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永嘉场五大古寺 · 寓意"国泰民安" | 温州千年古刹国安禅寺

2023-01-31 15:20 作者:功德宝官方  | 我要投稿

【寺院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国安寺,坐落于大罗山东麓,龙湾区瑶溪街道皇岙村五峰山东麓。国安寺全称国安禅寺,原名国安院。据记载,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辗转南渡至温州,驻跸江心屿,召见寺僧丛开法师,赐名“国安禅寺”,以寓“国泰民安”,距今已有1100多年。古时被称永嘉场的五大古寺之一。

【文物保护】

国安寺石塔,塔为北宋元祐五年至八年(1090—1093)建,六面九级实心,原通高18米余,现残高17余米,顶早毁。塔下有雕刻精美的须弥座。底层设回廊,塔身遍雕佛像,共计1026尊。腰檐平缓,檐口刻出瓦垅和脊,檐下施斗拱,顶安塔刹。

国安寺石塔为八角13层密檐实心砖塔(在一个高大的塔身上有多层密檐,称为“密檐塔”),高近6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秀美端庄,古色古香。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边角镶石的三层平台,上层是双层须弥座,雕有精美的莲花座台。须弥座上部雕刻有笙、箫、琴、瑟等古代乐器,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

在国安寺石塔第三层塔心方形室内发现一幅北宋《蚕母》套色木刻版画。其残宽约19厘米、高21厘米,阳文刻版,以浓墨、淡墨、朱红及浅绿四色印在质地柔软的纸上。同室石碑年代为北宋元祐六年辛未(1091),版画的年代应为北宋元祐或稍早,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刻套印画,现藏于温州市博物馆。《蚕母》版画的发现,把我国套色版画的历史提早了近两个世纪。

【历史文化】

最早用千佛形式表达教理的是石窟寺,俗称“千佛洞”。如开凿于东汉末年的克孜尔石窟、北魏的莫高窟等。千佛应用塔上,一般在砖石塔出现以后,俗称“千佛塔”,亦称“庄严劫千佛宝塔”、“贤劫千佛宝塔”。而位于大罗山东麓北宋时期的国安寺千佛塔,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座。

国安寺千佛塔,亦称国安寺塔或国安寺石塔。它位于龙湾区瑶溪街道皇岙村五峰山东麓国安寺前,系楼阁式青石仿木构建筑。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庚午(1090),八年癸酉(1093)夏竣工。1987年落架大修时,发现塔内北宋元祐庚午(1090)、癸酉(1093)纪年造碑记,可佐证,该塔建于1090年至1093年。千佛塔史籍未有记载,明弘治《温州府志》载:“国安院,在华盖乡,唐乾符四年建。”清光绪《永嘉县志》仅记载:“国安寺,在膺符乡,唐乾符间建。”均未述及此塔。

【文化传承】

经过寺方多年的精心维护及修补,千年的古刹再现繁盛景致,当地的古老文化及佛学文化得以保护及传承,而切除了升级了方便来访信众及僧基本需求的设施,师父们还贴心的在殿宇中放置了介绍国安禅寺历史的微红科技的电子功德宝,让古老的文化的传承,让来往香客可以更好的参悟禅理。




永嘉场五大古寺 · 寓意"国泰民安" | 温州千年古刹国安禅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