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徐有贞:祝枝山的书法启蒙老师逼死了于谦?

2021-01-14 09:59 作者:大凝没事练练字  | 我要投稿

祝枝山


这件小楷是祝枝山的作品。


这件狂草也是祝枝山的作品。


祝枝山的书法还有别的面貌,但最突出的就是高古的小楷和潇洒的狂草。

所以,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为什么他能驾驭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书风?


对此,同时代的文征明在《跋祝枝山草书月赋卷》中有过揭秘:

吾乡前辈书家称武功伯徐公,次为太仆少卿李公。

李楷法师欧、颜,而徐公草书出于颠、素。

枝山先生,武功外孙,太仆之婿也。

早岁楷法精谨,实师妇翁,而草法奔放出于外大父。盖兼二父之美,而自成一家者也。


在我们苏州,上一辈里书法最好的是徐有贞,然后是李应祯。

李应祯擅长楷书,学的是欧阳询、颜真卿;徐有贞擅长草书,学的是张旭、怀素。

祝枝山,是徐有贞的外孙,李应祯的女婿,他楷书写得好,有他岳父的指点,草书写得好,有他外公的熏陶。

最后,他集合了两位长辈的优点、自成一家。



土木之变


如果你熟悉明朝历史,看到徐有贞这个名字,或许会觉得眼熟。

祝枝山的这个外公,在历史上很有些名声,虽然这名声不怎么好。


话说,公元1449年,也就是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剌俘虏。

因为明英宗被俘的地叫土木堡,所以这件事被后世称为“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以后,瓦剌继续进攻,于是包围了北京城。

这时,朝廷就一个问题产生了争议——是战是逃?


主战的,也就是说要保卫北京的,有一个代表,那就是于谦。

主逃的,也就是说要南迁跑路的,也有一个代表,就是徐有贞(当时叫徐珵)。


徐有贞主张南迁有一个很神奇的理由,那就是天象。

徐有贞说他夜观天象,发现北京气数已尽,只有南迁才能续命。


徐有贞并没有骗人,他自己真信这一套。

明英宗北伐,有所谓“荧惑入南斗”的天象,很不吉利,所以徐有贞在得知土木之变前,就叫家眷去南方了。


但是,朝廷不信这套,最后还是决定战。

于谦拥立了明英宗的弟弟,也就是景泰帝,带大家打赢了北京保卫战。



夺门之变


于谦墓

故事到这,并没有结束,这只是上半场。

之后,瓦剌觉得拿着个过气皇帝也没用,就把明英宗还了回去。

这时,坐稳皇位的景泰帝,自然不会把皇位还给他哥,于是故事进入下半场。


景泰八年,景泰帝重病卧床。

徐有贞决定赌一把,他要扶明英宗重新上位,于是就有了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以后,徐有贞决定杀掉于谦。

本来,明英宗是不想杀的,他觉得于谦是功臣也是忠臣,当初拥立景泰也不是出于私心。


但后来,徐有贞用一句话逼死了于谦——不杀于谦,此举无名。

只有把于谦一伙人定位为野心家,说他们迎立藩王,现在的夺门之变才是正义的,明英宗才可以名正言顺地重归大统。


乍一看,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是为明英宗着想,其实并不是。

因为景泰帝并没有儿子可以接班,所以只要景泰帝去世,皇位要么是明英宗的,要么是明英宗儿子的,明英宗完全没必要搞政变。

所以徐有贞搞夺门之变,与其说是帮明英宗复位,不如说是帮自己升职。




水箱实验


徐有贞书法

就北京保卫战和夺门之变而言,徐有贞就是个反面角色。

但不可否认,徐有贞很聪明,如果把这份聪明用对地,比如说治理黄河水患,就可以利国利民。


想当年,徐有贞曾在山东治理黄河,效果很不错。

他当时采用了开支河的方法,为了给大家讲明白这个道理,他还做了个实验:


他拿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水壶,里面盛满相同质量的水。

然后在一个水壶上开一个大孔,又在另外一个水壶上开五个小孔,而这五个小孔的面积之和等于大孔的面积。

最后,开有五个小孔的水壶最先将水放完。


类似的实验,400年后法国力学家彭赛列也做过。

所以,徐有贞的名字有时也会在力学史或科学史上出现。🧐


有关徐有贞,其实还有很多面相,所以你是怎么看他的呢?

文字  |  粉骨碎身咸鱼癸

排版  |  要留清白张张张


👍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

咨询相关事宜❤教务长3(大凝爱书法的全拼小写:daningaishufa)



徐有贞:祝枝山的书法启蒙老师逼死了于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