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方实验录》第九案 麻黄汤证其三

2023-02-15 23:33 作者:紅旗漫捲西風  | 我要投稿

第九案 麻黄汤证其三 曹颖甫师讲授 姜佐景笔记 曹颖甫师曰 予忆得丁甘仁先生逝世之一年,若华之母于六月二十三日亲至小西门外观看房屋。迨回家,已入暮。曰:“今夜我不能亲视举炊,急欲睡矣。”遂盖被卧,恶寒甚,覆以重衾,亦不温。口角生疮,而目红,又似热证。腹中和,脉息浮紧有力。天时炎暑,温覆已久,汗仍不出,身仍无热。 当以天时炎暑,但予: 麻黄二钱 桂枝二钱 杏仁三钱 甘草一钱 服后,温覆一时,不动声色。再作一剂,麻桂均改为三钱,仍不效。更予一剂,如是续作续投,计天明至中午,连进四剂,了无影响。 计无所出,乃请章生次公来商。章次公按脉察证,曰:“先生胆量何其小也?”曰:“如之何?”曰:“当予麻桂各五钱,甘杏如前。”服后,果不满半小时,热作,汗大出,臭气及于房外,二房东来视,掩鼻而立。人立房外内望,见病者被上腾出热气。口干渴,脉洪大而烦躁。 于是太阳病罢,随转属阳明,乃以调胃承气下之。嗣后病证反复,调理月余方愈。周身皮肉多作紫黑色,历久乃退。 姜佐景按 本案示证重药轻难能去病之例,医者所当深晓。惟窃意药之能起瞑眩,亦当待相当时间。麻黄汤虽号峻方,其服后之致汗当亦须三五小时。若分量过峻,求功过急,则出汗固得,而汗后之过分化燥,亦当并顾及之。故医者宜权衡轻重,不当有偏执之见也。若夫世之一般时医,视麻黄若蛇蝎,终身不以入药笼者有之,或谓麻不过三(分)、桂不过五(分)者有之,是所谓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余恐一家之言犹不足以信服读者,爰再引选论一则,以为佐证。 埜烨先生作《麻黄用量实验记》曰: 麻黄为利尿发汗药,表剂之猛将。然其用量尚未有确切之考定也。仲景大青龙汤麻黄之药用量多至六两,近世医家之用麻黄,其量自三分至钱半而止,未闻有至三四钱者。然以余近日所身受之经验考之,则麻黄之药用量固不止钱半已也。 今岁季夏六月,壮暑酷热,挥扇成风,汗下如雨。余性好游泳,体格壮实,腠理坚强,苦热尤甚。每日必泳水三四小时,始能适意。否则郁郁终日,神气不舒也。某日假期往浴,入水凡七小时。泳时赤日悬空,赤帝施威。归途忽密云作态,沛然下雨。地上起白气一阵,余大意吸之,归而遂病。脉浮而紧,一息六至,头疼,恶寒,发大热,全体如焚,神思愦愦,昏不知人,但全身干燥无汗,口亦不渴耳。 请甲医诊之,投以桑菊饮加栀子五钱,二剂热退,而他证如故。乙医以杏苏饮、新加香薷饮投之,亦如故。后续投以清络饮,倍其分量,二剂弗效。迁延二来复,热虽退而胸满气喘,兼有咳声无痰。至三星期后,乃就诊于本地颇负时誉之刘医,断为伤暑伏热,脉沉紧而微,法仍当主表,投以滑石、羌活等清暑利湿之药,用麻黄三钱半。余初意颇畏之,后以古人用之有至六两之先例,且现今医界正以其用量未得解决,亦何妨亲身一行实验也,遂如量煎服之。服后三十分钟,觉脉搏增加,血行旺盛,体温略觉增高,出汗三次,量不甚多,微透衣襟而已。五小时内,小便者三次,量较未服药前约增二分之一。此外并未感觉其他不良副作用之发生。翌日复诊,脉之紧张者已去其泰半。后进以他剂,二服而安,今已还我康健矣。 以余之实验推之,则麻黄之药用量可至四钱也。海内贤彦其有所研究讨论而昭示焉,斯不独余个人之幸,亦医林之幸也。(录《医界春秋》第六十四期) 经验之言,弥足珍贵。所谓“出汗三次,量不甚多”,堪作“微似汗”或“微续汗”三字之无上妙注。然则大论麻黄汤方后云“覆取微似汗”,又岂非至真之言?我愿天下医士,遇麻黄汤重证,能大胆用麻黄汤!

《经方实验录》第九案 麻黄汤证其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