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冲刺】实验大题精选练习

2023-05-27 22:39 作者:三花村里的白默默-  | 我要投稿


00:05


硫氰化钾( KSCN )俗称玫瑰红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氰化钾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 NH3不溶于CS2 , CS2 的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

②三颈烧瓶内盛放 CS2、水和催化剂

CS2 + 3 NH3 =催化剂、△= NH4SCN + NH4HS

该反应比较缓慢且 NH4SCN 在高于170℃时易分解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B 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 KSCN 溶液: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装置 A 中的酒精灯,关闭 K1,保持三颈烧瓶内液温105℃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②然后打开 K2 ,继续保持液温105℃,缓缓滴入适量的 KOH 溶液,写出装置 D 中生成 KSCN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装置 E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38


03:25



03:47


05:49



06:27


(5)制备硫氰化钾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蒸发浓缩、_____、_____、洗涤、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6)测定晶体中 KSCN 的含量:

称取10.0g样品,配成1000mL溶液。从中量取2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 Fe (NO3)3 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 mol • L AgNO3 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 AgNO3 标准溶液18.00mL。

[已知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

SCN - + Ag+ = AgSCN ↓(白色)]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样品中 KSCN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7:31


08:10



09:42


11:32



13:36


二氯异氰尿酸钠[( CNO )3Cl2Na]是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常温下为白色固体,难溶于冷水。某同学利用高浓度的 NaCIO 溶液和( CNO )3H3 固体,在10℃时反应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

已知:

2 NaCIO + ( CNO )3H3 = (CNO)3Cl2Na + NaOH + H2O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制备Cl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装置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时,

再由三颈烧瓶上口加入( CNO )3H3固体;

反应过程中仍需不断通入Cl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装置 B 中的浊液经过滤、________________、干燥得粗产品。

上述装置在一处缺陷会导致装置 B 中 NaOH 利用率降低,

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9


15:02


18:00



20:27


(4)通过下列实验测定二氯异氰尿酸钠样品中有效氯的含量。反应原理:

[(CNO)2Cl2] + H+ + 2 H2O = ( CNO )2H3 + 2 HCIO

HCIO + 2 I- + H+ = I2 + CI- + H2O

I2 + 2 S2O3 2- = S4O6 2- + 2 I-

实验步骤:准确称取 mg 样品,用容量瓶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 KI 溶液,充分反应后,用 c mol /L Na2SO3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O3 溶液平均为 VmL 。

滴定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样品的有效氯含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样品的有效氯=

(测定中转化为HClO的氯的质量x2/样品的质量) x100%]


25:04


某小组欲探究反应2 Fe 2+ + I2 = 2 Fe 3+ + 2 I-

完成如下实验:

资料: AgI 是黄色固体,不溶于稀硝酸。新制的 AgI 见光会少量分解。

(1) I 、 II 均未检出Fe3+,检验 II 中有无 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是:取少量 II 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III 中的黄色浑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检验, II → III 的过程中产生了 Fe 3+ 。

①对 Fe 3+ 产生的原因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 a :空气中存在 O2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 Fe 3+ ;

假设 b :酸性溶液中 NO3 ﹣ 具有氧化性,可产生 Fe 3+ ;

假设 c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 d :该条件下,I2 溶液可将 Fe 2+ 氧化为 Fe 3+ 。

②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 a 、 b 、 c 不是产生 Fe 3+ 的主要原因,假设 d 成立。

II → III 的过程中I2溶液氧化Fe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6:16


26:53


26:58



27:12


30:19



32:18


(4)经检验, IV 中灰黑色浑浊中含有 AgI 和 Ag 。

验证灰黑色浑浊含有 Ag 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取洗净后的灰黑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探究 III → IV 出现灰黑色浑浊的原因,完成了实验1和实验2。

实验1:向1mL0.1 mol • L - l FeSO4溶液中

加入1mL0.1mol • L -I AgNO3溶液,开始时,溶液无明显变化。几分钟后,出现大量灰黑色浑浊。反应程中温度几乎无变化。 测定溶液中 Ag +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

实验2:实验开始时,先向试管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重复实验1,实验结果与实验1相同。

i .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 IV 中迅速出现灰黑色浑浊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2:18


35:33



39:29


39:39





















【高考冲刺】实验大题精选练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