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反DAC维度-Astell & Kern A&futura SE200简评

2020-11-01 21:02 作者:qsjkkk  | 我要投稿

      记得上回买ak家的播放器还是2014年,ak120titan的横空出世让我欲罢不能,泰坦金的特殊表面加上DUAL DAC的布局当时无出其右。万万没想到,1年之后我就把ak120titan卖了,并且换门当了索大ZX系列的忠实信徒,但不可否认,ak120开启了便携播放器市场新的纪元,DUAL DAC的设定依旧是目前高端DAP的标配。

DSD播放为紫色

      转眼7年过去了,ak基本把市场上所有的旗舰DAC玩了个遍,但旗舰播放器A&ultima系列依旧是DUAL DAC设定。有没有可以突破的点呢?还真的有。看看国内品牌,高保真男人和乐彼开始搞R2R和电阻,但是ak偏偏在DAC数量上动起了心思。既然se100只用了一片es9038pro,那为了凑数,后代se200必须用上三枚DAC呀!(当然,要把两片es9038pro塞进se100这么点体积的播放器是不可能的,于是大家都知道kann cube用了两片es9038pro~)ak硬是把两套DAC方案三枚DAC塞进了一台播放器,诞生出了一台拥有四个耳机孔的怪物,从而开创了播放器市场新的维度。

      拿着这台今年8月被WHAT HI*FI评为1000英镑以上便携DAP赢家的SE200,我竟然毫无头绪该从那个点下笔。SE200实在是太特别了,从外在一直特别到内在,不仅是相比于市面上其他品牌的高端DAP,就连和ak自己家的播放器相比,它也显得如此与众不同。继承了se100的设计思路,SE200侧面的曲线进一步进化,变成了旋钮底部包覆的一部分,旋钮配合氛围灯加上曲线的包裹,就像黑洞正在扭曲时空,慢慢吞噬一切,机身顶部的电源键被移到左边,取而代之的是四个醒目的耳机口,以及双色深浅设定的顶部陶瓷面板。移到背面,一整块曲线直线切割的陶瓷面板甚至可以当镜子使用。曲线和直线的结合,深刻的表达出SE200的设计思路:我要融合一切,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相信这条曲线的加工难度极高

      所以看着顶部的四个耳机口,我的选择困难症又犯了…那么,还是先拿ER4SR这标杆试一下AKM端的单端口吧。可能是我对ak家播放器的印象还停留在ak120titan那种典型韩国声的缘故,也可能是之前听的用AKM芯片方案的机子如m3s、m5s、l6都有一股子“AKM味”的缘故,所以当SE200的AKM端单端口发出了如此具有参考性表现声音的时候,我还是小小的震惊了一下。Ak4499单端口下的SE200我很难去挑出明显的毛病,不论是音色、细节、动态、声场这些硬素质,还是听感、人声远近、泛音这些偏主观因素,Ak4499单端口都做的恰到好处。对比Plenue L单端口,SE200并没有显著的劣势,但是唯一一点,相比Plenue L的单端口SE200少了一丝甜味。正如WHAT HI*FI所述,SE200的AKM单端口有着同价位标杆级别的声音设定,而能称得上标杆的唯一原因,就是中正,不偏不倚的中正。

高品质无损为绿色

      对比我听过的sp1000、sp1000mGOLD、se100、sr15,se200在AKM端的声音确实要中正不少,特别是在平衡口,这种中正的特质在推力的增强下被进一步放大。中正带来了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适应面的扩大,无论听何种音乐,SE200在AKM端都能很好的演绎,让你挑不出太多毛病。但是在换到ER4XR,在低频增加一些以后,我发现AKM单端口还是过于刻板了一些,当然对比SPK其实SE200AKM端的声音其实是更加偏向流行的,只不过少了一些声音独特的韵味。AKM口的声音是明显的现代声,这种高素质高解析的声音对于音乐的还原没有问题,但是对音乐情感的表达却有所缺失。很奇怪,这里虽然有主观的因素,但我认为SE200AKM端的声音确实少了一些味道,没有Plenue L单端口来的好听一些…这种细微的差异,甚至可以左右听者对音乐感情表达的感受。所以,调音确实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有时候HiFi和Hi-End差距可能就是这么一点点的调味,但却能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直线依旧犀利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ak要把ess方案也加入SE200吧。

      换到ess单端口,我的第一反应是说出了一句:woc就这?对的你没看错,我真的是满脸的不解,ess单端口下的声音初步印象比akm端也差太多了,整个声音软暗软暗的,就像是没喂饱一样,整个人声全部后退。如果说AKM端的声音像是少女般的肌肤紧致充满弹性,那ess端的声音第一感觉就犹如年过七旬的老妇,松弛的只剩一层老皮…当然,这里我是夸张了一下,主要就是想表达刚切换到ess端时与akm端所展现出的巨大的差异。但是细听一会儿以后,我的疑虑消除了。换到Accuphase Special Sound Selection 2中J.S.BACH/arr.GOUNOD:Ave Maria这首圣母颂,在ess单端口的演绎下,熟悉而又温暖的感觉终于回来了。

金嗓子这张很适合ess口

      不同于akm口那种细节凸显的凌厉,ess单端口仿佛就如抚平了声音所有的棱角,松,润,甜,一个都不缺。这哪是七旬的老妇,这明明就是熟透的少妇丰盈而又充满韵味!因为是DSF这种高质量的格式,加上金嗓子高质量的录音,按理来说,akm口会更有回放的优势,但事实上akm口极高的声音分离度把人声和背景的钢琴声剥离的太开,2分05秒人声处的高潮又显得过于突兀,听这种圣母颂总觉得不对味。而在ess口,我更能感觉到类似于教堂的空间感,更能感觉到空气的震动感,也更能感觉到HIBLA GERZMAVA这位俄罗斯女高音表达出的歌曲情感。如果你要问我这是一种什么感觉,那我可以告诉你,这种感觉,犹如圣光普照!

一般无损为红色,现代流行配合akm口有参考级表现

      听了一周SE200的ess单端口以后,我对这种声音的表达有了更多的认识。如果说akm端的声音是显性的表达,那么ess口的声音就是隐形的表达。其实ess方案的芯片放在SE200的左端,那为什么把ess口设计成靠在像黑洞的发光旋钮一侧?我想正是因为ess口的声音犹如黑洞,吸收一切不和谐因素,然后进行再融合,以类似时间视界的发光环展现出来,而这种表达方式,需要我们去细细评味。很奇怪的是,ess单端口初听声音素质完全比不上akm口,但其实ess口的声音素质完全不低。乐器的细节、位置和动态,相比于akm口要更加容易分辨,泛音的细节表现力甚至更胜akm口一筹。为什么我会觉得ess口素质低?大概是现代器材听的太多的缘故。直白高素质的现代声已经把我们的耳朵宠坏了,我们开始过于注重声音的细节,但却越来越忽视歌曲本身。歌曲更多的是要带给我们快乐,但现代的烧友却以听出了几把吉他,几次吞咽声为乐,完全忽视了歌曲本身的情感。

优雅、纯粹的背面,曲线、直线的融合

      回到ess的平衡口,这是比SE200另外三个口更具有魔力的地方,因为越靠近黑洞,受到的引力就越大,光线已经被弯曲,甚至时空在这里也终将被扭曲。一首David Braid的Over the Rainbow,配合水月雨的光,仿佛自己置身爵士酒吧,慵懒而又迷人的昏暗氛围,在小号的吹奏下勾起了我无尽的思绪。真的,各位如果有机会体验SE200,我建议一定要先从ess口开始,因为ess口有一种魔力,他似乎能抚平所有耳机的棱角,再怎么样暴躁的耳机,只要到了ess口,马上就会变得温顺和乖巧,而这种驯服耳机的特质,到了ess平衡口就会更近一步。那么配合本来就具有温润特质的耳机呢?我试了试S8,这套组合的声音真的达到了久听不累的程度,所有歌曲似乎都成了背景音乐,能让你沉浸其中然后忘掉了自己还戴着耳机,就像时间停止了一般,有时候听着听着回过神来,却发现已经是专辑的最后一首了~

      真的,很久没有碰到SE200这么Unique的数码产品了。


反DAC维度-Astell & Kern A&futura SE200简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