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AF:阿夫顿家庭【135】
【135】双向调查
一颗颗空心铁球,被刷满不同颜色的漆料后风干、钻孔,被运上卡车,最终与一堆白色塑料瓶一起销售,这就是保龄球。
用肥皂水泡过的毛巾,将金属铁球逐一擦净。大天撞球室,整个下城区最好的健身地点,他们主要提供的运动有铁制保龄球、瑜伽与拳击。
只有些略有手笔的走私客、掠夺者才能有幸光顾。至于那些勒紧皮带过日子的无业游民,就连下一顿能不能填饱肚子都是个问题,更别提说什么健身和娱乐了。
“不用怕,小男孩儿,”莉兹推开撞球室大门,口中的话则是送给迈克尔的一瓶安慰剂,“有我在呢,没人能动得了你。”
迈克尔还是第一次见识到这么混乱的地方,就连他中学逃课、离家出走时光顾的迪厅与酒吧,在这家撞球室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
迈克尔也曾看到过些带着爆炸头假发、夹着鼻环的社会青年,可跟撞球室这帮将伤疤与毒疮当做饰品的亡命之徒相比,不过也是帮杂碎,自以为是的杂碎罢了!
一个男人拿出包烟条,另一只手掏出打火机。不料他的手肘“一不小心”碰到迈克尔,手肘的毒疮冰冷干硬,像是黑暗妖精的硬爪。
那包烟条因他手臂的晃动,全数洒落在地。沾着些脏水的地面与之快速反应,能给男人带来短暂快感的香烟就这样化为乌有。
“小混蛋,滚过来,”男人丢下空掉的纸包,一手抓住迈克尔的衣领,另一手依然按着打火机,火机口部的火焰由渺小的淡蓝变为巨形深红,“你没长眼睛?还是说眼睛对你来说可有可无?”
“先生,我很抱歉,”迈克尔哆嗦到牙根都在打颤,“能不能通融一下?”
“知道吗?我在8个州被判过刑了,”男人将迈克尔按向炙热的打火机焰芯,“我不介意因为弄瞎一个小混蛋,再被判一次!”
“是么?”莉兹转过身来看向男人,淡紫色的双瞳中流露出杀意,她从自己的大衣中翻找着那把弹簧刀,“那我也不介意,让我的刀多舔舔血。”
男人将打火机扔掉,松开迈克尔后对其毕恭毕敬。前后的态度判若俩人,男人对迈克尔献上最后几条香烟,又说了些前缀词多得要命的漂亮话,之后便像个戏剧演员般后退离场了。
“幸亏这家伙吸的是烟,而不是毒品,”莉兹拉紧迈克尔的手,再次对他叮嘱,“现在我们去玩儿点什么,你喜欢保龄球么?”
“什么?我以为我们是来调查埃纳德的!”迈克尔想要大声反驳,可经过不到五秒钟的思考后,他还是小声对莉兹说出这句提醒。这可不是个适合吼叫的地方,任何吼叫都会被误认为挑衅,而挑衅则会引发冲突。
头顶的吊灯灯光时明时暗,仅剩几根用胶带固定的保险丝与蛛网相连。
当二人路过前台时,莉兹笑着问迈克尔要不要喝点什么,迈克尔快速挥手拒绝—谁知道他们的酒瓶里究竟是酒,还是看起来像酒的其他东西?
“不开玩笑了,”莉兹点了两份油炸香肠,一份加辣椒粉与蛋黄酱,一份原味,“我们就像两只没头苍蝇一样在镇上逛,已经逛了两天了,可有关埃纳德的线索呢?”
前台的酒保转过身去,从冰箱取出两大块香肠。见酒保那秃到反光的头顶,莉兹直言不讳地指着酒保说道:“就像这家伙的头顶一样,什么都没有!”
香肠还冒着油泡与热气,便被酒保端上餐桌,附赠一份葱花煎蛋。迈克尔对酒保说了声谢谢,可他却无心用餐:“难道说,我们来这里吃顿饭就有了么?”
酒保在柜台下翻找着,之后向二人递出三瓶调味品:番茄酱、蛋黄酱与辣椒粉。但那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他手指缝中的第四件物品: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上有两个人,一人佩戴小丑假面,身着灰色大衣。至于另一人,莉兹很快便认出了他—仅凭背影与头型。
“钢铁手杜拉什,”莉兹一把夺过照片,“这家伙什么时候和那个机械怪物混在一起了?”她又看了看照片右下角,截取时间是昨天晚上8点,那他们应该还没走太远才对。
见迈克尔露出疑惑的眼神,莉兹对他补充到:“他曾经卖给我一个发条钟,效果极佳,第一天早上就在我的床头爆炸了!”
莉兹表示自己需要更多,酒保则向她伸出手,做出示意加钱的手势。莉兹没有办法,也许等她退休以后,也可以考虑开一家餐馆,然后兼职做做情报贩子?
按照拍摄时间推算,莉兹大概推理出杜拉什与埃纳德的行程:昨天傍晚6:30,二人在下城区第2街角碰面,攀谈约1小时后开始出发,在夜晚8点来到这家餐厅细谈。在8:40分离去,之后他们出门右转,在9:20去往“闸区”,之后在一所闸区公寓门前分别。
闸区公寓6号楼一层,绝对是那里没错。二人在6号楼分别,之后“埃纳德”转身,但没有上楼梯的动作。大不了他们一层层地搜—缸中捉鱼,就算水再混也早晚能捞到!
“我们走吧,”整理完线索的莉兹,将照片撕碎销毁,“哦,别忘了把我们的香肠打包一下!”
“那个,莉兹,”迈克尔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个合适的时机,可他还是问出这个问题。酒保则在二人身边将油炸香肠打包,“谢谢。”
“不用谢了,”莉兹倒没表现出多少真情流露,“比起这些漂亮话,还不如给我点你们披萨店的代金券之类的。”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闸区公寓那里抓人了。
闸区公寓,如果线索没错的话,这里就是那名绰号为“钢铁手”的罪犯出没的地方。并且,他应该与之前绑架伊丽莎白•阿夫顿的神秘人物“铁匠”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她来到这座小镇快两年了,她知道,一个亚洲人在美国,待遇不会比黑人与印第安人好多少。能够通过父亲留下的关系进入警界,得到一把铁交椅,这本身就是种幸运。
可她问心无愧,接下这桩案子也不是为了立功。她想要尝试,无论身在何处,公平与正义都必须得到伸张。
这曾是她父亲言传身教给她的道理,现在她终于可以单独执行任务了,而非一个卑微的辅警。虽然在她的母亲看来,只要能过上温饱的生活就足够了。
可她还是想要向上攀登,就像十几年前,父亲带着自己在丛林遍布的山岩上攀爬一般:每一次当她想要放弃的时候,父亲的鼓舞总能给她再攀一步的勇气。
迈克尔,莉兹与她,曾经素未谋面的三人,就要在下城区的一座公寓楼碰面了。
“闸区”之所以被称为闸区,便在于其中公寓的渺小与劣质,一间房屋的空间不比半个集装箱大多少,莉兹也想不通,埃纳德这样精明的机器罪犯怎会选择在此容身?
最好的解释便是它付不起更高额的房租,虽然这解释有些滑稽,但那都不重要。
二人吃着两块香肠,缩在一个戳出窟窿的纸箱里。闷热与缺氧的窒息很快将纸箱填满,但二人心里都清楚,受这种苦是值得的。
有车开来了,但莉兹知道那不是他们要等的人:居然会有人在这种地方注意倒车、寻找车位?哈,莉兹推测,这人不是和迈克尔一样初来乍到的家伙,便是个毫无经验的便衣警探。
从车上走下一位长有东方面孔的女性,外衣干净整洁,就连领带中也透露着优雅。莉兹猜对了,这是名警察。而她行走得这么招摇,绝对会在一天之内出事。
而现在,可没时间管那位“警官小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