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春物》作者直接嘲讽,吹响异世界题材末日号角的这部作品,难以让人共鸣

2022-01-25 10:02 作者:钉宫病中毒者  | 我要投稿

  轻之文库在总结2020年轻小说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日常系轻小说在复苏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5778353

在异世界转生题材小说统治轻小说文坛近10年后,终于迎来了衰败期。

当然,对于动画党或者是只读简体中文轻小说的朋友可能感觉不是很大。

受限于转生异世界题材小说的版权、转写等因素(多为web连载,后期再转为文库本),加之改变难度等问题。异世界轻小说虽然占据了轻小说的半壁江山,但是动画作品迸发的时间却晚了很久。以至于到了2018年左右,异世界转生动画开始大规模井喷的时候,轻小说读者的审美疲劳却不断的加剧,最终日常系轻小说复苏(当然,包括异世界转生日常系)

快要和保护动物一样的校园题材作品终于又回来了。

而吹响校园日常系反击号角的几部作品,其中之一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弱角君》了

当我们要谈起校园类作品这几年的几个扛把子,那都不得不提一下渡航和他的《春物》了。

而很有趣的是,渡航正式当年《弱角》参赛的几个评委之一,也是唯一一个给出差评的评委。

原文见:https://gagagabunko.jp/grandprix/entry10_FinalResult.html

《满分装饰的坚持论!》感觉是这次拜读的作品中最轻小说的作品。虽然我说它“很轻小说”其实不是啥好话,但是与其他轻小说相比,其在商业化的修改这方面具有的方向性非常明显。作为一部作品,我个人觉得其写作能力、文学基础、成长空间等方面比其他作品稍逊色一些,但如果只是单纯地将其作为一商业作品来看的话,在最终选拔剩下的作品中,应该是能卖得最好的。我觉得其他评审的重点也是这里。内容本身可以说是明确了作品的信息性,概念也非常明了的好作品。但是,这种信息性和概念性被过于强调,给人一种与故事的展开不相吻合的印象。虽然逐个进行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俗称流水账,译者注)没啥问题吧,但是故事的主干部分的描写不够。因此,感觉情绪上的宣泄也很透彻,结果,却有种话没说完的感觉。他写的是是什么我看见了,但是只是看见了。要把场景、情境、人物的心情写进故事里,而不是单纯地讲述台词。无论是活用概念,还是活用故事,我觉得构成和故事的展示方式还有待改进。另外,角色只是为了说明状况和推动故事而存在,这一点非常遗憾。关于这一点应该做根本的改善吧。只是,喜欢以一行左右的比例访问70P有点滑稽的句子(这句见鬼了,估计是指渡航自己没一个个字去看)。这作品还有我没看出来的啥优点恐怕只有担当编辑知道了,不过,期待着今后的改稿和作者的努力,以及GAGA文库的培养力。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渡航会如此厌恶本作呢?从渡航给出的评价来看,实际上给出的都是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但如果只是写作技巧上有问题,倒不至于给出如此的差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

《弱角》的真正问题,还是和《春物》的核心剧情产生了严重的矛盾。

  没错,两部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对立的,至少在前期上。

  《弱角》开篇的时候,很直白粗暴的将角色进行了标签化,并且突出了部分标签的刻板印象。这也就是渡航批判的商业化修改过于浓厚的地方,角色的脸谱化和标签化十分的突出,这个角色的出场,和其表现都呈现了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

  出场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

  男主——宅男,没有朋友、阴沉、死宅。

  女主——努力型现充,阳光,小圈子主心骨。

  绀野绘里香——天生型现充,自大,高高在上。

  是个正常人都看的出来,男主角现在这个阶段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就有了我们的女主角的出现和对男主的改变。

  所以这部作品中,首先对生活进行了一个定级,男主属于三教九流人士,而女主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但我们拿来《春物》,甚至是《青春野郎》。你会发现,《春物》中的角色要复杂许多。我们的雪女在《弱角》里一定是现充方的,但是在春物偏偏里是个孤独的人,而团子实际上属于努力型现充,但是她却活的很累。

  《春物》的重点也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大老师对于日本特色的社交环境(实际上果国人也可以有很多的共鸣)提出了一些尖锐的批评。并且指导了团子如何正确的看待一些圈子文化,不用活的太累。

  同时《春物》也没有全盘否定日本圈子文化,而是试图提出一种共生理论。实际上也是对日本社会的校园欺凌进行的一种反思。有人喜欢所谓的现充圈子,那就让他喜欢去吧,但是这个圈子并不是高级的存在,他的存在不应该否定别人的生活方式,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别人觉得好的生活方式不一定是适合你的生活方式。

  《青春野郎》第二卷小恶魔学妹实际上也是这么一种基调。古贺也是一位努力型现充,她奔波于微妙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最终患上了青春期候群症(我在《青春野郎》的长评中说了,所谓的青春期候群症就是夸张化的青春期心理疾病),最终在男主的帮助下,古贺脱离了旧的圈子,去适合她的圈子,不在为各种微妙的人际关系操心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两部作品里的团子和古贺都是东山配音的,这也从另一方面看出,这两个角色有共同之处,以至于制作组选择了相同的声优进行演绎。



  那么反过来看《弱角》。

  你会发现它直白的站在了前两部作品的对立面。

  这里我引用一下《学生教育阶段个性养成与群体认同问题研究 ——以日系轻小说<弱角友崎同学>为样本》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将女主对男主的改造分为:

  1.批判质疑后的个体认同

  2.构筑行为模式惯习


  我简单的用咱们的术语来套一下,这两点就是:

  1.下克上

  2.读空气

  先来看第一点

   想要获得群体认同,个体必须表现出强大的说服力。 最常见的方式,是在一个大的利益共同体中,首先对其 首要人物主动发起攻击,从语言及思想上压倒对方,在 智识反应上获得对方的认可,以加强自己在团体之中的 存在分量

  《弱角友崎同学》即有这样的桥段。友崎作为“肥宅” 界的孤独之星,在加入“现充”们的行列之后,却限于 只擅长玩“进击眷族”游戏并且无人能敌、其他一切都 很弱的程度,而想要怒刷在群体中的存在感。某次露营 活动,为了获得同班男生高看,便主动向核心人物中村 发起挑战。其自设的游戏方式非常简单,务必要调侃中 村三次,让他发现自身的短板,反过来接纳自己。最后, 友崎意外地从游戏、身型以及交友三个方面找到了突破 口,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标。中村也予之评价,说有的 人是绝对的聪明,有的人是绝对的笨,而友崎是一个智 识聪明但其实表现愚笨的人。群体核心人物模棱两可的 态度,让友崎陷入了沉思,对自我的认知也逐渐进入了“自 疑”的层面。 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差距,唯有通过对比可窥探 一二,外界的评价常作为参考,使得个体认同在群体认 同中更进一步。不管结果如何,能够取得群体核心的注意, 也是获得认同的捷径之一。 

  文章给出的内容如上。实际上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不就是《春物》中叶山亮小团体的样子吗?

  在《春物》中有一个桥段,叶山发现活动分组进行的不顺利,在大老师的点拨下,叶山发现,自己在的时候,小圈子内的两个好友可以有说有笑,但是一旦自己离开了,圈子立刻失去了火力,两个好友只能开始玩手机,这是分组不顺利的重要的原因。

  在《春物》中,大老师对这种虚假的友谊圈子表现出了不屑,但还是帮助叶山解决了问题,叶山也发现,这种所谓靠强大主心骨构建的圈子其实是很脆弱的,于是最后帮助圈子内的人也相互之间结交朋友。

  那么在《弱角》中,没有看见主要角色对其进行批评,而是男主想方设法利用下克上,成为圈子内的新的主心骨。

  第二个读空气:

  《弱角友崎同学》中日南葵对人生规则的运用有自 己独特的心得。为人处世,皆不是靠本能式的想当然而 为之,而是能够抽象概括出其间的道理,并自成一套理 论体系以帮助技能的提升、目标的达成,于平凡的小事 中彰显智慧,构筑起颇具魅力的人格。文本中有一件朋 友圈子中关于“送礼”的小事:中村过生日,大家聚在 一起商讨该送什么才好。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人绞尽脑 汁想到的无非是靠人生经验得来的提案,至于能不能获 得大家一致通过,似乎都不是那么重要。然而,作为“现 充”的日南葵却给弱角友崎上了一课,并提醒了他一些 单纯的规则。“比起正不正确,更能让大家接受的提案 会比较优先”,则是从所有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让一 己之见成为众人参考的价值所在,使意见范围有所延伸, 也让“送礼”的目标有了一定的着手之处。因为是集体 商量决定,首要考量的是大家的意见范围。其次,要说 服大多数人同意,则最紧要的是在利害关系一致的前提 下,关注在场发言力强的人的接受度。“有些时候,不 是实质利益而是责任的归属,要说服多数,先让地位高 的人接受”,把准意见领袖的思维脉络,则提案通过的 概率要大很多。如何让自己提的建议有价值,也是需要 考虑的关键,不仅要照顾主体的喜好、众人的意见,还 要参考自己的人生经验,“通过的如果都是最后会招来 批判的提案的话,就会逐渐失去信用”,“如果提案没 有通过的话,就应该改变自己”。 从一件小事出发,养成超乎常人的思维习惯,事无 巨细、面面俱到,在构筑群体认同的过程中,加以换位 思考,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培养“三思后行”的思 考行为模式惯习,少犯错、少踩雷区,谨慎细致、步步 为营,往往能更接近于成功的目的地,更能为他人所欣 赏与认同

  本作的女主,一眼看出作者喜欢的对象。简答来说,就是一个把读空气练到炉火纯青境界的人,反过来,她还要教育男主各种各样的事物。

  但是仔细一看女主这个设定。

  不就是团子和古贺做的事吗?

  将人际关系研究到极致,考虑群体感受,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综上所述,大家不难发现。在《春物》中受到批判的对象,在本作中完全成为了正面的内容,甚至还在鼓励男主和戏外的读者观众一起朝着作者设定的高级人生迈去。

  这就是为何这部作品会有很多人难以共鸣。

  因为他擅自将他人的人生定义为了低级,而将自己憧憬的,别人看着可能觉得不咋地的人生当做了瑰宝。


  《弱角友崎同学》小说着重突出了一层价值利用的 关系,表现了认同伦理的矛盾。为了博得认同,实现“弱 角”向“强角”的改变,完成“不受欢迎的人交到恋人” 这一课题,友崎向菊池同学刻意接近。先是假装与其兴 趣爱好相同,共同在图书馆阅读,又谎称喜欢同一本书、 同一作家,通过买书、观影以及看烟花等与菊池建立初 级的认同关系。根据日南葵的要求,友崎要想得到“现充” 的认可还需向菊池表白才行,于是在一步步的约会作战 计划中,友崎每次意欲伺机而动之时都陷于了艰难的抉 择当中。也是在这一阶段,主体自身的“善”开始萌发, 认同伦理也逐渐闪现。友崎意识到了自己所谓的“课题” 选择的错误,他并非真的喜欢菊池,表白的话有违了自 己的心意,对菊池也不大公平,欺骗性的交往最终害人 误己,人应该选择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而不是罔顾 道德。而就在他向日南葵摊牌以后,“现充”的世界里 貌似根本不存在自己所认为正确的事,自己的想当然只 是臆想而已,无论借助何种手段,只要能够使技能达成, 累积人生经验促进自己进步,才是正事。这一价值观的 碰撞过程,使友崎逐渐意识到了两人之间的主观偏差, 也是在这一时候人作为思想意识主体的自主性才逐渐突 显出来。友崎向菊池道明了自己所作所为的理由,并将 其与日南葵的计划和盘托出,没想到自己不道德的利用 动机依然得到了菊池的谅解,并且菊池说当友崎没有伪 装之时,是最容易聊得来的,不用像以往那样生硬地准 备聊天话题的友崎表现得十分轻松,而且还表明友崎是 让自己开始看到人生绚丽色彩的那个人,是值得尊敬和 珍惜的人。真诚的善言,使友崎突然意识到了“改变” 的理由——只有使自己变得更加纯粹而美好,才能获得 别人最根本的认同。

当然,最后,男主还是回归了自我,认识到了自己与女主之间的人生观具有差距。

  那么讲道理,这里应该是作者和我举例的其他作品有相同的地方。

  那么为何我们还是难以代入呢?

  实际上转念一想。假如女主不是让男主去欺骗感情,而是男主真的去攻略自己喜欢的女孩儿。男主会出现自我和反抗会出现吗?

  所以,作者并没有反对自己提出的社交有等级划分的做法,仅仅是对女主让男主去欺骗感情这一做法进行了浅显的批评。

  于是最后的最后,男主还是在梦开始的地方,继续了和女主的人生升级游戏。


  没错,作者反对的只是女主这种杀NPC刷装备的邪道玩法,但是依旧把成为所谓的现充当做理想,依然否定了标签化和刻板化的肥宅生活。

  作品最后的矛盾其实不是男主找回了自我,只是男主决定用自己的玩法,不用女主的玩法。

  所以整部作品下来,基调没变,只是手段变了而已。



  与《春物》求同存异不同,《弱角》最终宣扬的还是一家之言,而且还是一个二次元文化圈一直以来都在评判的一个观念。

  在日本,宅文化是弱势文化,所以很多人不希望自己是宅男的事曝光。于是乎,这部《弱角》,告诉宅男你可以用自己的步调脱离宅男,受到了狂热的追捧。纵使渡航等一众作家努力的抨击日本的圈子文化和社交等级观念,但终究改变不了现实的苦闷。

  现在大致能理解渡航为何讽刺《弱角》是一个商业化过于浓厚的作品了,因为它没有尝试去改变不合理的规则,而是用资本家画饼的手法去麻痹宅男,用自己的的步调,去改变自己,最后你一定能融入到游戏规则当中,成为人上人。

  《春物》追求的革命获取平等,《弱角》宣扬的是努力成为新的人上人。

  但是在中国,宅文化是流行文化,还是年轻人树立自己独特标签的流行文化。所以当《弱角》宣布宅文化里的人都是人下人的时候,要努力成为现充的时候,得不到很多人的共鸣,是可以想到的。


《春物》作者直接嘲讽,吹响异世界题材末日号角的这部作品,难以让人共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