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索尼蒙蔽了——PHA-3加Z7套装根本不般配
本文来自乙迷HiFi乐租,玩家真实感受。
玩家对器材的褒贬,不代表乙迷观点。
作者:madi333
家有pha-3,一直觊觎z7已久,但小五千的价格让死宅的我不敢盲狙,于是在乙迷租了下,避免冲动消费的可能。

话不多说,进入正文,窃认为pha-3的双平衡口就是为z7而生,z1r?除了4.4的平衡口那时开始推广外,也必须上电磁炉这种标配了。宝贝一到,虽说是试听样机,但是成色起码有89成新,心生好感,兴致勃勃地连上pha-3。

打开hires audio player,首先试听Titanic原声碟,鼓点紧实,器乐明朗,声场相比手头的A3确实开阔好多,但感觉有质无量而且不算一耳朵震撼。开始眯上眼细细品味,一首接一首,确实如此,一直以来用双口平衡+A3的我感觉Z7听起来就像蒙了一层雾或纱一样,这感觉很奇怪,不能说不清晰,但解析力完全不能和A3相比。但只论声场却牺牲解析的话有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遗憾,何况声场也不是特别宽广。抱着大耳就是玩声场的觉悟,继续听帕赫贝尔、德沃夏克,发现乐器的话表现力还是不错的,空间感(大法称之为空气感)还是能感觉到。三频的话,高音较完美,中音较靠后,低音有点无力,主要是量不足,下潜也不够深。接着换人声,试了高桥洋子的Zankoku na Tenshi no Teeze和王菲的匆匆那年,人声靠后,就是我所说的蒙了一层雾的感觉,听起来相当别扭。
听说上台后听起来会好很多,但是不玩箱子和台放,况且与我所能接受的极限就是可以把前端+耳放+大耳或塞子从一处带到另一处听的底线相违背。

所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打算用Z7接pha-3的烧友,或者在意声场注重解析的要慎重,不要被一直以来先入为主的pha-3+平衡Z7就是绝配的想法左右了判断(起码pha-3推不好Z7,台放因手头设备有限,没法测试望见谅),如果不那么在意声场的话,配z5或者a3都要好听的多。

作者:madi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