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没状态?!10个妙招,专治孩子上课犯困
快速收心 满血复活
节后第一天上学
孩子上课瞌睡没精神?
小贝给大家分享
10个让孩子不犯困的小妙招
家长们快来试试吧~

01、起床后锻炼5分钟
这样做不仅为身体充电,而且能加倍燃烧卡路里。很多人误认为晨练必须5点钟爬起来跑上几公里,其实是不必要。你只需要花5分钟,做做俯卧撑和跳跃运动,使心率加快,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要么对着镜子冲拳100下,感受那种能量积蓄的过程。
02、养成喝水习惯
处于缺水状态会时常感觉衰惫。清早起来先喝一杯温水,做一下内清洁,也为五脏六腑加些“润滑剂”;每天至少喝进去一升水,不过也不是多多益善。课间去倒点水还可以顺便活动活动筋骨。

03、讲究吃早餐
美国有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身高体重比(BMI)偏高,也就是体重超标,还爱犯困,做事无精打采;讲究吃早餐的人则精力充沛得多,身形也相对匀称。大家一定不要因为起晚了而不吃早饭,就算先赶到教室要紧,也不要忘了在课间补上早饭!

04、十点加餐
即使早餐吃得不错,到上午十点半,前一天储存的糖原也差不多用没了。要想在一天剩下的时间仍像刚充完电,这时就必须加加餐。一块巧克力,或者一根能量棒、几块饼干,在补充能量以外,还能有效避免午餐暴饮暴食。
05、午后喝咖啡
午餐后,身体的睡眠因子(一种能引发睡眠的分子)成分增多,是最容易犯困的时候,此时喝一小杯咖啡效果最好。当然喝茶也行,随孩子喜欢。不过睡前4小时内不要喝咖啡,免得过于兴奋睡不着。

06、多倾诉
疏解性格也能调节疲惫。荷兰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工作中内向、害羞的人更容易觉得累,而外向的人精力更足,这是因为爱跟人交谈的人善于发现乐趣,把自己的烦恼、压力及倒霉事一股脑说出来,就不会觉得累和无聊,相反,不爱社交的人缺乏这种纾解压力的渠道,时间长了,可能感觉不堪重负。

不管同学是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学习中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压力。一定让孩子要及时疏解自己内心的烦恼,可以和自己对话,也可以和同学沟通。总之,不要让心里的苦闷使孩子分心,以至效率降低甚至影响学习热情。
07、坐有坐相
坐姿不良,走路踢里踏拉,耸肩腆肚,这些通常是能量已耗干的表现。在教室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如果不能保持正确的姿势,反而会觉得更疲劳。不管是站还是坐着,应当收腹立腰,放松双肩,脖子有稍稍伸展的感觉。

08、张驰结合
学习中碰到难题,不如稍事休息,如出教室逛逛,出去上个厕所等等。换换脑筋,然后接着做。累得快透不过气来时,深吸一口气(数3下),然后呼出来(数6下);或者翻翻新闻报纸,看看自己喜欢的散文,找谁聊几句,说不定灵感在不经意间就来了。
即使学习紧张,休息一下也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提醒大家,适当休息是十分必要的,时间太长容易怠惰,不休息则容易效率降低。
09、交乐观的朋友
乐观、精力旺的朋友或同学人见人爱,他们积极的情绪总能感染周围的人。不仅要和聪明有才华的人交往,更要和那些充满热情,积极向上的人交朋友;跟一个悲观、喜欢抱怨的人一起呆上30分钟,你的能量就会被间接耗尽。大家也要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努力让自己蓄满正能量。

10、每天运动
哪怕你再忙,也要坚持锻炼,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跑步、跳绳等等。你要是对自己体力过于自信,以为年轻就是本钱,不会那么轻易倒下,有人也许会跟你急。其实用体育课来写作业真不一定是什么爱惜学习时间的做法……让孩子珍惜体育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