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前的匈牙利V-3轻型坦克,这个技术宅也很有创造力

2020-12-07 22:14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匈牙利虽然算不上大国,但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也算是一个军工小强,继承了大量工业遗产的它拥有可观的创造力和生产力,也正是有了这层基础,匈牙利的国防科技也曾蓬勃发展,尤其是陆地装甲武器,虽然与外界的技术和商业交流相对更少,不像斯柯达等知名企业,但其研制的产品仍可圈可点,Straussler V-3轻型坦克就是比较独特的一款武器。

在上世纪30年代,设计师Straussler在匈牙利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先后参与了多种装甲武器的研发,例如AC2装甲车,有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后,Straussler决定设计一种轮履两用坦克,也就是V-3轻型坦克,他的这种思路受到克里斯蒂的影响。

V-3轻型坦克采用一台100马力的4缸4冲程汽油发动机,搭配干式离合器;坦克的行走装置稍微不同,主动轮在后,导引轮在前,它们为直径950毫米的挂胶轮,同时轮轴被放得很低,跟汽车一样,也就是这两个轮都直接承担压力,并且有独立的悬挂,而不是像常规坦克履带一样高于负重轮。这套特殊的行走装置可以拆除履带,使用主动轮和导引轮直接在公路上行走,前导引轮也充当转向轮。

车体装甲为箱式,内部被大致分割成两部分,分别为前部战斗室(包含了驾驶位置)和后部的动力舱,车体正面带有倾斜设计,最大厚度为23毫米,侧面为13毫米,顶部和腹部厚9毫米。样车有设计炮塔,但是在大部分测试中都没有安装。

该坦克的武器装备很薄弱,车体上安装一挺8毫米机枪,不过这只是无炮塔的样车配置,炮塔内可能会安装一门小口径的火炮,搭配同轴机枪。

V-3不仅具有轮履两用能力,同时也有两栖能力,它在尾部安装一具直径450毫米的螺旋桨,不过车体的浮力不够,需要在车体两边安装额外的浮箱,设计师的想法是坦克日常用一具拖车装载着浮箱一起行动。

坦克在1935年开始测试,当时坦克的表现甚至让英国也感兴趣,坦克在公路上最高时速达到了45千米,水上最大速度达到了千米每小时,能够爬上40°的斜坡(轻装状态下),可以直接跨越0.9米深的浅滩。

尽管评价还不错,但是V-3更像是一款实验坦克,它并不适合实战,例如人们对它两栖浮渡能力就不看好,毕竟战斗的时候挂上一辆拖车装载浮箱,既不利于坦克执行一些战术动作,浮渡的准备也很麻烦,严格来说坦克自身并不具备独立浮渡能力。另外坦克还有前轮转向不灵活、履带太松导致越野时脱落等问题。

V-3轻型坦克虽然没有定型量产,但是它的很多技术探索并没有白费,不久后出现的V-4轻型坦克,就是其技术的直接“继承人”。

V-3轻型坦克重约8吨(计划中重量会达到12吨,可能是安装炮塔和加强装甲),车长3.64米,宽2.31米,高2.01米,采用3人车组。


二战前的匈牙利V-3轻型坦克,这个技术宅也很有创造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