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传MFA考研考点:计算机数字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

2018-11-14 11:42 作者:中传考研de核桃  | 我要投稿

编辑:凯程艺术硕士

计算机数字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

电影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任何一次电影技术革新都会成为一种内驱力,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兴起,同样给电影创作和电影美学造成冲击。

数字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介入电影制作领域,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这一介入使得电脑成像和电脑绘画获得的数字影像及其虚拟空间成为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段,在此背景下,数字电影应运而生。

简单地回溯一下数字电影的发展历程:经由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的初试牛刀,1977年美国电影《星球大战》中的飞船模型,可以看作是数字技术应用于电影制作的开始。随后,《侏罗纪公园》(1993年),到《阿甘正传》(1994年)、《真实的谎言》(1994年)、《泰坦尼克号》(1997年)、《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角斗士》(2000年)、《魔戒三部曲:王者归来》(20034年),《金刚》(2005年)等,都尝到了数字技术的甜头,而《狮子王》、《阿甘正传》、《未来水世界》、《龙卷风》、《黑客帝国》、《精灵鼠小弟》、《指环王》等大片更是大规模地使用了数字技术,2010年的《阿凡达》,则把数字电影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中国电影史上最先采用数字化图形技术的影片是导演周晓文在1996年拍摄的《秦颂》,片中用数字化技术演绎了古代战争的历史画面。1999年影片《紧急迫降》、《冲天飞豹》、《横空出世》等,也运用了十几分钟的电脑特技。此后,《少林足球》(2001)、《英雄》(2002)、《功夫》(2004)、《天下无贼》(2004)、《无极》(2005)、《夜宴》(2006)、《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等影片的拍摄,都开始大量采用数字虚拟的特技制作技术。


那么,数字新媒体技术给电影创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①计算机数字技术带来丰富的电影样式,使电影极大地延伸了题材范围,使新的表现对象进入电影文本。科幻电影、动画片、灾难片、动作片、探险片等,有了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加入,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数字技术使科幻世界成为视觉真实,并使科幻片确立了牢固地位。数字技术让动画片获得了新生,传达了与传统动画片不同的内涵,动画片不仅仅是儿童的专利,已经跻身于主流电影行列。数字技术让虚拟世界真实再现,为观众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1995年迪斯尼与皮克斯动画联合推出的《玩具总动员》是第一部全部采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的动画片,片中所有的图像全部在电脑中生成。令人震惊的是《玩具总动员》上映后,仅3天时间就获取了57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充分证明了,这部动画片不仅仅是面对儿童市场,它也成为迪斯尼公司赚钱最快的动画片。

计算机数字技术,还使得动画世界中出现了真人的形象,动画与真人的结合表演,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艺术空间,给观众更丰富的视觉体验,电影形式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计算机数字技术不仅把动画人物与真人表演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它让传统的二维动画具有三维立体感。例如,《侏罗纪公园》运用3D技术创造出了各种活灵活现的恐龙,而这些恐龙与真人的表演,就像它们真的存在于那里。为了使虚拟的环境中创造出逼真的视觉效果,这部电影运用了110台高性能电脑和数百名电脑工程师,建立了2000多个关节可以灵活转动的立体模型。其人物表情的丰富与皮肤的质感、技术创造的逼真效果、高超的造型、有层次的色彩等,使得这部影片赢得了3亿6千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②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虚拟世界的表现逼近真实。电影《阿凡达》的上映,为人们提供了直接接触虚拟世界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熟悉虚拟现实技术。

③计算机数字技术使得传统电影的叙事性弱化,转而以画面、音效等吸引观众

 


中传MFA考研考点:计算机数字技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