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和长矛,到底谁更强?(二)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上一篇谈到,在历史上几乎所有的4岛武士都至少随身携带2把刀,或者叫做剑;那么在大规模的战争中,这些人是否都是直接拿刀开干呢?其实这么想就错了。武士随时带刀,只不过是强调性地表现自身的武士身份。是武士就是“士”,如果是平时的相互威慑或者小规模的械斗,那么随身携带的2把刀基本是够用了。但是如果遇到大规模的战阵,武士们如果能摸到当时已经出现的火枪,绝对会先远距离开枪。实在不行再摸弓放箭;到了必须贴身肉搏时,能摸到长矛肯定先用长矛。拿手里只有一米多长的刀,最多1.3米的大刀去硬拼2米多的长矛?那是脑子进水的表现!这还真不是狼山个人的判断,因为4岛历史书中有非常详细记载的、一些正规战斗的细节,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比如在4岛“战国时代”最出名的“本能寺”之变中,

叛乱的军队出其不意包围了织田信长的住所之后,织田信长的警卫队和来袭的数千反叛士兵发生了大规模的遭遇战,期间有详细的记载。这个事件堪称4岛历史上最突出也是影响深远的“叛乱政B”。这个事情可以说数百年来被反复地提及也不断地被研究,但是对围攻的过程,各种记载基本大同小异。毕竟一场大白天的混战至少有成千上万的目击者,一些公开的细节无法作假。本能寺叛乱开始后,数千反叛者先用火枪集中攻击人数不多的寺院内部的防守人员。可见在15世纪末,从西方传来的火枪其实已经在实战中大规模使用。因为火枪比弓箭射程更远而且射击精度更高,更容易形成密集的火力杀伤。在大规模的枪击下,少量的守卫人员肯定守不住。于是叛军很快攻入院墙,此后就发生了激烈的短兵相接的战斗,核心人物织田信长则直接参加了战斗。

攻击一方和防守一方都是能用远射程兵器一定会先用。攻击方本身是野战部队,有大量的火枪,防守方是内卫部队而不是野战部队,而且是突然被袭击,很少装备火枪,远射只有弓箭。在大量叛乱者已经攻破大门和院墙之后,双方又开始用弓箭互射,距离再接近,则开始用长矛格斗。织田信长先是拿弓发射了两箭,不过此后弓弦被拉断!织田信长只能丢掉弓,拿起一把长矛和来袭者格斗,最终反被对手的长矛刺伤了手臂。只能带伤后退到楼上躲避。因此从一开始的围攻到被攻击到内部,始终没有看到武士刀参加战斗!当然最终武士刀还是出场了,居然是用来最后切FU的。从这个4岛历史上有名的、相对比较正式的大规模战斗来看,能先摸到火枪或者长矛进行战斗,是绝不会用并不算太长的武士刀的。而到了19世纪中期以后,当时已经有了照相技术。

从西方传J士拍摄的、德川幕府正规军的战斗编成来看,一个五个人的战斗小组,也是至少有两人拿火枪,另外两人手持长矛,只有一个人可能用刀。但是用刀者必然配备盾牌。绝不会有人单纯拿着刀,而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去硬拼长矛。那么既然四岛方面在400年前的正规军已经大量使用火枪或者长矛作为实战的最主要武器,为何给外界的印象中,四岛武士的对外作战似乎都只使用大刀呢?狼山认为这里面有2大原因。第一,是关于历史上一些比较知名的武士的记载,其实都有传奇化的趋势。也就是很像中原元明以后说书唱戏的话本,描述三国隋唐时代的关羽张飞秦琼等武将,已经基本脱离历史事实而成为个人的传奇。而四岛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真正编写古代武将或武士传奇故事的人基本都是文人。而文人是基本不可能参加历史上的正规军阵,进行大规模的正规战的。文人最多见过一些武人的个人私斗。

也就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几的单挑。说白了就是民间江湖上的打架斗殴。民间私斗,不论中外,大部分时代都是不被官F所允许的。而古代的正规大将或者正规武士也很瞧不起这些民间私斗。但是对部分传奇作者或者绝大部分民间受众来说,他们能见到的最高格斗模式基本就是民间私斗了。因此就把很多私斗的模式,人为的想象成大规模正规军拼杀的场景。比如说书唱戏中两边数万大军对阵,一定先派出两边的勇将,进行温酒斩华雄式的个人比武,然后才进行数万人的打群架。这种事情在世界历史上确实有,但是在古代的东亚基本不存在。四岛历史上有记载的所谓的几个知名的“武士”,其实基本都是“野武士”。什么是野武士?其实就是没有正规主子发俸禄的,自认的武士;或者过去有主子,但是因为战争失败主人家灭亡;手下被对手继续追杀,走投无路最终流落民间,如丧家之犬的“残存武士”。

历史上的野武士数量还不少,后来出现的倭K或者浪人,其中野武士就是一大来源。野武士有时候也会被一些大名紧急征用参加一些战斗。但是用完后还是随手抛弃,最终很难拿到一份稳定的俸禄养家糊口而被迫流浪街头,频繁参与打架斗殴。很多野武士因为曾经被个别大名临时征用参加过战斗,就自豪地认为自己就是真正的武士,喜欢带几把刀招摇过市。但是实际上被大名门手下的真正家传武士们长期看不起的。但是野武士在民间却很有“市场”。既然野武士参与私斗出名,那么他们就很难获得正规军那种精良的火枪和长矛的配备。最多有一两把刀用来“比武”就不错了。而且这些刀,还可能是从大战之后的阵亡者身上“顺”来的。那么关于武士必然用刀,这种错误印象的第二个原因是什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