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梦行者.正确

2022-07-25 05:45 作者:风知説语  | 我要投稿

  原来我不仅不了解这句话,甚至连其中的每一个字都不了解,自然也没有能力去判断这句话的对与错。就如同我没有弄清士兵与将军的职责,便会做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样的错误判断。于是我问出了内心的疑惑:如何才能保证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呢?
  “那你首先要了解‘正确’这个概念的含义。”
  “正确和错误的概念还是很明确的吧。”
  “那我们再玩一个文字游戏,看你是否真的明白它们的含义。怎么样?”
  “好啊。”
  “我们接下来要玩的文字游戏叫做鳄鱼悖论。
  一条鳄鱼从一个女人的手中抢走了她的孩子。 鳄鱼对这个女人说:‘我向你提一个问题,如果你答对了,我就不伤害你的孩子,并把孩子还给你;如果你答错了,我就要吃掉你的孩子。那么,你猜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
  女人的回答是:‘你会吃掉我的孩子。’
  然后鳄鱼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它不吃掉孩子,母亲的回答就是错误的,它就可以吃掉孩子;如果它吃掉孩子,母亲的回答就是正确的,但是它曾说过:‘如果你回答正确了,我就不会吃掉你的孩子。’所以它又无法吃掉这个孩子。
  你该如何解决这个文字游戏呢?”
  “这里好像只有一条规则,那就是鳄鱼制定的规则,女人并没有制定任何规则。在只有一条规则的情况下,怎么会出现诉讼悖论一样的效果呢?如果把鳄鱼当成法官,它所说的话就是法律。那么,当它吃掉孩子的时候,它就因为女人回答正确而违反了法律;如果它不吃孩子,就可以因女人回答错误而吃掉孩子,这也会违反法律。没有规则的冲突,怎么也会产生悖论呢?”
  “规则的冲突会产生悖论,文字的歧义也会产生悖论。”
  “文字的歧义?这里并没有复杂的文字啊。正确或错误在这里的判定很明确的啊。”
  “女人的答案与鳄鱼给出的回答一致,算正确么?”
  “当然算。”
  “女人的答案与鳄鱼的行为一致,算正确么?”
  “当然也算。”
  “如果女人的答案与鳄鱼的行为一致,却不符合鳄鱼给出的回答;或者女人的答案符合鳄鱼的回答,却与鳄鱼的行为不一致。哪一种算正确呢?”
  “呃……这两种情况好像都是既正确又不正确。为什么在只有鳄鱼制定的一条规则下仍然会出现悖论这种情况呢?”
  “看上去这里好像只有一条规则,但是你却忽视了现实存在的可能性。现实不是某个人制定的规则,却超越了人类制定的规则,因为它天生就拥有更高的等级。在诉讼悖论中,即便法官做出了判决,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遵守或者违背法官的判决。人类制定的规则是无法约束现实的,鳄鱼制定的规则也是如此。鳄鱼可以放弃自己制定的规则,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女人虽然可以凭借鳄鱼制定的规则使鳄鱼陷入两难,却无法控制鳄鱼接下来的行为。他们两个在规则上是平等的,但是在现实中却是不平等的,鳄鱼拥有更高级的权限。鳄鱼可以制定规则,女人却不可以制定规则;所以女人的能是低级的能,鳄鱼的能是高级的能;鳄鱼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女人却没有。
  在这里,正确有两种判定方式:符合事实的正确和符合规则的正确。如果将它们混为一谈,你将无法得到正确的答案。”
  “为什么会这样呢?”
  “正确或错误不过是事物的两种状态,它们在概念上是对立的,在现实中却不是对立。正确有正确的判断标准,错误有错误的判断标准。每个人对概念的理解都有自己制定的标准,选择用枪而不是用胡萝卜抢劫银行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
  “照你这么说,任何事物、任何规则都可能是错误的,难道这个世界就没有真理么?”
  “真理只是人类抽象出的概念,对于这个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你说的真理是指所有人都认可的规则,还是符合现实的规则呢?”
  “我也不清楚,但我总觉得,真理应该是存在的。”
  “你是凭借对世界的认知创造了你所拥有的概念呢?还是凭借你所理解的概念创造了你的世界呢?”
  “我不清楚……咱们刚见面时,你说你在观察世界,那你观察的是什么?”
  “我在用我的概念去观察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作为这个世界的一份子观察我所拥有的概念。”
  “那你看到了什么呢?”
  “我所看到的东西,有的可以用概念描述,有的无法用概念描述。”
  “可以用概念描述的是什么呢?”
  “可以用概念描述的就是我的概念。”
  “呃……我没有听懂。”
  “我将我所拥有的概念的存在方式分为:私念、常念、均念、泛念、正念、误念、内念、外念、聚念、散念。”
  “它们是什么意思?”
  “私念:个体对事物的理解,它为个人的目的服务。
  常念:一个群体经过交流后形成的对事物的理解,它为这个群体中的个体和整个群体服务,不涉及其它领域。这里的群体由个体的肉体、思想的活动范围所决定。个体可以加入很多群体。
  均念:将个体对物事的理解应用于超出常念活动的范围,以个体以及常念包含的群体为基础单位,将它们看做大环境中的个体,服务于常念所涉及到的极限范围。
  泛均念:以均念为基础,服务于任何可感知到的存在,哪怕对方无回应或与概念拥有者对立。
  正念:由某个特定的规则所认可的理解。
  误念:违背某个特定规则的理解。
  内念:在某个个体或群体的界限内形成的认知与共识。
  外念:在内念界限外的其它认知。
  聚念:把对世界的认知聚为某个具体的概念的行为及过程。
  散念:把对概念的理解当做世界的存在方式的行为及过程。
  例如我对‘正确’这个概念的理解:当我只为我的目的思考时,我只拥有‘正确’这个概念的私念;当我为了我的家庭、城市、民族、国家思考时,我便拥有了‘正确’这个概念的常念;当我为了所有人类去思考时,我便拥有了‘正确’这个概念的均念;当我不仅为了人类还为我所感知到的所有存在去思考时,我便拥有了‘正确’这个概念的泛念;当我按照某个特定的规则思考时,我就拥有 ‘正确’这个概念在这个规则下的正念;当我的思考违反了某个特定的规则时,我就拥有了‘正确’这个概念在这个规则下的误念。以我自身为界限,我的认知就是内念,其他人的认知就是外念;以某个群体为界限,群体内的认知就是内念,群体外的认知就是外念。
   聚念和散念与其说是概念的存在形式,更像是概念变化的存在形式。当我通过交流、沟通、思考,使‘正确’这个概念得以更新时,我就对它进行了聚念;当我用‘我对正确这个概念的理解’去对其他事物作出判断、影响时,我就对它进行了散念。
  将私念、常念、均念、泛念进行融合,化为我的内念的过程就属于聚念,用我的内念对外念进行判断就属于散念。”
  “我感觉你说的很清楚,我却没有听明白。”
  “那我再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当我的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战争时,我正携带着能够摧毁另一个国家的武器去进攻。我会有那些想法呢?
  我觉得我属于我的国家,对我来说国家重于一切,我会因国家的重要性而战斗;我认为国家不重要,我要为了延续我的生命而逃跑。我认为我会在这次战争中获得荣誉和地位,所以愿意加入这场战争;我认为战争对我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想要逃离这场战争。无论我怎么想,我都会认为我是正确的,这时我对‘正确’的认知及判定都属于正确的私念。
  如果我死了,我的家人就没人照顾,所以我认为我应该逃跑,即便我的家人都希望我为国捐躯;如果我逃跑了,我的家人也无法在战争下存活,所以我觉得没必要为了家人而逃跑,即便我的家人都不希望你在战争中死掉。或者我考虑到整个国家有着更多的家庭,为了他们我也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执行任务;又或者我抱怨为什么不去牺牲其他的家庭,所以准备带着家人去投敌。这时我也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而我此时对‘正确’的认知及判定都属于正确的常念。
  当我意识到敌方国家的人也是人,地方国家的人也有着自己的家庭,所以不愿对他们造成伤害而逃避战争;当我意识到如果不快点结束战争,无论自己的国家还是敌方国家都会有更多的生命与家庭将面临毁灭,于是我决定尽快消灭掉敌人。这时我对‘正确’的认知及判定都属于正确的均念。
  当我发现战争不仅使人类陷入困境,还毁灭了其它生物以及美好的自然,所以呼吁人类要停止战争;或者我觉得人类永远都无法停止对自然以及其它生命的破坏,所以想要通过战争消灭罪恶的人类。这时我对‘正确’的认知及判定都属于正确的泛念。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家领导人以自身利益的多少为衡量标准,战争就是正确的;在自身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以对人类共有能源的有效利用为标准,合作发展就是正确的。
  如果你对我说的话有所理解,更新了你对战争、正确或其它概念的认知,你就进行了聚念的行为。通过聚念你获得了新的认知:它可能是支持战争的,也可能是反对战争的。当你用你的认知对我所说的话进行判断,就是进行了散念的行为。你可能认为战争是对的,也可能认为战争是错的。
  你可以支持战争,却不妨碍你认为战争是错的;你也可以反对战争,却不妨碍你认为战争是对的。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你的目的。”
 

梦行者.正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