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回顾】谭鑫培在《洪羊洞》中的一段唱(安志强)

《洪羊洞》一剧是著名京剧老生名宿谭鑫培的代表作之一。谭鑫培晚年在封建军阀陆荣廷的威逼下,扶病登场唱堂会,演的正是这出戏。此戏演后,谭鑫培含恨而逝。《洪羊洞》一剧的艺术同老谭晚年的这一悲惨遭遇,都为后世同行所深刻铭记。
“自那日朝罢归身染重病”一段〔二黄快三眼]唱腔,是剧中杨延昭弥留之际同八贤王赵德芳诀别时的一段唱。这段唱以动若行云的节奏、幽吟跌宕的行腔,生动地刻画了杨延昭临死前向八贤王痛苦挣扎、陈述病因的神情,是全剧重点唱段之一。因唱片容量所限,“那乃是萧天佐以假成真”一句后,应有“真骸骨移在那洪羊洞,望乡台第三层那才是真”二句,未能收录,谱中予以补增。共十二句。
谭鑫培的嗓音逢高无挡,而在《洪羊洞》一剧中,为了表现杨延昭临死前的痛苦心境,这个唱段则是多在中、低音区内行进,仅在两处有高腔,一为句首,“自那日”三字拔高而起,“朝罢归”三字中的“罢”字由“1”音平起,向“6”音跌落,“归”字则跳至“5”音,形成行腔的峻峭之势,表现杨延昭的挣扎神态,十分贴切;另一高腔则为“又谁知焦克明他私自后跟”中的“后跟”二字行腔,“后”字走脑后音,高至“5”,“跟”字入鼻腔,下行跌落,强调了染病的祸根由头。除此之外,俱是在中、低音区域内的行腔,即使有如上述拔高的特例,行腔的趋势也是向下盘落的,如第二句“年迈爹尊”及最后一句“重加十分,千岁爷呀!”的拖腔,都是由高处向低处盘旋下行,委婉售永,哀远悠长。
此外,这段唱腔在吐字润腔上有许多绝妙细微之处,如“哭音”的使用,象“爹尊”二字的“爹”字,“十分”二字的“分”字,都是归鼻音,收韵之处,行腔微微上挑,凄楚动情,余味深长;还有“擞音”运用得精当,如“归”字在行腔中“3”音上的“擞音”、“良”字在行腔尾部的“擞音”,等等;“又谁知焦克明他私自后跟”一句中“他”字,用的是“掭”字,是在后一个“私”字行将吐出之际,仿佛灵机加入的,实际上这个“添”字的加入,突出了杨延昭抱恨懊悔的心境,是不可或缺的画龙点睛之笔。以上吐字润腔的细微之处,都是在节奏渐快的行腔中运用的,谭鑫培演唱出来,自然熨贴,生动入情,毫无斧凿之痕,由此可见这个京剧艺术大师演唱功力之深。

谭鑫培的影响广泛,象自成一家的余叔岩、马连良、杨宝森等都曾得益于谭派艺术,谭鑫培之嫡孙谭富英更得谭派艺术的家传,他们均有《洪羊洞》一剧的演出。
【作者:安志强 1982.12《人民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