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魔法概论•元素魔法】第三节:世界其它元素魔法体系举例

2022-01-25 10:00 作者:利其斯_lykisye  | 我要投稿

一、元素魔法发展史的四阶段说

对于元素魔法发展的历史模式的概括,最著名者莫过于法国历史学家安托万•伯纳德在1828年出版的《元素魔法史要义》中提出的四阶段论。这一理论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一度被欧洲学者视为金科玉律,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遭受质疑。

根据这一理论,元素魔法的发展必然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原始阶段(非体系阶段):原始阶段是人类元素魔法萌芽的阶段,魔纹来源于对动物血脉器官的模拟,魔法不成体系,知识口耳相传,魔法运用与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相结合。

元素体系阶段:该阶段元素魔法体系出现并占据主导地位,专业的元素魔法师开始出现,知识开始在专门的组织、教派内传授。

综合体系阶段(哲理体系阶段):元素魔法体系在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发展后向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扩展。横向上与神术、灵魂魔法等其他魔法深度结合,将它们的许多运用整合入元素魔法体系中。纵向上有关元素魔法体系的理论开始从纯粹的对魔法运用的总结转变为攀附神学、哲学、政治观点等社会观念的世界观理论。

现代阶段:以加尔元素位理论的提出、近现代魔纹学的诞生、各类魔法分别的确定等为标志。欧洲元素魔法在18世纪迈入现代阶段。

事实上,今天的我们很容易看出伯纳德的理论虽然自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却是以欧洲的元素魔法史为蓝本总结而出的,具有典型的“欧洲中心论”色彩。历史上其他文明的元素魔法发展史并不完全遵循这一叙事,譬如古印度的奥义魔法早在原始时期(而非所谓的综合体系阶段)就与灵魂魔法深度融合了,中国五行体系出现了从”哲理体系”到”元素体系”再到”哲理体系”的回旋等。但伯纳德的理论仍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助于大家把握元素魔法的发展历史。

二、古希腊-罗马:四元素十六相位体系

1、简史

暖风吹拂的爱琴海畔构成了古希腊人对世界最初的认知。赫希俄德吟唱出乌拉诺斯与盖亚的交合,泰勒斯捧起一弯清泉道出最终的本源,赫拉克利特燃起一团活火述说永恒的变迁。先人祭舞之中,精神依照着想象化为元素,让魔法在世间舞蹈。

希波战争的前夕,罗德岛的莫里托斯乘着航船游历爱琴海的两岸,记录整理了希腊世界的原始元素魔法,总结出风火水土四元素体系。公元前497年,莫里托斯在雅典城旁的林荫中开创了一家学园,传授他的元素理论及元素魔法。来自东地中海各地的求学者络绎不绝地来到雅典,又将莫里托斯的魔法带回了他们的家乡,整个东地中海世界的元素魔法逐渐被统一在“莫里托斯学派”的框架之下。以bc391年弗基斯秘仪会的成立为标志,四元素体系成为了希腊世界唯一的主流。

公元1世纪末,贝提卡公仪师克劳狄娅提出十六相位学说,标志着莫里托斯四元素体系走向成熟。在基督教和教廷崛起之后,教廷并没有抛弃四元素体系,而是几乎全盘继承了它,直到公元十世纪圣维伦的六元素学说将其取代。

2、图示(四元素十六相位)


3、本相、弱相、超相、间相

在莫里托斯的基础之上,克劳狄娅将四种元素拟人化,描述为具有人格并掌握特定超自然力量的精灵。转化魔纹被视为召唤精灵的仪式。而每一种精灵由于“情绪”“环境”等种种因素的不同又会处于四种不同的状态,即四相位。

其中“本相”是元素的一般状态;“弱相”是元素“疲惫”的状态,常常微弱而(元素效果)含糊;“超相”是元素“亢奋”的状态,比本相更加活跃,作用效果更加明显;“间相”表示某一元素向另一元素按“风火土水”的顺序过渡的状态,换言之火元素的间相处于火元素向土元素过渡的区域内。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相位描述的是元素含量、元素位、规则作用等诸多因素对元素魔法的影响,而非单纯的元素位。

三、古美索不达米亚-波斯:伊南娜秘术

1、简史

1922年的夏天,乔治•劳伦斯与他的冒险团走过了伊朗高原的一个又一个帕西人村落。他们与村落中的长者交流,观察祭祀的“祭舞”,阅读记载着魔法的“神典”。他们找到了传说中的阿维斯拉,与其中的遗民建立了友谊。在乔治•劳伦斯的手中,一个古老的元素魔法体系——伊南娜秘术——重现人间。

 

伊南娜秘术萌芽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苏美尔地区,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形成完整体系,是世界上最早成型的元素魔法体系,对世界各地原生时期的魔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阿契美尼德王朝初期,琐罗亚斯德的追随者阿杜瓦迪什创造性地将阿维斯拉的投影(当时理解为阿胡拉马兹达的神降)与伊南娜秘术中的“烈焰”魔法相结合,开创了全新的魔法类别——神术。

在伊斯兰教崛起后,阿维斯拉关闭了大门,伊南娜秘术与琐罗亚斯德教一同逐渐衰落,鲜为人知......直到20世纪,一群英国人来到了伊朗古老的高原。

2、图示:伊南娜秘术格(劳伦斯总结版本)


四、古印度:奥义魔法(元素部分)

1、简史

在公元前20世纪左右的哈拉巴文化时期,印度魔法文化开始发展起来。雅利安人入侵后,其关于灵魂的独特理解与哈拉巴文化的魔法相融合,演变出奥义魔法并在《奥义书》成书时期形成了最初的魔法体系。

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主流魔法,奥义魔法在发展过程中有着精神魔法领先于元素魔法且二者紧密相连的特点,这极大地影响了印度的哲学、宗教与魔法观念。

2、图示:“梵衍”(阿斯顿归纳复原版本)


历史上的奥义元素魔法并没有清晰的图示,“梵衍”图示实际上是19世纪自由神殿学者阿斯顿在研究了古典时期印度奥义元素魔法的资料后总结归纳得出的

五、古中国:五行五方

1、简史

自秦代《衍论》在昏黑的地牢中成书,至19世纪凰居山上的熊熊大火将旧时代的一切焚毁,以五行之分为基础的元素魔法体系伴随着华夏文明走过了几乎整个帝制岁月。五行体系近200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被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天地阴阳五性时期(秦代至西晋),五行问道时期(东晋至元),五行五方时期(元明清)。在天地阴阳五性时期,魔法师们自认为是侍奉天地之人,他们相信魔法师生来便怀有司天或者司地的责任并且具有五行(由阴阳变化决定)中的一行作为“性”(“性”既是他们擅长的魔法类别亦是观念中他们性格的样子),因此魔法师生来就被分成了十类(2*5)。司天/司地确定了他们的主要责任,“性”则确定了他们修行的魔法与具体的职责。同样,所有的魔法组织都有着由“性”上升而来的“德”,他们必须依照“德”的类型确定行事的方式。在五行问道时期,魔法师的修行逐渐自由,五行理论与古老的祭祀传统、人性、组织特点等要素逐渐脱离了关系,从世界观理论转化为单纯的元素魔法体系。到了五行五方时期,古老的以五行对应方位和土地的观念在家族“半割据合作”的局面下得到复苏,南火北水东木西金中土之说再度兴盛,与家族认同、社会意识形态融为一体。如三川洛氏位三河,尚土行,处尊位,祭天地,司稼穑,祀黄狐,镇中原,即是其中典型。

2、图示:五方

五方


【魔法概论•元素魔法】第三节:世界其它元素魔法体系举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