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20th
你或许已经活成了二十不惑的模样。四十岁的人会被生活磨平棱角,而你当前已经早早进入了那种状态。这并不意味着你比同龄人更优秀,但是你会比他们更加了解这个世界。
你时常疑惑:你究竟是活成了世界想要他成为的样子,还是自己活成与世界不同的样子。你不知道,但是你希望自己成为后者。在三十岁四十岁之后来看二十岁的自己写下这些无脑的话,或许,应该是一定会感到很可笑。那时的你会说:当愚昧成为主流,清醒便是犯罪。”但是现在的你仍然可以一腔热血地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我笃信着郑板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世界是充满差异的,同质化的思考是不可取的,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是必须的。接受差异是一门必修课,否则深处信息茧房的你容易拒绝思考。你曾以成为这个世界的批评家为己任,但发现还是太天真。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缺少过批评者,需要的是建设者。以你的能力暂时只能发现问题而并不能解决问题。在这个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时代你渴望变成一个有担当的人。与此同时,你想做一个好人。这一切的基础是诚如柏拉图所言的有思想力的人。
21世纪的变化真的是太快了,你并不能记清每个年龄阶段所发生的事情。在你十八十九岁年纪时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可能比高中时的总和还要多。你明白了人与人之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叶芝说:“我的爱人不会理解,我所做的,或将做的,在这片聋盲的大地上。”即使是相似的出身,同样的学校,你们完全是不一样的人。这是与社会接轨的初兆,未来的喜怒哀乐会指数级别的增长。做一个大心脏的人同样是你的追求,在应对变化的过程中,在这复杂的生活环境中,你学会了抗压。抽象化的压力往往并没有实感,却又让你喘不过气来。也许你这一辈子涅槃是不可能了,但是你可以尽自己所能突破桎梏,奔向自由。
“哪有人喜欢自由,只是痛恨主子罢了。”勒庞《乌合之众》给了你警醒。原来这世界并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一切自由都是相对的。你对美好的渴望只是来源于对丑恶的憎恶。所以在奔向自由同时永远不能忘记丑恶。审丑与审美同样重要。审视自身丑陋的同时去追求真善美才能不误入美自由主义的泥潭。一味追求的自由的斯特里克兰在现实中顶多是一个低配版的顾城。
也许你现在的心理状态仿佛身陷囹圄,但是不要自卑,你有着阿Q般的韧劲。当你能够身处高位的时候也永远不要傲慢,这会致你于死地。谦卑是一切成功的基础,你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接着就是远离虚荣。撕下每一个人的面具是不可能的,你只能透过现象去接近本质。你坚信虚伪终究会被揭下,所以你将擦亮眼睛盯着每个人、每件事。实荣或许就能因此而达到。这一切是你的立场,每个人的立场都是不同的,但是请记住你有底线。
你永远记得高中即将毕业时的成人礼上每个人写下一段对未来的自己说的话寄存在时空瓶中。那张纸条上写得是:“别把这个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人。”这是安兰德的《源泉》给予你自由主义的启发。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值得你鄙视的人并不多,而这些人也不能获得这个世界资源的大部分。但即使是这么一小撮人,你始终无法悦纳的人,你的谦卑与善意并无用处的人,请不要输给他们。
五月天的《苹果》中唱道:“活着其实很好,再吃一颗苹果。”活着真的很好,请你务必用接下来的时光去拥抱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