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3.40 圣西门

2023-05-03 08:3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40、圣西门(公元1760—1825年)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出身于封建贵族家庭,青年时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一七八九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他积极支持并参加了活动,但不久便脱离革命,与人合伙经商,投机致富。晚年生活十分贫困,但他仍积极从事社会历史的研究和著述。

  圣西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它是一个“颠倒黑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游手好闲的寄生阶级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而有才能、爱劳动的人却备受苦难。他主张改变这种极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弊病    “专横、无能和阴谋”[1]

  圣西门提出的社会主义主张主要内容有:未来的社会由实业者[2]和学者[3]领导;把对人的政治统治变成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以大工业为基础,有计划地组织生产;不承认各种特权,一切人都要劳动。他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和消灭阶级差别,直到晚年才改变了这种看法。他在最后一本著作《新基督教》中,“才直接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言人出现,才宣告他的努力的最终目的是工人阶级的解放”。[4]但是,他反对暴力革命,幻想通过和平道路,说服和依靠资本家乃至国王,来建立他的理想社会,这充分暴露出他的社会主义学说的空想性质。

  圣西门的自然观基本上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他反对德国唯心主义,继承了法国唯物主义传统,认为世界是充满无限空间的物质,但他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归结为固体和液体两种物质的不断斗争;他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但又认为“万有引力”是支配世界的普遍规律,这显然是机械的、错误的。在认识论上,他认为感觉有两种,一种是后天的,一种是先天的,陷入了二元论。在历史观上,他是唯心主义的,但同时却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因素。他和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一样,把人类的理性、科学的进步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又辩证地认为每个社会都包含有“两个性质完全对立的力量”[5],由于它们之间的斗争,旧制度逐渐衰亡,新制度必然产生,人类历史就是这么一个有规律的延续、上升的发展过程。他把雅各宾专政看成是无财产的群众的统治,并发现法国大革命不仅是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的斗争,同时也是无财产者同资产阶级、封建贵族之间的斗争。恩格斯说:“这在1802年是极为天才的发现”。[6]

  主要著作有《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论工业制度》、《工业家问答》、《新基督教》等。


注:

[1] 《圣西门选集》上册283页。

[2] 包括企业主、商人、农民。

[3] 包括科学家、艺术家、道德家。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684页。

[5] 《圣西门选集》下册29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299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3.40 圣西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