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有一个大棚火了,里面竟然还有给蔬菜大棚当“保姆”机器人
在青州市有这样一个比较不寻常的温室大棚,从外面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和普通的薄膜温室大棚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要进入里面看,我滴乖乖,阔了不得,竟然还有一个机器人,见过种温室大棚这么豪横的吗?没有吗?不,今天你就见识到了。智慧大棚是通过改变大棚内部的生长环境,为农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智慧大棚一般包括数据采集、智能控制、数据传输等部分。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进行实时24小时实时检测,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联动控制水肥一体机、卷帘机等多种设备,对大棚进行实时控制。数据传输无线传输数据上传云平台,实现实时监控。

在这个温室大棚里,只要通过和机器人下达语音指令就能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温、光、水、肥、气启停的常规型操作。同时还开发了PC端和APP端软件,实时监控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都各项指标,实现运程操作。而这些都是由南小王村里从事互联网的返乡创业村民孙晓杰开发的,分为物联网系统、自动化中空系统、价格分析检测、种植预警系统、臭氧水秸秆还田系统和火眼金睛病虫害智能识别六大系统模块。

在温室大棚的棚头小屋里面的观测主机上面,显示这大棚内的温湿度、光照、PH值等参数,进入大棚内部,棚顶上挂着一个个的植物补光灯,还有用来环境监测的传感器,通过采集棚内的环境数据到平台,进行科学性的决策管理,水肥一体化的配置可通过土壤的干湿度,肥力要求进行自动喷滴灌浇水施肥。

1. 土壤湿度不足,自动控制水阀喷水
2. 如光照不足,自动打开日炽灯补光照;
3. 温度过低,自动开启空调;
4. 当大棚温度过高,自动打开天窗、侧开窗等;

智慧农业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界的热点,如今的农业想要发展好,就要不断做大产业规模。在传统农业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将有助于缓解农民的负担,大大降低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例如在种植、管理、采摘、分拣等环节都可以通过智能机器人来完成,实现农业种植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智慧温室大棚测控系统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而生,为更高效,更方便快捷地从事农业生产,释放农业劳动力而生。智慧农业监测站产品通过实时监测农产品生长环境,自动保持与改善农产品生长环境,从而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命脉,未来战略:新思维、新种植、新未来。南小王村在未来的日子里还需要建设50个高标准智慧农业型大棚,提升智慧农业水平,打造智能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精品农业生产、观光示范园,带动农业向现代化迈进。

本篇文章由广源温室张经理整理编辑,635201977咨询。如需要温室报价或是温室大棚种养殖相关的信息可点击左下角“了解更多”或是私信“智慧温室”,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