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螺海南大学考研:最全备考经验合集!考研小白不容错过
本文原创于【小海螺海大考研真题及辅导】,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鲁迅先生曾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众多的考研经验帖给了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机会,新一届的考研小白们一定要善于利用师兄师姐们已经开辟好的道路,帮助自己成功上岸。
可是网络上有那么多的考研经验帖,我们怎么知道哪些是最适合自己的呢?
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数位考研高分上岸的师兄师姐,整理了一份对考研小白最有价值的备考经验帖,让大家在备考过程中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最有效地帮助考研小白考研入门!
本期备考经验帖覆盖了师兄师姐们屡试不爽的备考方法、实用工具和学习技巧等内容,涵盖了备考、择校、规划、阅读、背诵、记笔记等等所有考研人都最为关心的方面。话不多说,咱们这就开始!!
一、备考方法篇
➤ 1、搜集信息
无论是考研、保研、找工作还是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学会搜集信息都是我们消除不确定性最好的方式。对于考研来说,获取信息的渠道则主要分为官方渠道和非官方渠道两种。
官方渠道主要包括: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各个院校学院官网以及院校研招网等。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大家研究生考试报名、查成绩、复试、调剂以及录取的主阵地,除此之外,上面还会提供一些和考研常识、考研流程、考研目标以及备考攻略相关的信息。而各院校的官网和院校研招网是大家了解报考目标院校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招生情况等方面信息的主要阵地,来自官方平台的信息质量对于大家来说比较有保障。
图1:研招网考研百科页面
非官方渠道主要包括:各种社区论坛、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社交性质平台。以社区论坛为例,小红书、百度贴吧、知乎、虎扑、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等平台都可以成为我们搜集信息的渠道,不过不同平台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大家可以就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社区进行信息搜索和浏览。而类似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平台主要靠大家关注一些专业账号来获取信息,比如一些考研机构的账号、考研名师的账号等等。
➤ 2、择校问题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是大家在考研初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可以从个人喜好、报录比、学科评估、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情况、硕博士点等等方面出发进行择校。
其中,报录比指的是院校当届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一般来说,一所院校的报录比越高,则其竞争程度也越激烈;学科评估则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全国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以“A+、A、A-”等形式呈现学科水平;而硕博士点则指的是报考院校是否具备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点,有博士点的高校对于想要继续读博的同学来说非常有好处。
图2:新闻传播学科排名情况(部分)新传学科排名情况.docx
➤ 3、时间规划
关于考研的时间规划安排往往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说不要准备太早,会后劲不足;另一种是说早一点准备,知识会更充足。事实上,考研战线拉得很长不一定会累,但是一定会增加上岸的几率,重点在于个人如何安排一整年的考研时间。
首先,大家要学会制作时间进度表,包括阶段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等。在阶段计划中先定下每个阶段的总体目标,然后在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里逐步地细化目标,必须精确到早晚的作息、每天的学习安排、休息娱乐时间的安排等等方面。
其次,在每周计划安排里需要有每周休息时间。早一点备考的话,前期(主要指6月之前)可以每周休息两天,进入强化和冲刺阶段则建议每周休息1天,最好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段休息,比如周六周日。
最后,除了学习和生活安排外,大家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运动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特别是到考研后期,如果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的话,肥胖、颈椎问题、腰椎问题等疾病都会找上门来,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二、实用工具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合适的工具能够解放我们的双手,提高我们做事情的效率。考研不是只要闷头苦干就行了,还要学会适时使用一些学习工具,帮助自己汲取知识。
图3:实用工具图标一览
➤ 1、时间管理类
现在的网络和短视频发展越来越迅猛,公共场合随处可见刷短视频的人,如果你老是控制不住自己拿起手机玩,玩了过后又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习,那么下面这些工具就可以帮助你培养个人的专注力。
(1)番茄TODO:这款软件可以通过定时的方式强制大家不能玩手机,其“学霸模式”可以针对使用手机的行为发出警告,提醒大家现在是学习时间。此外,全面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显示使用者每天的时间板块分布,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展示使用者时间管理情况。
(2)时间花园:和番茄todo的功能类似,但是别出心裁地是这款软件将专注的时长转化为了种树的“肥料”,大家在完成专注任务后可以“种”出各种绿色植物出来,将沙漠变成绿洲,富有成就感。
➤ 2、笔记制作类
咱们有时候在做笔记时不得不抄一些索引类似的“废话”,这些话不誊抄下来笔记不完整,而誊写下来又费精力与时间,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利用一些笔记工具来提高我们记笔记的效率。
(1)印象笔记:印象笔记是一款集虚拟社区、思维导图、任务清单、在线编辑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效知识管理工具,大家可以在社区中学到更多记笔记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语音转写功能实现快速地记笔记。
图4:印象笔记功能一览
(2)幕布:幕布是一款主导做思维导图的管理工具,拥有极简的页面,还可以一键导出思维导图。它不仅能够高效记录内容,还能显著帮助大家梳理所学知识的脉络,提升大家的结构化思维方式。
➤ 3、论文阅读类
看论文是备考研究生的重要环节,在看论文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大家对学科领域前沿问题的敏锐感知,还可以帮助考生在复试环节有更多的信息输出。但是对于从来没有或者很少接触论文的同学来说,借助论文工具去看论文可以帮助提升看论文的效率。
(1)CAJ阅读器:这是一款由中国知网出品的免费论文阅读器。虽然界面看起来比较老气,但是对于新手来说,在论文上做标记、复制内容、标注、添加标签、注释等等基本功能一应俱全。
(2)Mendeley:这是一款免费的跨平台文献管理工具。读一两篇论文大家可能没有什么负担,但是阅读数十篇上百篇论文时就要考虑论文的分类问题了,Mendeley可以实现同步导入论文、自定义标注文献等功能。
三、学习技巧篇
➤ 1、阅读技巧
“要是专业教材也能像小说那样看起来津津有味就好了。”考过研的学长学姐们都知道,一本教材看了忘忘了看是常态,看一遍就能全部记住的是极少数人。所以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遵循“三步原则”。
第一步:看目录。目录最能够展现全书的整体框架,大到每一章,小到每一节,我们都要仔仔细细的看,并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关于这本书的知识图谱。一方面是为日后的记忆形成系统的链条,另一方面是便于我们回溯知识点。
第二步:看前言。很多同学都认为前言只是些废话,其实不然。一本书的前言往往对全书的写作脉络、写作缘由和更新版次作了详细的说明,有的书还有名家的推荐语,看前言能够让大家知道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和重心,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明白自己看了这本书会有什么收获。
第三步:看正文。正文是全书的主体部分,不过看正文也需要讲求“详略得当”。有的书连篇累牍,还有的书非常精简,对于不同的书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而对于教材,应该采取先略读后详读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深入吸收知识。
➤ 2、背诵技巧
人类的记忆有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之分,要把知识点记得清楚记得牢固,就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在背诵技巧这一栏我们着重向大家介绍艾宾浩斯记忆方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的遗忘规律。一般情况下,如果将刚开始记忆完的知识量记作100%,那么一个小时后记忆量就只剩44.2%,一天过后还剩33.7%,两天过后还剩27.8%,六天过后只剩25.4。记忆遗忘的规律如下图所示:
图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源网络)
这一遗忘规律启示我们在背诵知识点过后的一个小时内,要不断地反复背诵,才能将遗忘的知识量降到最小。以一个小时、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一个月的周期进行反复背诵,就也能有效地将短期记忆内容转换为长期记忆内容。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
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使用工具来让自己收获得更多
万事开头难,相信大家在考研的“风雨过后”都能够见到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