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成功=人生成功?我劝你不要太天真!

2023-07-21 20:10 作者:小z要推荐一百堂讲座  | 我要投稿

【最全文稿笔记,值得一看梁老师真情开讲!】很多人过不了这一关,就是只知道高考高考,然后高考之后呢,在这个过程中追求的时候只有相对价值,就做人上人,

然后过后之后呢,就变成一个没有自己的更高的追求的人,

我们要知道自己通过一次高考,你考得很好,进入到很好的学校,你的责任就更大了,

【王德峰:我向来反对把复旦大学看成是培养社会精英的地方!

不,复旦大学是培养民族脊梁的地方,能够担当推动民族进步之使命,哪怕只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我们不要去追求那种作为未来成为社会精英那种意义上的成功。

出自:真正的伟大属于心灵——王德峰教授在复旦大学200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4387687

所以你的努力和国家的资源给你的资源,这两个之间不能把一切都算在我个人优秀,我考上了,一切都是我应得的


00:27



大家好,我是梁永安,现在啊呃正是高考进入到最后阶段了,就现在基本上提前批啊,国家专项啊啊都已经录取了,

那下面呢就是本一本二啊,就这么开始,就是一批一批的往下录,我们的这个在这个高考阶段里边的这个网络啊,或者说各种媒体啊,这个信息上,其实我还是觉得有时候会有点有点想法的呢,

就说我们都是在这个顶端的信息组,哎呀这个地方多少人哇,考到北大清华了多少人啊,考考到C9了啊,多少人考到211了,

而且信息集中度啊,都往这个最高端分数的最高的部分去聚集,形成社会的这样一个热点,


01:23


上海这个虹桥高铁站,其实去年有很长一段时间呃,他的那个候车室就是有一端呃,有很大的那个横幅,红色横幅那个大字诶,我记得那个我每次看都读读,心里觉得很温暖,他写的什么呢,就写的

劳动最光荣,每个人都很了不起,


我觉得这个就特别好,嗯也就是我们在有一种很深的对劳动的尊重,对我们广大的这个人民的劳动者的尊重,

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最基本的一个,我们的一个价值观吧,



02:06

科举害人?

所以这个高考现在结束了,那么录取工作呢很快也会结束,那么这个时候呢,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结果,哎如何看待唉高考呢之后的命运,这倒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呃我们大家是怎么看待高考,怎么填报志愿,那么同样是高中同学,那么后来因为高考命运发生了什么样的区别啊,等等,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唉大家可以在登上或者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比如说我们这个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呃,包括一直到了这个呃,90年代初期,


那个时候都是国家包分配,所以这就是一个呃,当时尤其是中国在处在城乡二元这样的一个,社会里边啊,所以很多人跳出乡村啊,然后呢改变自己的身份,那么主要的渠道就是通过高考,一次高考,就把这个整个社会的啊人生啊就重新编码了,


03:08


所以现代社会呢他的那个整个的社会的,他自己的那种资源的聚集,比如说资本的他的这样一种呃分流,或者说是它的分配等等,这些就这一方面啊,他跟以前有很大的一个不同,


03:26


其实呢从历史来看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一个很深刻的体现,因为农业社会说到底就是一个生存竞争的社会,所以这个时候呢那个封建社会的科举啊,这个科举呢就变成在整个社会里边啊,就社会身份或者说自己的这种社会价值啊,或者自己获得的社会地位或者社会资源,那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了,


03:53


那么人们就在这个过程里边想去奋斗,然后就变成一个更高一点的位置,更高一点的人,就所谓人上人,所以这个需要一生去奋斗,那各种因素都在起作用,比如说天分,



04:11


你说像苏轼这样的一家父子三人,这个天分是很高的,所以出了四川,出了眉山,然后最后三峡出去哇,父子三人坐着船一直下去,然后做了运河北上哇,去参加科举,结果前后都是获得了非常大的啊,这样的一种科举制度里面的成功,哎就这种是天分很高的人嘛,唉天赋,但有的人是通过积学不断的努力,那等等,所以这时候其实呢我们在古代社会,

你可以看出来,这里面其实有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要参加高考特别重要,古代社会的人要参加科举也特别重要,当然这都是相对价值,就是我要踏上一个平台,通俗的说就是我要获得一个入门证啊,


04:55

走出功名思维

尤其是在以前包分配的时候,我我去学,那比如说我去学了新闻,然后给你分配,然后你去做了记者啊,做了记者之后,你没有这个没有这个身份,你没法去做啊,

你做了以后,但是关键问题是你做了以后是为什么而做?你追求的是什么?

就这个东西就就不太考虑,所以这个在古代那个科举的时候,你可以看出来哎,


05:16


那时候比如说在那个没有科举的时候,你们说汉代,汉代的那个就是凿壁借光的那个匡衡,就这个人,这个人我们以前就做一个勤奋好学的典范,嗯然后来说,所以说我们以前作为一个励志的典型啊,

但是这个人实际上作为西汉时期的这么一个人,这个匡衡啊,尽管小时候家里非常穷啊,非常穷非常穷,


05:39

小时候非常穷的人两种趋势

我们说身在底层非常穷,他会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呢是什么呢?

1就是在深深的能够感知人间疾苦,知道生活都不容易啊,然后贫贱不能移啊,他一按按照这种情感,他能看到很多社会不公,可以看到很多不合理,看到这个社会需要大量的,要为这个最广大的人去改善,

2但是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呢,就是小时候太匮乏了,物质匮乏,然后就是需求很大,然后这个时候呢一旦取得某种位置的时候,就是那一面就释放出来了,膨胀起来了,


06:16


那个匡衡,你看这个人他实际上在当时啊,他是所谓的西汉的时候,要搞文化建设,就是要搞那种思想建设,所以那个就是设立了五经博士,后来是六经博士,那么所谓的诗经啊,是其中的易经,谁对这个诗经读得好,解得好,那么它就是变成一个诗经的里边的掌握之,六经之一的这么一个博士,


06:36


这个博士不是我们今天一个单纯的学位,它其实也是一个很高贵的地位啊,啊也相当于一个官职,所以这个人呢就经过一生不容易啊,所以他最后呢就不断的被升迁,

最后呢这个他还能一开始还能保持初心,对那个汉元帝那里还提出了很多,天下要怎么节俭呢,帝王要怎么样去亲近贤臣啊,怎么远离小人呐,怎么去啊,去好好的管理整治那个酷吏啊等等,他就会有这样一些一些见解,最后一口气最后当上太子少傅,这个官是很大的,所以就这么一个人,


07:11


但是后来官越当越大,资源呢就在身边啊,就是随便就可以得到,所以人家克制不住了,所以后来给他封了个侯,封了个侯呢,那个猴本来够大的,那他又有那个31万亩的地,这么大的土地,还不满足自己非法队又去到处侵占,又给自己扩大了4万多亩,然后呢干脆最后越来越贪心,最后把附近老百姓的粮食啊,还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啊,统统把他搞到自己手里,大家也不敢举报他,

到最后终于新的皇帝上来了,汉成帝,汉成帝历史上当然名声不是太好,据说这个也有些呃,人也比较软弱一些,但是这个人他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他听到很多人的举报,说这个匡衡如何如何不像话,结果他一上台就把这个匡衡给贬掉了,把它发配掉了啊,把他发配贬回去,


08:04


最后你看这个匡衡啊,它的结局会有意思,他这个死在什么地方呢?

他就死在那个墙下面,就是他小时候凿壁偷借光的那个墙,穷愁潦倒,后面谁也不敢帮助他啊,

然后呢孤家寡人,然后穷途末路,最后活生生的就死在了一堵墙下,所以这就是说为什么讲这个?



08:23


高考之后,你下面是干什么的,这个才是最关键的,很多人过不了这一关的,就是只知道高考高考,然后高考之后呢,在那个过程中追求的时候,只有相对价值,就做人上人,然后过后之后呢,就变成一个没有自己的更高的追求的人,这个就比较麻烦,所以今天我们说高考,也就是说高考如果没考好,并不代表你人生就不行了,这个很多人高考很成功,人生不见得成功啊,

因为他的价值追求没想过,或者说就是追求那些功名利禄,


08:57


那么后面呢就肯定在飞速发展的,这种一个多元社会里边,后面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啊


【梁老师真情提醒,在多元社会中秉持着人上人观念的人,后面可能会出很多问题】


其实也就是说我们面对高考的时候,我们要有个什么样的价值取向,然后这个价值就决定了你在高考的呃,不管是成败,然后呢你会越过这个成败去实现什么,

所以我前些天啊前上上个礼拜在北京嗯,我我那时候因为一个高考吧,所以我就抽了时间,


09:32


特别的想看一看北京的这个孔庙,还有那个国子监,所以这里面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啊,也是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那去了以后哎呀那里边哇,看那个孔子哇那个崇高的地位,尤其是我看那个孔庙里边,他专门有一个殿,就有一排长长的房子,就是把13经啊,13经全部刻在上面啊,进去一看,我们古代很多文人的一生就奉献在这里了,刻苦的多,但是呢我就深深地感觉到,我们最需要打开的就是动物园新闻,就说你耗费了那么多的这个古代社会的智力,那么多精力,但是大家被约束在另外一个经学里面,


10:17


当然里面也有很积极的意义,经世济民啊,心怀天下,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来说,我们还是需要有更广阔的一个事业,在我们今天这么一个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里面,我们的成才之路,发展之路,每个人其实是非常多元的,你说科举制度,它依靠的基础就是13经啊,尤其是这个朱熹之后,像四书很多题目基本上都是四书里面出来的,然后你回答是不能越雷池一步的哦,你胆敢进行质疑哇,质疑孔孟那不得了,


10:53



所以最可怕的这么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对这种就是那么封闭的这么一个啊,一个思想框架,那么人呢不知不觉就缺乏这种新鲜的活力啊,就缺乏我们在这个面向世界的时候,面向自己的人生的时候,缺乏一种积极的发现,积极的开拓啊,然后呢在这个社会能够有的一些空白处,去打开自己的人,所以这时候呢我离开那个就是从孔庙出去,从国子监出来,我就向北去哪里呢,那时候我就特别特别的想起一个人,


11:34


就是史铁生

啊史铁生这个史铁生啊,他是1951年出生的,2010年啊,就是2010年59岁去世了,

这个作为一个北京青年,他是18岁的时候去陕北,到陕西延安地区,就是插队,

结果呢这个72年呢他就瘫痪了,后来在一个很简陋的街道工厂干干活啊干活,这时候这就这几年啊,他是特别痛苦的,因为一个人21岁才瘫掉,我们说生命力越强的人面对打击,其实他的痛苦越深,但是他的另外一个点就是走出绝望的,能力这个时候呢就看怎么发挥了,那往往不甘受命运的这种锤击的人,往往就要走一条新的路啊,新的路,


你说他别想,当时也没有高考,1978年12月才正式的考试,所以他当时很绝望啊,怎么办呢?


12:25




所以我们就看到这本书,所以当时我是这世界上这本书,有没有一些出版社出的,这边这个我与地坛,他们家一直在北京地坛附近住,而且搬了好几次家是离地坛越来越近,他就到地坛天天去,自己推着轮椅就去了,以后,你看他在《我与地坛》里面,他写的他的那个心路啊,一种历程啊,里面那种安静啊,他的心里的痛苦哇,心灵的痛苦一些段落啊,真是没经过的人,真的写不出来,这是一句体会,这个他自己呢,后来这个病症还在发展,最后变成尿毒症,每周还要透析啊等等


13:04


所以这个过程里边,他的生命就有了另外一种理解了,后来开始写作,所以他8年之后啊,啊就是在地坛里面那么一个人啊,转来转去半年之后,后来发表的就是《法学教授及其夫人》等等,开始啊写小说,尤其是哎我那时候我在读研读研究生,他的那一篇短篇小说,《我在遥远的清平湾》写他在陕北插队劳动的情景,后来获得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3:34


这个我是很感动的哇,那种里面的那种大地的,土地的和那种原始生命的话,和那些朴实的那种陕北古老的那种文明的,相互之间的啊,心里面的对话,那尤其是他注意到一些细节了,

比如说陕北人说话那个咬字,而且很多语言是很苦很苦的,搞不好有的可能都是啊,这个是周代商代传下来的,唉就我看着当时我觉得真是不容易啊,真是不容易,所以就是史铁生啊,后来我就在地坛里面转了不少时间,转着转着呢就体会就是史铁生,你说我们一个高考的人经历的困难,比起史铁生那差的太远了,但实际上在这个艰难里面,生活的绝境里面,他突围,他走出了原来的日常,所以会意识到生命它里面就觉得


14:32


其实呢生命对我们来说,让我们是我们被投入到这个世界里来哇,死亡其实也是一种长久的休息,就他这里边有很多自己的体会,都是一个生命里面在不断的探寻,不断的思考,不断的体会,不断地感受,

然后呢也体会母亲,然后也体会在地坛里面少数的遇到的几个人,


14:57


比如说那个练唱歌的一个青年,我天天在里边到一定的时候就来练嗓子,一种坚持,一种憨厚,到最后终于有一年他回来不来了啊,

可能他估计可能是考试去进入到艺艺术院校了,已经,所以你看世界生在这个过程里面,写了350万字的文学作品了,哇里面很多非常有影响,这个被被这个翻译成全球,不管英语,法语,德语,日文等等,很多很多国家的文字,就有了一种普世的生命的价值,


其实我们从史铁生来说,我觉得就是这样,你高考不管你成功或者怎么样,


15:38

人生如何再出发

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进入了这个跨过了这个平台之后,你到底要干啥啊?

也就是说你可以人生的价值,他不是被一个高考来命定的,那么后来我离开地坛以后呢,我去了地坛对面有一个书店叫雍和书亭,为什么去那呢,这是一方面想去当天想买一本,这样就是《我与地坛》这本书,但是另一方面呢,我一想我就想起这个这个书店的这个年轻人,就是办这个书店的年轻人张绍兴,他呢你看没上过大学,高中都没上过,那么初中毕业以后,后来就在天津的书店里面做店员卖书,嗯嗯就是很朴实的一个年轻人,就在这个过程里面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交往了很多文化人,


16:23


所以这就是我们说有热爱呀,所以说我们说热爱什么?不是说只是热爱那个相对的功名,我考上了一个什么,然后我非常荣耀,我们要知道自己啊,

通过一次高考,你考的很好,进入到很好的学校,你的责任就更大了,整个国家每年投入了巨量的教育经费,但是还是不可能实现这个每个人都上大学,因为你看义务教育直到初中为止,就是国力有限了,现在很多人呼吁把高中也变成义务教育,那要是经济发展到再往上一个台阶才能做到,所以你的努力和国家的资源给你的资源,这两个之间不能把一切都算在我个人优秀,我考上了一切都是我应得的,其实这是社会给了你格外的一些东西,



17:11


希望你能够给社会就是一个探索的青年,不是满足于我外表外在的别人的肯定,我的高考成绩怎么怎么好,不是这样的,


所以高考之后,我们不要被这么一个小小的,这么一个成败所束缚,要有更广大的一个事业去继续往前,但我这里不是说啊,金毛在写的去降低高考的重要性,

我前面也说了,就说这可是一个资格赛,是一个入门证,虽然你高中之前努力学习啊,然后呢你要争取啊把成绩发挥到最好,但是呢这个时候面对高考这么一个环节上,他打开了一个后一阶段的生活生命,以及一定是要有一个非常大的一个价值,探索了一个新的思考了,就说高中之前应试教育,那是没有办法的,但是这个之后你做一个精神的再起步,作为一个人生的,再启动的时候,你应该去要想这些问题了,所以我想这就是我特别想跟大家这个分享的啊,想和大家分享,这就是我们面对高考以后,我们在心理建设,我们自己的这种意识里边,需要去沉淀的东西,需要去打开的东西好,我是梁永安,很希望和大家一起同舟共济,做新时代的旅行者,谢谢大家,


高考成功=人生成功?我劝你不要太天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