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创公司应该如何搭建自己的商业智能体系

2023-01-31 15:21 作者:BI数聚股份  | 我要投稿

作者:邓天佐

随着商业智能概念的兴起,各大财大气粗的大牌企业都在全力建设自己的数据分析体系,以求在新一轮竞争中准确把握市场脉搏,获得新的机会和赢利点。

可能有人会问初创企业是否需要商业智能,明明Excel就可以承包几乎所有的数据分析类工作,从数据存储到数据治理(ETL)到数据分析到数据可视化,Excel可谓是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Excel真的就是商业智能?它确实与商业智能有相似的地方,并且能与市面上的BI产品进行辅助。首先公司里很多业务都是基于数据的,其原型都是对表格的操作,Excel“天生”就是表格。其次,Excel提供了刚刚好的“编程能力”,Excel中的VBA、透视表等等功虽然无法与编程语言写出的高级算法相比,但却是异常实用的功能,同时能衍生出众多贴合业务初期发展的媲美系统的功能逻辑。

在数聚股份看来,初创企业建立商业智能体系的难点在于,初创公司的业务往往是不确定的,业务领域需要探索,业务规则也需要不断修订。Excel虽然没有量身定制的系统那么完善,但成本相当低廉。对初创公司来说,除非自己养着非常厉害的开发团队,系统又做得足够高质量足够灵活,一面猛改一面还保持稳定,否则即便“上系统”,也经常被系统困住手脚,业务反而受到拖累。这些现象其实体现的是很多初创公司思维上的局限,无论是数据还是各种工具,其本身都不能创造业务价值,他们需要在一个相对稳定和清晰的业务背景下,才能以“工具”的角度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它是一个放大镜,可以将1放大到10,但从0到1,并非数据分析工具的优势所在。

可以看到初创企业建立商业智能体系困难的本质之一,即在对问题域还不够了解、问题解法还没有彻底明晰之前,需要一种具有一定规范性同时低成本的手段,一方面对现有操作进行约束,另一方面能持续探索问题、完善已有方案。这时候,他们重新选择了Excel。在一篇名为《You are not Google》的技术咨询类文章中,作者同样强调,不要盲目推崇那些大公司吹得神乎其神的技术,真正重要的是理解你的问题。

创业公司是否应该上线自己的商务智能体系?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其构成和选型必然和大公司有着规模上的巨大区别,Excel无疑仍然会是优选的方案,但BI也并非成本高到无可附加,相反,很多BI软件当前都处于免费的状态,这对于初创公司无疑是十分友好的,只需使用Excel+BI工具,即可轻松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数据可视化分析和呈现体系,解放很多繁琐的报表制作过程。而且,BI工具普遍拥有比Excel更稳定的性能,这使得其在面对更大量级的数据时,更小概率出现像Excel报表那样出现令人难受的卡顿崩溃体验。

盲目地上线一整套商业智能系统无疑是不明智的。GFS和Map/Reduce的出现是为了计算、存储、索引所有的网页(数据量达8000万)。亚马逊上线SOA系统时,已经有7800名雇员,年营业额超过30亿美元了。而Stack Exchange在2016面对2亿的日访问量的时候,也只部署4台SQLServer。

Excel建设十分适宜作为初创公司的商务智能基础工作,或者你会认为Excel很老,很土,但对于初创公司(尤其是非“纯IT”初创公司)来说,Excel几乎包办各种工作。无论是计算、ETL、轻量级的CRM、建立财务分析模型、项目管理、数据存储,BI能做的一切,Excel都能实现,而现在很多BI产品的免费版本,又能很好地对Excel的不足进行补益。

事实上,谈及初创企业的商业智能建设,很多真正的专家最先建议做的,就是“技术的倒退”,作为一家帮助过多家公司部署BI的服务商,数聚真诚地建议您考虑BI的价值,但也应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系统建设模式。Excel+BI或许并不会使其听上去有多么“高大上”,但却是最切实最高效的初创企业BI体系之一。


初创公司应该如何搭建自己的商业智能体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