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运动的描述】图像练习

(每周持续更新,隔壁一数、一化和一生都有笔记的)
【运动的描述】图像练习
小练习1!!

因为在3s末两质点相遇,所以甲和乙在相同的位置,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求面积来算出甲乙分别的位移:X甲=2m,X乙=6m,然后再用逆向思维倒推回去,即甲在乙之前4m。故选D
小练习2!!

A选项,实际是在比较第1s内和第2s内的位移,则要通过计算图像面积得出:它们的面积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B选项,质点位移最大应在时间t=2s时,(上一个视频夫人讲过:越靠近x轴速度越小,越远离x轴速度越大。也就是说物体位移达到最大或即将减小时,应该是它回头的时候,只要这个物体不回头,那么它的速度一定是逐渐增大的。而到2s这个时刻物体的速度才要由正的变成负的,说明它即将回头,也就是质点位移最大的时候。
额外补充:我们还能知道物体在1s的位置和在3s的位置是在同一地点,原因就在于1~3s走过的位移应该是0【X轴上面的面积(1~2s)和X轴下面的面积(2~3s)等大,所以抵消掉了】。
C选项,方向应该也相同,因为它是一根直线。
故选D
小练习3!!

A选项,质点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选项,看斜线的陡峭程度,应该是4~6s的要更陡一点,所以应该是质点在4~6s内的加速度比0~2s内的加速度大。
C选项,本质是让求位移,而平均速度=位移/时间,位移就是图像面积,因为4~5s的位移和5~6s的位移刚好抵消,所以质点的总位移应该是0~4s的图像面积,即30m。所以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30m/6s=5m/s。(平均速率要把所有面积加起来)
故选D
小练习4!!

A选项,只要在图像上出现的物体,都做直线运动。
B选项,它有没有反向运动就看它的速度是不是从正的变成负的。在位移时间图像(图1)里面,看斜率,速度确实由正变为负的了,而速度时间图像(图2)中速度并没有从正的变为负的(看y轴)
C选项,看曲线某点的速度或斜率就看过这个点做这个点的切线的斜率。物体1的斜率明显是更陡的。
D选项,看面积大小既可,很明显物体4的面积更大。
故选C、D
小练习5!!

A选项,面积的总路程应该为6m(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加起来等于6)。
B选项,一根直线,匀速直线运动
C选项,乙没有回过头。
D选项,末位置减初位置,3-(-3)=6
故选B、D
“高考,无非就是很多人同时做同一份试卷,然后决定去哪一座城市。最终发现,错的每一道题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而对的每一道题,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