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微论-贾母

老太太贾母是当下贾府中辈分最高的,被尊为老祖宗。虽然看似是一个整天玩乐,追求享受,懒得管事的老人,实则是贾府中的太上皇,甚至比起现实中的太上皇更具有权威性,她对于很多事情具有最后的决定权。贾母绝不是某些人所认为的,是个昏庸之人。而是手段能力不在凤姐之下,甚至是远超凤姐。凤姐理家是立威,贾母则是恩威并重。贾母平时是做甩手掌柜,但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例如惩治赌钱。有人说,贾母不会看人,但是从贾母重贾政而轻贾赦来看,贾母对于谁来掌握贾府还是把握准了的。况且,按照正常的情况,贾政之后是贾珠,如果不是贾珠早亡,贾府未必就会成所谓正道上后继无人。贾母对宝玉未免是有些宽纵的,但是贾母也说了,总体上宝玉还是言行较为得体的,特别是在对外的交往上,礼数都是齐全的。即使是在家中,宝玉对于长辈也是十分讲礼的。故而贾母对于宝玉显得有些放纵。贾母对于宝玉的爱,当然是有些宿命论的意思-因为宝玉衔着玉出身的,自然是身世不凡了,自然是要另眼相看的了。另外,贾母也说了,这些子孙中只有宝玉是和自己的丈夫相仿的,她是有些勾起自己的思夫之情的。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使得贾母对于宝玉格外的用情,格外的宠爱。

贾母对于宝玉未来的婚配如何看待?到底是要选哪一位小姐做宝二奶奶,百年来,争论不休。我觉得,贾母是对宝二奶奶的人选有自己的想法的,但是这个想法是变动中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当黛玉来到贾母,贾母也是十分疼爱的,而且宝玉和黛玉之间也是两小无猜,十分契合。此时贾母对于黛玉是中意的,或是有选择黛玉之念的。但是,当黛玉和宝玉之间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冲突,甚至是闹得宝玉要一再摔玉的时候,贾母就要重新开始审视黛玉是否就是最佳的人选了。前面也说到,贾母有宿命论的情结,所以宝玉的佩玉似乎是比宝玉本身更受到贾母的重视。所以有人认为贾母是重视佩玉胜过重视宝玉本人。但是,我不认为是这样的。的确,宝玉每每摔玉砸玉,贾母都是心痛不已,认为这是宝玉的命根子,弄坏不得。但是贾母为何这样呢?不是因为在贾母心目中佩玉胜过了宝玉,而是因为贾母明明白白说的那样——这是宝玉的命根子。如果命根子都不在了,宝玉又如何能好呢?那一次宝玉和凤姐中了赵姨娘设的法,后来和尚施法让佩玉重光才破了咒;此外在后40回的续书中,宝玉因为丢失了佩玉而恍恍惚惚的,这些不都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佩玉和宝玉之间的紧密关系吗?所以,贾母重视佩玉不过是重视珍爱宝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疼爱宝玉的具体的行为,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重视疼爱关心呵护宝玉。而此时的黛玉恰恰就是和玉之间有着天然的矛盾。将来黛玉和宝玉在一起过日子的时候,磕磕碰碰更多了,成家了人际交往更多了,两人之间会发生口角的地方更多,那么一旦不称心,宝玉执意将佩玉摔碎,这岂不是断了贾家的血脉?所以贾母需要重新考虑黛玉是不是最佳的人选了。此时,贾母未必就是选择了宝钗,因为当宝琴来的时候,贾母看中了宝琴。相对于宝钗来说,宝琴第一是年纪比宝玉小些;第二是性情上不似宝钗那样城府,还有些娇贵小姐的模样。第三,宝琴随家人行走了不少地方,见识多,身体想来也是不错的。只是因为宝琴已经许嫁了,只得作罢。有人说,贾母在清虚观说的,对于未来宝二奶奶人选的标准是模样好而不是什么根基深,是在敲打宝钗;那么贾母在戏班前所说的一番才子佳人的话语,十分显然是在敲打黛玉了。很多人说,从兴儿对尤二姐所说,可知在府里,众人都是认为贾母是属意黛玉的。但是这些人的话是否就是贾母真实的想法的呢?他们所认为的贾母的真意是否就是贾母的真意呢?他们这样认为,无非就是因为黛玉也是如同宝玉一般受到了贾母的珍爱宠爱。但是贾母并不是感情十分外露之人,内心也不是外人所能一眼看出的。例如贾琏要向鸳鸯借一些贾母的私产出来救急,普通人都是以为是鸳鸯在偷,实则呢?贾母是知道的是,只是装作是不知道而已。那么所谓众人都以为贾母是十分属意黛玉到底是不是贾母内心的真实呢?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是摸清楚了别人的想法,其实只是盲人摸象,看到了这其中的一个片段而已,往往是以偏概全的。贾母并非一开始就想着是“金玉良缘”,也不是一直都是“木石前盟”的拥护者,她是在变的,根据事态的发展而变化的。况且,仅仅就婚姻来说,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家庭,家族的利益纠葛。现代社会都不免如此,更遑论当时那种阶级严格的时代了。

关于贾母对于宝钗和黛玉的态度,有个小的细节,贾母生日那次,请了南安太妃等人过来,在宴会中,南安太妃问起了贾府的诸位小姐,结果贾母让湘云、宝钗、宝琴、黛玉以及探春五个出来相见,而没有叫迎春和惜春。一般地认为,这是因为贾母比较喜欢这四个孙辈。不过在此时,南安太妃问的是贾府的小姐,但是贾母叫出来的却是三位亲戚,总是有些奇怪的。不过细想来,还是有些意思的。首先是湘云,她因为是史家的姑娘,故而和南安太妃是很熟悉的,南安太妃对湘云说:“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只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帐。”所以让湘云出来相见,是自然的。对于黛玉呢?因为黛玉是外孙女,此刻又因为父母双亡而被贾母收养,所以可以算作是贾母自己的姑娘小姐,叫她出来相见,也算是正常。而让宝钗和宝琴出来相见,则有些唐突。一则,她们并非是孤儿;二则,她们和这些王侯之家并不熟悉。那么贾母为何还要让宝钗和宝琴出来相见而反倒是关着迎春和惜春呢?绝对不是因为迎春和惜春是庶出。我想或是因为贾母已经有意将宝钗和宝琴看作是孙媳妇了。当然了,此时的宝琴已经是定了姻缘的,这个贾母也是知道的。那么贾母是属意谁呢?应该就是宝钗了。但是如果仅仅让宝钗出来,那么太过于明显了,且贾母也是很喜欢宝琴的,所以让宝琴也出来了。
总体上说,贾母宽仁、乐善、乐观、恤贫,懂得装糊涂又能在大事上快刀斩乱麻,是个十分了得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