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自从在湿乎上给大家做物流管理专业类问题的咨询以来,关于物流管理专业如何找工作和找什么样的工作的问题,一直是回答最多的话题。
我在前面的文章里已经多次讲过我自己找工作时的经历,如果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翻看前面的文章。
今天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关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找工作的问题。
#要重视校招
最近这段时间,我收到过几个小伙伴的付费咨询,他们咨询的内容都差不多,大概都是自己考研失败后再找工作(我觉得考研失败没什么好害羞的,当年我也是考研失败才出来工作的)。
他们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已经无法再通过校招的方式进入公司,走社招的话,又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很难找工作。
在这里我就想要跟大家强调一下,一定要重视校招。
就是你在学校有机会的情况下,可以多去校招宣讲会看看。
如果你们学校没有宣讲会,那就去别的学校的宣讲会看看。
去这些学校的宣讲会,有两点最基本点作用,一个是了解目前市场上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出价,二个是看看这些招聘的岗位都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和证书。
整天而言,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那些决心考研但是心里又很虚的同学,也可以通过校招来为自己准备一条后路。
心里有一条后路,感觉考研的时候更踏实,不至于背水一战后一无所得。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对于通过校招途径进来的学生,我们会给予一整套的培训体系,让你们更快的适应社会和公司。
当然在期望值上,我们也会适当的降低一点,对于你们的工作压力,也会相对小一点。
对于社招进来的同学,因为我们默认你们已经具备了社会生存经验和一定的抗压能力,所以在工作安排和分配上我们会适当的加重对你们的期望。
然而实际上你和那些校招进来的同学,可能仅仅是一个有考研经历,一个没有考研经历,仅此而已。
其实不仅是即将毕业的学生,那些刚刚开启大学生活的大一大二的同学,也可以去宣讲会看看。我上面说的“心中有数”,对你们也同样适用。
#关于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
很多人问我,怎么去选择第一份工作?怎么去确定这份工作有没有发展前途和升职空间,在未来三年里,工资会上升到怎么阶段,我会获得怎样的成长?
在湿乎付费咨询上,我给大家的最多的建议,是你先跳到水里去再说。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因为每个人的工作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性格又是不一样的,当不一样的工作能力和性格搅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很难去给出一个类似标准答案的回答。
在大家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建议大家优先选择大公司,再选择具体的岗位。
主要是考虑到大家刚出校门,对于这个社会的险恶一无所知。大公司有一点好处就是所有的包括培训、投诉、晋升、薪酬等机制,都是相对完善的。
不至于像小公司,连个看门的大爷,都有可能是的老板的二叔。
这种公司工作起来是很累的,尤其对于刚出校门的你来说。
大公司的第二个好处是岗位系统发达。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我经常跟同学们说,大公司的岗位系统,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里,不管你是个什么料。不管你想成为什么料,都有合适的地方让你去。
比如你虽然学的物流管理,但是你喜欢从事新媒体方面的工作,那你完全可以去上市物流公司的媒体宣传部。
现在那个上市公司还没有自己的宣传平台,还没有几十个公众号、小程序,甚至是企业内部的宣传媒体,都可以让你大展身手。
比如你虽然学的物流管理,但是你更喜欢金融方面的工作,那你应该也听说过顺丰金融或者京东金融。
比如你虽然学的物流管理,但是你更喜欢IT方面的工作,那更不得了。两条腿的人好找,但是又懂物流又懂IT的码农却不好找。
举上面的几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大公司的岗位丰富性,完全优于小公司。
其他方面的优势,比如晋升通道、工作环境、公平性等,也是小公司不可比拟的。
还有一点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就是这个岗位有没有发展空间和前景。
这个其实是有点学生思维在里面的。
我记得前面我在湿乎上回答过一个同学的提问,他的问题大概是感觉自己这个工作岗位得不到公司的重视,工资也很长时间没有调整,自己想离职又不想离职等等。
我记得我当时回答他的是,你如果觉得公司觉得你这个工作岗位没什么用,大概率是因为你的工作做的并不出色,更直接一点的来说,是因为你这个人做的并不出色。
社会生存法则就是这样,你觉得公司应该重视你这个工作岗位,应该给你委以重任,或者每个季度给你调一次薪,每年给你三次出国旅行的福利。
但是实际上呢,你上个月对账错了三次,月度工作总结写的自己都看不懂在说什么。公司要你写未来三年的工作计划,你说你觉得应该再招两个人进来给你分担点工作。
我说上面一堆废话,不是要在各位同学面前装什么大佬,而是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现实。
你觉得公司应该对你怎么样,但是公司是看投入产出的,你天天把本职工作做的烂摊子一堆,公司凭什么在那么多员工里特殊照顾你?
回答前面刚开始说的话题,如何去看待这个岗位有没有发展空间和前景。
其实这个话题应该这样说,“我有没有能力去为公司创造足够多的价值?”
当一个公司开始忽略你这个工作岗位、你的领导开始忽略你的时候,你不是应该质疑公司是不是对你不公,你应该反思自己最近半年是不是没有任何的产出?
反过来看,如果你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才,相信我没有哪个公司是瞎的,把优秀的人才放在没有用的工作岗位上的。
如果的确发生了这样的事,那么会有三种结果:最明显的结果,就是把你调任到更高级的岗位上,不让优秀的你天天做鸡毛蒜皮的小事;第二种情况是领导直接给你升职加薪,让你安心工作,避免你离职;第三种情况是你自己已经能够明显分析出现在的境况,选择离职也不是什么难事。
还有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你的领导离职,会把你也挖走。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讨论了刚毕业的同学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一是要尽量选择大公司;二是不要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是不是一定要去基层锻炼几年
关于这一点,我心里有点矛盾。
因为我是从基层上来的,对于基层员工遇到的那些破事烂事,我不想再提,反正就是非常的狗血,非常的辛苦。
加班加点那只是常态,什么排班不合理啊,取消你的假期啊,转正期延长啊,毫无晋升希望啊等等,这些事情我都经历过。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不太愿意大家去基层工作。
不是说不应该,而是着实太痛苦了。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于那些长期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他们对于现场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什么系统对应什么样的工作,在实际落地运营的时候会遇到哪些问题,他们又是一无所知。
所以在很多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大的领导都有基层工作经验。
这不是说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就不能晋升,而是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会更明白自己在做的事情,也会更珍惜、更努力的去干活。因为在他们心里,他们知道自己曾经经历过什么。
老人常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和这个原理大概有异曲同工的意思吧。
那么到底要不要去基层锻炼,这个该怎么取舍呢?
综合来看,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收到的offer有基层有职能的,那么就选职能的;如果你的offer只有基层的,那你就选公司更大一点的;如果你只有一个offer,那你就不要问太多废话,先跳到水里再说。
写在后面的内容:
这两天不知道是被冷糊涂了,还是长时间没喝酒导致的,没事的时候总是爱想关于生命的话题。
昨天我突然想到,人生其实有很多种形态,但是很多人终其一生,只是在一种形态里挣扎。
我认为人生有一段时间应该像蚯蚓,不要问太多,不要关心太多,只要不停的钻就行;有一段时间呢,就应该像蝴蝶,花枝招展,春意盎然;有一段时间呢,就应该像雄狮,庄重威严,活力四射;有一段时间呢,就应该像风,时而温柔,时而刚烈;有一段时间呢,就应该像山,缄默不语,永世长存;有一段时间呢,就应该像日月,像大江大河,亘古不变,奔腾不息。
我希望刚出校园的你们,也能拥有这样精彩的人生,不要刚出校园就想着要做一辈子的蚯蚓。
你的心里应该有梦,有山川海岳,有豪情万丈,即使眼下在做蚯蚓,心里也要想着群山巍峨,光芒万丈。
在湿乎上看到的一句话,分享给大家:
在一个广场上,人挤人,你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如果你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就知道周遭的种种拥挤对你来说其实毫无意义。——熊培云《自由自在的云》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新洲往事,所有文章我会第一时间发布在公众号上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