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的价值和定位
很多情况下,人力资源部门虽然创造了价值,却常常受到业务部门的质疑:“HR究竟能创造什么价值?”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并非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能力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工作视角亟待改善。
HR部门应该从内部运营视角转化为更具有战略性,由外而内的视角,而战略和业务的需要,则是人力资源活动的起点。人力资源不再只是HR部门的责任,而是企业内部的HR从业者和业务主管共同的责任。人力资源的的价值和定位,应该从“关注HR做了什么”转化为“关注HR产出了什么”,新一代的HR,应该聚焦外部,制作整合、全面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从业务结果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如何通过管理把价值和定位实现
明确了价值和定位,也就意味着人力资源将拥有新的发展方向。
华为的人力资源是如何与业务进行配合的?
01 业务形态决定作战队形
业务决定流程,流程决定组织。在做业务战略的时候,业务一旦发生变化,我们就必须思考组织结构是不是能够支撑业务发展,这个时候是不是就要考虑组织结构需要发生变革。
华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使用的不同人力资源策略。
● 企业在初创时期,组织的搭建重心放在单兵作战能力建设上。
● 当企业开始拓展国内市场时,组织的搭建重点放在前方的客户经理和后方的支撑团队上。
● 拓展全球市场时,搭建铁三角。即“以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形成面向客户的“铁三角”作战单元”。
● 多BG业务时,设立“能够听懂客户需求的”一线精兵,并配置可以快速响应精兵的中台。此时,组织核心变为“大平台如何支撑精兵作战。”
02 蒙哥马利计划
人才短缺是企业常见的问题,怎样通过非常规手段快速拔擢人才?这就要提到我们的蒙哥马利计划了。
蒙哥马利是英国杰出的军事家,通过二战期间的杰出表现从少将晋升为了元帅,曾指挥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是人才成长的榜样。
蒙哥马利计划的目的:
1、树立标杆,为年轻人塑造榜样,营造优秀人才辈出、奋勇争先、千军万马上战场的氛围,激发组织活力;
2、创造条件使优秀人员脱颖而出,打通从“二等兵快速晋升到上将”的流程通道,培养未来的将军。
03 面向特定人才群体的人才发展方案
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模型叫做同心圆模型,即:用角色来分解岗位职责,解读支撑角色履职的关键业务活动,围绕如何教会做好关键业务活动开展核心业务课程培训。
采用同心圆模型,可以达到最基本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实现”。
04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并不仅仅是将人区分为三六九等,而是支撑公司战略目标与个人工作行为是否统一一致的重要工具。
员工的个人PBC要对准组织目标,而组织的绩效则会对准公司战略。从愿景目标到员工绩效,上下对齐,力出一孔。
05 激励管理-获取分享制
激励首先要解决的是“钱从哪里来”?如何将大家的目标导向为“做大蛋糕”而不是“切蛋糕”?
当下流行的分享制:自上而下的业绩评价和利益分配,容易滋生“以领导为中心”、下级迎合上级以获取利益的风气。
获取分享制:使任何组织与个人的物质回报都来自于其创造的价值和业绩,作战部门根据经营结果获取利益,后台支撑部门通过为作战部门提供服务分享利益。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01
充分开启劳动创造财富的根本源泉
我们通常认为,财富的源泉是:1、劳动 2、资本 3、土地
我们必须清楚公司创造财富的主体是谁。譬如劳动是公司价值创造的主体,那么华为所有的人力资源政策都要围绕“如何支撑劳动”去展开,包括结果导向、升迁、如何认定贡献大小等。
劳动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知识分子进行的脑力劳动、企业家整合资源、奋力拉动公司前行的行为等。
02
用熵减与开放持续激发个体的创造活力
熵:度量一个系统内在混乱程度的概念。在一个孤立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它的总混乱程度会不断增加。
我们要找到影响组织活力的熵的因子,进行熵减的动作。
人力资源的坚实基础
1、构筑核心价值观底座,行程自我批判纠偏机制。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
以客户为中心是艰苦奋斗的方向,艰苦奋斗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手段和途径;
以奋斗者为本事驱动长期艰苦奋斗的活力源泉,是保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内在动力;
坚持自我批判是使核心价值观生生不息的内在机制。
2、打造价值创造管理循环
企业的活力除了来自目标的牵引和机会的牵引意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利益的驱动;
企业的经营机制,说到底就是一种利益的驱动机制。价值分配系统必须合理,使那些真正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人才得到回报,企业才能具有持续的活力;
在这一部分,我们必须了解:为什么创造价值,为谁创造价值,谁创造了价值。围绕价值创造分析价值评价,从容更好的进行价值分配。合理的价值分配会进一步推动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