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肯尼迪》,虚构的历史和真实的情感

内容转自原作者,上林。
刺杀肯尼迪这部电影在1991年上映时,引起了社会的轰动。各大记者,政论家和学者都开始了对电影以及奥利弗·斯通的口诛笔伐。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威克称电影"荒诞不经,充满了武断的谬论。"政治学者,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乔治·威尔谴责电影是"一个缺少教育,没有良心的匠人歪曲历史,缺少公民责任感的行为。"洛杉矶时报要"抵制斯通编造的事实",芝加哥太阳报称"斯通的电影毫无价值,且让肯尼迪蒙羞"。美国电影协会MPAA主席杰克·瓦伦丁写了一篇7页的文章来批判斯通,将这部电影与莱妮·里芬施塔尔臭名昭著的纳粹宣传片《意志的胜利》画上等号。
斯通后来在一段专访中回忆那段处于风口浪尖的日子:"我甚至回忆不起所有的死亡威胁,因为实在太多了。"
电影的剧本以前新奥尔良地方检察官吉姆·加里森为主人公,改编自其著作《追踪刺杀》和吉姆·马森的小说《困境:刺杀肯尼迪之密谋》,对故事进行了扩充。电影由凯文·科斯特纳主演,吉姆·加里森本人在电影中客串出演沃伦大法官,并在1991年12月20日上映,最终拿下了2.05亿美元的票房,获得了当年的8项奥斯卡提名并取得了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两项大奖。
导演奥利弗·斯通当年花了7万美元重建了肯尼迪执政使其的椭圆办公室,然而这个场景只在电影中以黑白胶片的形式出现了8秒钟。不仅如此,电影中许多场景都是在实地拍摄,包括奥斯瓦尔德被捕的地点——达拉斯剧院和其被杰克·露比枪杀的地点——达拉斯警察局的地下车库。为了让肯尼迪的遇刺地点迪利广场看起来像1963年的样子,剧组花费了400万美元进行布景,还让达拉斯本地警察局将这个地点封锁了3周,而实际上留给斯通拍摄的时间只有10天。
最困难的点在于获得德克萨斯教科书仓库大楼的拍摄许可,被认为是刺杀肯尼迪的6楼已经变成一个博物馆,想要站在当年的那个设计窗口需要支付5万美元,而且还只能是一天中特定的时段,每次进入6楼的人员不能超过5名。剧组与大楼所有者进行了5个月的谈判,最终所有6楼内部的动作都是在5楼拍摄的,但射击车队的视角和外部看到的枪手镜头都是在6楼的窗口真实拍摄的。
电影遭到大量批驳的原因在于斯通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修改与加工。在电影中,新奥尔良地检官吉姆·加里森指控新奥尔良州商人克雷·肖和刺杀案有关,而指控证人则叫做威利·奥基夫。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4个证人的集合体,但这四名证人所提供的证据都不可靠。其中最重要的证人佩里·罗素当庭作证称,他曾参加反卡斯特罗活动家大卫·费里的一次聚会,在聚会上,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和克雷·肖以及大卫已经在策划如何谋杀肯尼迪,具体到火力的安排与不在场证据的安排。然而,罗素的部分证言是在他接受催眠和服用静脉麻醉药,也就是吐真剂的状态下做出的,那场聚会是否存在也成疑,罗素确实见过肖两次,但都不是在聚会上。
其他虚构内容还包括大卫·费里对加里森的坦白,况且在庭审时,加里森并没有出现在法庭上,也没有做出电影中最精彩的那段法庭陈述。
电影中最重要的一场戏是加里森在华盛顿与 "X"的会面,此人将问题引向本质——刺杀肯尼迪的是军工复合体,目的是将越战持续下去。现实中确实有一个X和加里森会面,但这人是个神神叨叨的木匠,没有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X的真正原型是电影的技术顾问弗莱彻·普罗蒂,一个退役上校,在肯尼迪时代,他是参联会的特别行动主管,负责五角大楼和CIA的联络。普罗蒂坚信是军方和情报部门的高官联手杀死了肯尼迪,刺杀事件实际上是一场政变。
电影中虚构的信息还有加里森说,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点15分,一个癫痫病患者躺在马路中央吸引警察的注意力,以便枪手进入位置,而后来这个患者神秘消失了。现实中这个患者在1964年5月26日就被FBI找到,他当天被送到帕克兰医院,也就是肯尼迪遇刺后前往并"宣告死亡"的那家医院,不久后离开。
电影中加里森的助手说,泽普鲁德的影片证实枪手在5.6秒内开了3枪,实际上泽普鲁德的影片已经支持了3发子弹是在8—9秒的时间内发射的论点。加里森声称有51名证人听到枪声来自肯尼迪轿车右前方的草丘,这一数字被大大夸大。1979年的众议院遇刺案特别委员会只确认了20名证人。加里森说3枚弹壳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枪手的藏身处,实际上是随机散落在地的。电影中奥斯瓦尔德被审问了12小时却没有留下一份书面报告,实际上奥斯瓦尔德的每一个审问者都有留下报告,在888页的沃伦报告中均可以找到。
刺杀肯尼迪并不是一部简单关于刺杀史实的纪录片,而是一部关乎情感与美国国民精神的电影。人们始终认为真相没有被公之于众,认为有不止一名杀手参与其中。电影的主旨不在于真相,而在于其带来的愤怒与挫折感。
沃伦报告被称为伟大的美国超现实主义小说,无论其结论是否站得住脚,其武断,混乱与遮遮掩掩确实激怒了很多人。奥利弗·斯通这个好莱坞著名愤青就这样用一部"反神话"来击碎沃伦报告的"假神话"。在斯通看来,肯尼迪的遇刺已经将美国政治景观中的理想主义和希望一扫而光。
最后,用电影上映时时代周刊的评价来结尾。
"所以,你想知道谁杀了总统并对罪行进行包庇?每个人!CIA的高官,FBI,达拉斯警方,海陆空三军,大企业以及白宫。每个人都干了些什么——除了李·哈维·奥斯瓦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