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华东电化第一路 - 大协作的新奏章

2021-12-10 00:47 作者:酸菜鱼同学  | 我要投稿

大协作的新奏章

——鹰厦铁路电气建设系列报道之三

      黄和平 薛贵宝

      经历了2600多个日日夜夜和风风雨雨,总投资近14亿的华东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终于以其恢宏的气势,穿越在闽赣两省青山碧水之间。

      鹰厦电气化铁路的提前开通,是一曲社会主义大协作的胜利凯歌。在建设这条铁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运输与施工、施工与设计、技巧与电化、专业与专业、路内与路外的几大矛盾,是在上海铁路局、电气化工程局、第四勘测设计院以及铁路沿线福建、江西各级政府通力协作,紧密配合下,才确保了技术改造和电气化建设任务的工期和质量。工程建设得到了国务院、国家计委、铁道部、能源部、华东铁路建设指挥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为了加强对重点工程的协调和领导,福建省成立了全省重点工程领导小组和福建省铁路建设与改造领导协调小组;江西省成立了重点工程协调办公室,及时解决供电、征地、拆迁等诸多问题。据统计,鹰厦电气化和技改共征地3057亩,拆迁房屋91467平方米。正是由于各级地方政府为铁路建设大开绿灯,才保证了鹰厦铁路电气化提前完成。

      去年11月上旬,鹰厦铁路电气化建设进入决战阶段。距全线开通仅有一个多月时间,从德国、荷兰等国家和武汉、西安等地购买的成套通信网络系统设备已全部运抵现场,而电力供应却严重滞后。福建省副省长刘明康闻讯后,立即召开专题会,指令沿线各供电部门,务必在12月23日前,分别向杏林、郭坑、华安铁路变电所送电,以确保鹰厦铁路电气化建设工程按时开通。省政府一声令下,承担电力水泥杆供应任务的福建省第二电力建设公司,迅速组织千人大会战,在短短的30天内,1000根水泥电杆赶制出来,保证了架设电气的需要。

      鹰厦电气化工程厦门站场的扩建和改造,牵涉大量居民拆迁厦门市市长洪永世得知金榜村、厦禾路一带的居民故土难离的消息后、召集市劳动、工商、城管有关部门负责人,指令他们做好协调工作。他对福州铁路分局分局长邓进瑞、分局党委书记黄焕忠说:“铁路的事就是政府的事,铁路的困难就是市里的困难,对铁路的事一定要办好!”由于有厦门市政府的鼎力支持,近千户拆迁任务在较短时间内得以完成,新成立的厦门水电段近百名职工户口也顺利落实,从而保证了厦门站区改造和机车供水供电顺利进行。

      由于有了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的相互配合,有了地方政府和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七年零四个月的电气化改造,近万名建设大军共完成土石方6000万方米,铺设钢轨148.8公里,架设各种导线3250公里,埋设各种通信电缆1362公里,新建变电所17座,改造低净空隧道27座,大小场站86个,以及其它配套的相关工程。

      1993年12月28日,鹰厦线电气化工程全线开通,它使鹰潭口的接车能力提高98.2%,全线运能提高近一倍。按综合指标计算,每万吨公里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鹰厦线电气化建设工程的胜利完工,迎来了华东铁路电气化建设的曙光,为闽赣两省的经济腾飞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原载《人民铁道》1994年1月25日)

原文刊载于《华东电化第一路》,福州铁路分局党委宣传部,1994年,闽新出(94)内书(刊)第78号。现由网友 酸菜鱼 整理上传,仅供学习分享之用。

华东电化第一路 - 大协作的新奏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