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考博参考书、难度解析【几深教育】
一、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马老师解析

详情关注公众号:考研考博早知道
【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在公开发行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一篇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CNKI或万方数据库收录),或公开出版与报考方向相关的一部(含)及以上著作(著,不含编著、主编及其他)。报名时必须将该信息填写入报名系统“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和著作”中,以方便前期检查。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2)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须在报名前已获得硕士学位。
4.报考“定向就业”考生,要求本硕为艺术学/艺术门类相关专业,如非相关专业,要求考生五年内发表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C刊一篇,或北大核心期刊两篇以上。在学制规定年限内,须全脱产学习。
5.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6.必须提交拟在博士阶段开展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设想或计划。
7.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8.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及军队招生单位招收军人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9.满足招生导师提出的其他招生条件。
【时间线】
报名时间:2020年11月23日至2020年12月18日(2021年招考)
资格审查采用邮件寄送方式
材料提交时间:2020年11月23日-12月21日(2021年招考)
【资格审查须提交材料】
①已获硕士学历学位考生:
报考博士研究生诚信考试承诺书(见附件);系统打印报名信息简表(有工作单位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意见需加盖单位公章);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注:获得境外学位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报告复印件,下同); 在公开发行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一篇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CNKI或万方数据库收录),或公开出版的著作(著,不含编著、主编及其他)(与报名系统“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与著作”一致,论文应复印期刊封面、目录及全文;专著应复印封面、目录、内容摘要及版权页);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word格式,见附件,由专家在信封封口处签名后密封);拟在博士阶段开展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设想或计划;本人科研、创作成果目录;硕士课程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
②应届硕士毕业生:
报考博士研究生诚信考试承诺书(见附件);系统打印报名信息简表(考生所在院系需加盖院系公章);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学位授予单位的学籍证明(证明材料中必须注明硕士录取类别、学制和毕业年月。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毕业证书于入学前查验,如未按时获得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在公开发行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一篇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CNKI或万方数据库收录),或公开出版的著作(著,不含编著、主编及其他)(与报名系统“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与著作”一致,论文应复印期刊封面、目录及全文;专著应复印封面、目录、内容摘要及版权页);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word格式,见附件,由专家在信封封口处签名后密封);拟在博士阶段开展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设想或计划;本人科研、创作成果目录;硕士课程成绩单;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的考生,须另外提交《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二、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博士研究生入学复试分数线要求(@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马老师解析
1.从历年数据来看,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考博报录比一般在8:1左右,竞争较为激烈,准备报考的考生一定要早作准备,科学备考。
2.复试考核方式
复试成绩采用百分制,为复试各项考核成绩之和。复试不合格者(低于60分)不予录取。
复试小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面试形式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以及外国语的听、说等能力情况。其中:
(1)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随面试一同考核,占10%);
(2)面试(占90%)
政审:所有参加复试考生在资格审查时须提交《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审查表》(见附件)。思想品德考核结果作为录取参考,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总成绩计算办法
考生总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满分300分)÷3×50% +复试成绩(满分100分)×50%。
三、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考博参考书目(@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研究方向名称:电影艺术创作理论
研究方向介绍:
通过世界优秀电影作品精读和世界电影大师思想、艺术研究,了解电影的艺术特征、思想内涵,和电影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为将来成为电影研究者、教师、电影思想推广者奠定基础。学生辅助导师完成重点科研项目:《中外电影大师精品解读》。
推荐书目:
1.《电影的元素》 李•R•波布克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出版 [美]
2.《认识电影》 路易斯•贾内梯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出版 [美]
3.《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出版 [德]
4.《现代电影美学基础》 王志敏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出版 [中]
5.《荣誉》(修订版) 苏牧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中]
6.《电影概论》 杨远婴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0年 [中]
7.《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悉德•菲尔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出版 [美]
研究方向名称:电影叙事艺术理论
研究方向介绍:
在叙事学研究路径下,无论是进行电影叙事学建构向度的理论研究,还是针对电影创作向度的文本研究,其实都基于在“表达与呈现”的逻辑框架下。“表达”,即通过对电影叙事有效建构的过程,传达出电影文本的最终意义指向;“呈现”,即为了构成匹配电影终极表达,叙事文本在建构中的必要元素和发生路径。“表达与呈现”,在电影叙事学研究中几乎完整的涵盖了从电影叙事本体理论建构、电影文本研究到电影创作方法论研究的理论体系架构与创作方法论的研究维度。该课题研究将力图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基于电影叙事学理论框架下的电影创作方法论的蓝本,为后续的电影叙事学理论创新与发展,尤其是为电影创作方法论(剧作法)拓宽新的思路与视野,最终搭建出更为有效的从叙事建构到创作方法的理论、创作、教学三位互补的一个电影学研究跨向度的平台机制。
推荐书目:
1.《什么是电影叙事学》 [加]安德烈•戈德罗 [法]弗朗索瓦•诺斯特著 商务印书馆 2015年 中国
2.《书面叙事•电影叙事》 [法]弗朗西斯•瓦努瓦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 中国
3.《故事语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 [美]西摩•查特曼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 中国
马老师推荐阅读期刊:
1.《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家协会
2.《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
3.《当代电影》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
4.《世界电影》 中国电影家协会
马老师解析
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地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建议大家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2.马老师温馨提示:参考书该怎么读才能更有效果?
(1)通读教材;
(2)研究真题,把握出题方向;
(3)真题结合教材细读,分析复习重点,琢磨该往哪个方向做笔记和思考;
(4)不断融会贯通,该记的一定要记牢,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该理解的要理解,最好不要死记硬背,融会贯通,对于教材所讲观点能有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
(5)除了看专业指定书目,还可以多看看所考学校老师的专著、论文;
(6)根据真题、复试题目等出题方向,找一些相关论文和好文章,记好笔记,多积累,多思考,要有自己的想法。
四、授课体系(@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
核心参考书的框架体系建立和考点整合,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
第二阶段:专题讲解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给学员总结常考的专题,进行深化和凝练,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热点和出题人的论文
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讲解
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押题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五、考博专业课复习心得(@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考博复习是一个具体的系统性的工作,有很多的考生都向我征求过考博专业课方面的复习意见。可能对于不同的考生来说,在考前复习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都有所不同。有的考生认为,考前随便看看书就行了,而有的考生则认为需要花费三到六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
首先,马老师并不否认只花费较少的时间就能考上一所很不错的学校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而且这种情况马老师身边也常有发生。
但是,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也许我们的记忆力、领悟能力并不出众,学习,毕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马老师更倾向于努力在尽可能多的时间内,系统地、最大效率地复习专业课。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你对所考专业的理解力,使得自己能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
因为毕竟专业课中所涉及的面知识是很容易理解和记忆的,但是如果要是把书中所体现的知识融会贯通、从内在联系上,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挖掘(这种深挖掘的方法非常有助于提高考试时答题的深度,并且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这种融会贯通的研究习惯也将令你非常受用),这不是简单的记忆力好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果再能找个经验、有能力的人带带你,肯定要轻松很多。
有些考生担心战线拉的太长了会使得自己变得麻木,思想上有所懈怠,进而失去上进心~真的会这样吗?马老师以为,任何工作都是反复的、甚至是乏味的。即使在将来踏入工作岗位,反反复复的工作状态也可能会使得自己麻木到失去上进的动力~但,马老师要说的是,如果短短几个月的专业课复习就能使你疲惫、麻木到丧失信心,那么显然,你并不适合读博和做科研。
考博复习,如同做科研~没有一条康庄大道,也没有完全可复制的成功之路,每一个科研成功者都是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无数的黑暗险阻,在黑暗中不断摸索。这种黑暗中的摸索状态往往是人所不能适应的,因为人只适应在光明中行走。没有方向感,没有道路,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面对种种不确定性的心理状态无疑是最令人煎熬的。也只有咬紧牙关,穷尽各种智慧,付出艰辛的努力,坚持挺过这段黑暗的旅途,最终才会等到光明的到来。如同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