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家乡的梯田只能成为景区?从卫星地图看被撂荒梯田

2021-03-23 17:15 作者:Bigemap成都  | 我要投稿

梯田更多的出现在山区,是为了增加耕地、保持水土、增加粮食产量,按照当地的等高线排列成阶梯状的农业用地。从卫星地图看梯田,梯田气势磅礴,极具艺术美感。


▲根据高程生成的等高线(来源:Bigemap大地图)

我国最早的梯田开发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体量庞大的梯田往往是通过当地几十代人艰辛劳作的成果。干百年来,人们开垦梯田的方式多是靠人背牛驮,在干百米的高山上修建梯田犹如愚公移山 般困难。梯田曾为山区增加耕地、提高粮食产量、保持水土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和当地风俗文化相融合,演变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系统。

我们打开Bigemap软件,从卫星地图来看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梯田:

中国梯田主要分布在江南山岭地区,其中广西、云南居多,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雨水比较多,又多山,梯田依山而建,比如:

1.哈尼梯田:“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


▲(来源:Bigemap大地图)  

2.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元阳梯田景区 

▲(来源:Bigemap大地图)    

3.广西龙胜龙脊梯田

▲(来源:Bigemap大地图)    

4.紫鹊界梯田

5.贵州修文县梯田


▲(来源:Bigemap大地图)    

不止国内,国外也有梯田,我们在Bigemap软件中,打开历史影像,将目光望向国外:

1.菲律宾巴纳韦梯田

▲(来源:Bigemap大地图)    

2.瑞士拉沃梯田

▲(来源:Bigemap大地图)    

而今,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扩散,农业进入现代化。部分地方的梯田被作为旅游项目,享有额外补贴,而没有发展成旅游项目的梯田,撂荒率越来越高,全国梯田平均撂荒率(含退耕还林和改种树木)约为22% , 其中湖北、江西、四川等长江流域省份最为严重。


梯田是农耕历史的产物,在农业现代化的趋势下,未来梯田是复耕还是被废弃,也许只有等待历史的回答。


家乡的梯田只能成为景区?从卫星地图看被撂荒梯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