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贵州德余高速乌江特大桥首节拱肋吊装成功,正式进入主拱施工

2022-01-25 10:00 作者:中国工程报  | 我要投稿

近日,烟波浩淼的乌江河面,一节“M”型钢结构在龙门吊、运输船和缆索吊近7个小时的接力下,跨越乌江上空,与大桥南岸引桥精准对接。自此,贵州德余高速乌江特大桥首节拱肋吊装成功,正式进入主拱结构施工阶段。

乌江特大桥是德余高速控制性工程,全桥长1834米,主桥为504米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世界最大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为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全桥共60个节段,最大节段重达157吨,将全部采用“缆索吊装+斜拉扣挂”工艺完成施工。


“为了确保这次吊装万无一失,我们的团队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准备工作。” 在施工现场靠前指挥的项目负责人王志金说,主拱肋吊装是乌江特大桥建设以来最关键、技术难度最大的节点。从拱肋运输到起吊就位,从扣索挂设张拉到拱肋缆风拉设,吊装环节的下船、固定、运输、起吊、安装,首节拱肋吊装经历了一个月的提前筹备和整整两天高精度、高密度、高负荷的连续作业。

吊装运输的过程犹如巨人“绣花”。出于起吊便捷的考虑,14.8米长的拱梁要以“站立”的姿势坐船过江,这极大增加了运输过程的不稳定性。为了保证船体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倾斜侧翻,项目技术团队提前一个月就通过BIM建模技术、三维实体模型碰撞检查、3D打印技术、Midas受力分析等,精准地将各类数据、影像测算并合成,“沉浸式”推演了吊装全过程,排除了各项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同时,360度无死角的监测系统对吊装过程中缆索吊系统的缆塔偏位、应力、锚碇位移、缆索索力、环境风速等关键指标全程监控、实时显示,实现了吊装作业的零失误和高质量。


冬日的乌江河面水波不兴,与两岸德余6标建设者的繁忙身影形成鲜明对比,建设者们没有丝毫懈怠,奋力推进着建设进程。乌江特大桥主拱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合龙,为德余高速这条山区群众期盼已久的幸福路早日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丨贵州德余6标

作者丨饶南南、李康

贵州德余高速乌江特大桥首节拱肋吊装成功,正式进入主拱施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