,但刘夫人早亡,是丁夫人一手将其带大的。听闻曹昂死讯,丁夫人泪如泉涌,痛骂是曹操杀了他的亲生骨肉。不久丁夫人便回了娘家,再不见曹操,曹操多次劝她也不再听从。

在此之后,曹操便加倍宠幸卞夫人,在卞夫人所生的几个儿子之中,曹丕最为年长,曹植最受曹操认可。

曹昂原本就是曹操的嫡长子,加之史书载其“弱冠举孝廉”,说明他年少有为,若是能成长到曹操称魏王之时,不会有人同意曹操废长立幼,包括曹操自己。

但曹昂之死,导致曹操只得再去遴选继承人,同父同母的曹丕和曹植“夺嫡之争”,这件事发展成了两个内部党派的争斗,曹魏势力内部不再团结。由于“司马门”事件,才华横溢的曹植被曹操否定,曹丕才得以继位魏王,而一路支持曹丕的司马懿也逐渐得到魏政权的重用。

司马懿从此一路披荆斩棘,熬死曹魏三代君主后,最终将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此可知,曹操如果不在宛城之战,曹昂不死,曹魏政权定会更加稳固。没有夺嫡之争,司马家也没有机会去篡权。所以曹操的这次失误,间接影响到了曹魏政权的覆灭。



曹操的这次失误,断送了儿子性命,动摇了曹魏政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