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唱歌为什么不要“高位置”?

2020-05-26 15:22 作者:最有价值华人  | 我要投稿

学校教师的唱歌教学(又称“声乐”教学)常教学生唱歌要用“高位置”(我会称之为“高位置唱法”),把声音发到头部的“高位置”。

这个位置在上图的⑤号软腭和⑥号小舌(也叫“小舌头”)附近。

我今天之前发的文章写道:

当别人向我们宣传一个东西好的时候,别忘了反思这个东西有没有放弃了什么,我们值不值得做这个放弃。

在这个”高位置“里,并没有好的共鸣腔体(腔体,不了解的人可以理解为一个像喇叭后面的音箱的半密封箱体)。

它的声音既不是发到头腔(上图里写的“鼻腔”),也不是发到喉腔(声带上方的腔体)等低位置的腔体。人发出非极限高音时,最好听的声音是发到头腔。唱低音时,最好听声音的是发到低位置的腔体。

所以“高位置”出来的声音就成了“鸡肋”,由于人的腔体都不是声音进去后完全密封的,高位置的声音既会有些“跑”到头腔,有些“跑”到低位置的口腔等位置,但歌手又没有有意识的用这些腔体,共鸣效果比较“迷”,相比传统美声,声音会“四不像”。

有的人说用“高位置”时,喉咙里的声带这个低位置的基点之类的不要动,首先不存在动基点,发生源声带就在喉咙里,人只要不是拿外物把声带抠扣出喉咙,声带都在人低位置腔体里,人头里面没有声带。既然说要“高位置”,共鸣的声音就在高位置。

其次如果是指声音要发到低位置的腔体和“高位置”, 这个就不叫“高位置”了,中国音乐学校里的声乐教师几乎必教一下的美声明确要用人的所有共鸣腔体,经过大的共鸣来唱歌,就是“全位置”的,为什么还要来一个高位置?美声歌手帕瓦罗蒂后期用的那种改进的美声,是用头腔(有称之为鼻腔)唱的,也不能称之为“高位置”,虽然头腔的位置真的是高位置,现在中国绝大部分美声专业教出来学生如果用“高位置”,也不是用头腔唱的。

有的歌手用这种“高位置”技术时,由于被要求声音在“高位置”一线,他们的高音会发到鼻子处以缓和唱高音时的压力,如谢霆锋、周华健、吴青峰、刘欢,导致歌声有一股不好听的鼻音。

吴青峰

“鸡肋”被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未被弃是有其的好处,这种“高位置”技术没有我在《乐坛女歌手主唱法分类》说的高声区歌手和低声区歌手那么缺另外位置的声音,没有SLS唱法那么大的声音断层(见《Seth Riggs、邓紫棋、王力宏等用SLS唱法的声音断层实例》)。在不伤害声带的唱法里,同等条件下,它的声音表现是最高分的,但它不是一种终极的好唱法。我免费教唱歌时,会教歌手用(我不推荐的)高声区唱法,用头腔唱,也不会推荐用这种“高位置”唱法。


使用高位置,但鼻音没那么重的科班歌手阿云嘎


在歌手和声乐老师没有想到更好的唱法时,用的唱法没有“原罪”,但有缺点,这是现实存在的,不以美好愿望为转移(按学校不正确(见《客观与对不对无必然联系》)的说法是“客观事物不以当时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如果美好愿望就能转移现实的话,请告诉我明天买什么彩票号码中头奖。



想看更好的文章请以举手之劳点个赞:)


唱歌为什么不要“高位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