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这句话的很多翻译是孔子说:“君子谋求的是道而不去谋求衣食。耕作,常常会有饥饿;学习,往往得到俸禄。君子担忧是否能学到道,不担忧贫穷。”这句话看者其实没有什么问题,整体逻辑还可以。但是细看一下,他说“学习,往往得到俸禄”,有这么一回事吗?而且他的主要核心思想没有阐述清楚。
想要正确的理解这句话必须精确的只知道每个字的意思。首先,这个“道”我们已经讲过很多次了,是圣人之道,也就是孔子提倡的从世界大同,和谐社会。而这个谋字,意思就是谋划。耕,本意是指耕种,而这里解释为找吃的。馁,本意是饥饿,这里的意思也是饥饿。学,在学而时习之里讲过,不是学习的意思。学这个意思来自于爻,是变换的意思。学,这里是领悟、效法、实践的意思,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最终达到觉悟的状态。禄,这里不是俸禄,而是运气福气的意思。
孔子说:人饿了自然会吃,冷了自然会穿,所以别操心这些人欲的事情,去操心你的理想和信仰,你能开悟而有志于学,这才是你一生最大的福气。所以别去担心自己是否贫穷富贵和共鸣利禄,这些不能算福气,都是浮云,随时可能失去。你应该担心的是你有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土,有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使命。
这篇讲的是孔子所倡导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君子,一身到底应该追求什么?应该以什么为目标?是精神还是物质?是内在号是外在?是利己还是利他?反观当今社会,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多数人已经成为了夫子所担心的样子了。是不是你也如此呢?
OK!今天的论语讲记结束了!注意我是老朱886,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