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公司的六西格玛没有效果?
为什么你公司的六西格玛没有效果?相信这是很多实施六西格玛失败企业的问题,那么究竟为什么呢?本文天行健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1.有实施六西格玛意识,但无实施六西格玛的系统方案
这种“病症”的表象就是,企业在现场只有几条标语,没有相应六西格玛管理制度和检查活动,期待六西格玛能自动产生效果。这些企业,往往是在参观或了解其他企业实施六西格玛活动后,发现六西格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于是心潮澎湃,看别人挂了横幅、宣传画,于是回到工厂也挂几条横幅、宣传画,接着在管理会议上强调一下六西格玛,然后便坐等六西格玛产生效果。这种企业实施的所谓六西格玛活动,会随着标语逐渐陈旧、破损、消失,而逐步消失殆尽。

2.有具体的六西格玛活动,但无成文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许多企业实行六西格玛活动时,一开始就进入执行状态,安排人员每日检查,搞得声势浩大。然而,由于没有制订六西格玛活动管理办法,谁查?检查内容是什么?以何为标准进行检查?检查以后如何处理?处理标准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由于缺乏管理制度进行事前规定,只是靠领导一时的灵光一现,随意安排。结果是让执行的人和实施的人无所适从,让大家对六西格玛活动的公信力、认可度大打折扣。

3、方法不同
许多企业热衷于口号、标语、文件的宣传及短暂的活动(运动),似乎相信在企业多制定一些诸如“员工十大守则”就能改变一个人,提高人的素质。这种没有结合日常工的空洞口号、运动,对提升人的素质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反观世界优秀企业,都把六西格玛看作现场管理必须具备的基础管理技术。六西格玛明确具体做法,什么物品放在哪里、如何放置、数量多少合适、如何标识等等,简单有效,且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六西格玛既是现场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文化。每天都在一个对、错一目了然的环境中工作,使得每个人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就能实实在在地提升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