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偏爱冷美人,最终葬了送自己的性命,你觉得值不值?
周宣王执政46年后崩,他的儿子宫湦(sheng)就是周幽王继位,继位后的第二年镐京附近的几条大河,渭水、泾水、洛水附近都发生了地震,太史伯阳甫认为这是大周要灭亡的不祥征兆,后来的结果果真如此,他成为未卜先知的历史洞见者。
周幽王三年,幽王独自宠爱褒姒,褒姒生的儿子叫伯服。幽王违背宗法废长立幼,废掉太子宜臼(jiu)和太子的母亲也就是王后,让褒姒做了王后,伯服做了太子,这个时候幽王的做法实际上已经搞乱了政治秩序,你这么一搞,很多的诸侯国开始质疑幽王的文德。尤其是得罪了原太子宜臼以及他母亲的外族申国,当时的申国在镐京的西部与犬戎混在一起还是有一定实力。这为后来幽王惨痛的结果买下了伏笔。
褒姒不爱笑,幽王为博得美人一笑,可以说用尽一切办法,可褒姒依然不为所动。幽王最终点燃了烽火,烽火和大鼓是周幽王设置的勤王信号,于是诸侯们看到烽火后全都赶来了,却没看到敌寇,这个时候褒姒哈哈大笑。之后幽王多次点燃烽火,烽火失去了信用。这个时候幽王已引起众诸侯的愤怒,幽王又任用阿谀奉承、贪财好利的虢石父,再加上之前说的他因废太子王后而得罪了申国,申侯认为时机成熟就联合缯国、犬戎一起攻打幽王,幽王点燃烽火没有诸侯前来相救,幽王被申侯杀死在骊山脚下,于是申侯和众诸侯立原太子宜臼为天子就是周平王,但此时周王室势力衰微,已经没有管理诸侯的能力了,一个西周靠分封管理的时代即将结束。
周幽王为一个美女而葬送自己的性命显然是不值的,但他却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只能说明他个人的昏庸而与女人无关,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吸取那些教训呢?
1、家庭条件再好也经不起败家子的折腾。周幽王的父亲宣王用四十六年的励精图治换来了宣王中兴,虽后期已有衰败迹象,如果幽王能够奋发图强还是可以保持中兴的局面的,可惜幽王这败家子不但没有这样做却做出很多荒唐事,导致命丧国破。2、原则问题一定要坚持。周幽王因宠褒姒违背宗法废长立幼,彻底颠覆了西周一来的政治原则,失去了诸侯的信任。
3、公办私事要不得。周幽王博得美人笑,点峰火戏诸侯,大动干戈,消耗大量的公共力量和资源,失去诸侯也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