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绿色冬奥会,赛事服务用车成场外最美流动风景
北京冬奥会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本着“绿色办奥”理念,北京冬奥会在申办时就承诺,赛会所产生的碳排放将全部实现中和。
以赛事服务用车为例,本届冬奥会不仅使用了市场普及的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更有先进的氢燃料电池车,比如丰田首次在中国大规模投入使用FCEV “第二代MIRAI”以及专为大会开发的“柯斯达氢擎”,不但助力本届冬奥会挑战“史上最环保奥运”,还将成为氢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丰田第二代MIRAI)

(丰田柯斯达氢擎)
以“氢擎”技术驱动未来
据北京冬奥组委官方统计结果,本次冬奥会赛事交通服务用车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小客车中占比100%,在全部车辆中占比85.84%,为历届冬奥会最高。
作为奥运会和残奥会全球合作伙伴中唯一汽车企业,丰田以全方位电动化技术为冬奥健儿保驾护航。
本届冬奥会期间,丰田一共提供了2205辆汽车,大多数为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在售车型,包括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等。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2205辆车型当中还包括140辆MIRAI和105辆柯斯达,二者都是氢燃料电池车,其中MIRAI作为贵宾车使用,首次大规模导入中国市场;而柯斯达氢擎是专门为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设计开发,由丰田中国研发中心进行研发,在四川一汽丰田进行生产。这也是丰田汽车首次在海外实现氢燃料电池技术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本土化”。

(丰田柯斯达氢擎)
事实上,在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丰田早在1995年就开始进行研发,随后通过不断地技术革新,在功率密度、氢瓶质量、电芯耐久性、量产质量等方面都有大幅的改善。2014年丰田推出了世界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型MIRAI,目前在世界已累计销售超一万台,同时保持着零事故的成绩。 2020年底,丰田又推出了第二代MIRAI,其功率密度较初代提高1.5倍,储氢质量效率提升5%,让车辆动力和续航里程方面再创新高。

(丰田第二代MIRAI)
而除了140辆第二代MIRAI和105辆柯斯达氢擎外,作为丰田与北汽、亿华通三方的共同合作成果,本次冬奥会使用搭载了丰田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北汽福田氢燃料电池巴士共计200余辆。要知道,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当时只有3辆氢燃料电池大巴投入使用。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开始迎来全新发展阶段。
福祉车助力冬奥彰显人文关怀
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冬残奥会,以丰田为代表的车企还将提供多款福祉车供残障人士使用,此次冬奥会丰田就带来了包括柯斯达、海艾士、赛那等车型的福祉车共247辆。
在服务北京冬残奥会赛事中,丰田根据运动员的实际用车需求,对福祉车进行产品设计开发以及车型供应。其中,赛那福祉车是丰田在国内导入的首款福祉车,其第二排右侧座椅可以电动匀速升降,非常适用于可以从轮椅上自行挪到车辆的座椅上的运动员。

(赛那福祉版)
对于无法从轮椅上自行挪动的运动员,丰田为了尽量减轻大会组织运营方的负担,根据这些运动员的使用需求,设计开发了柯斯达福祉车,采用了后门开启自动升降式上下车的方式,乘坐轮椅的运动员可以在不下轮椅的前提下,直接坐在轮椅上实现快速上下车,真正体现了丰田对特定人群的人文关怀。

(柯斯达 氢擎 福祉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迎政策风口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30个省份、150多个城市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提及氢能发展,有50多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根据各省区市规划目标,到2025年全国将建成加氢站超过1000座,推广氢燃料车超过54000辆。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测算,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由2020年的7352辆增长至2025年的10万辆,至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0亿元。
面对前景无限的氢能市场,国内众多车企也抢抓机遇进行布局,目前包括宇通、上汽、福田、长城、吉利商用车等已经明确规划,加大投入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产品的商业化。而丰田更是走在行业的前列,近年来不断拓展“朋友圈”,比如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了“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院”,共同探索氢燃料电池的积极活用;同时丰田还与国内商用车厂商一汽,东风,广汽,北汽,以及系统集成商亿华通合作,积极通过氢燃料电池的本土化研发和生产,为中国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北京冬奥会后,丰田还将积极推进本次冬奥会赛事交通服务用车中的FCEV的后续再利用、并希望以此为契机不断推动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以bZ4X为契机加速全方位电动化技术普及
除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持续深耕外,丰田bZ纯电动专属系列首款车型——bZ4X,也亮相冬奥舞台,护航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备受瞩目。按照丰田的计划,bZ4X将于今年中期在国内上市。

(丰田bZ纯电动专属系列首款车型—bZ4X)
bZ4X基于e-TNGA纯电动车专属平台打造,以"Activity Hub"为设计理念,采用与SUBARU共同开发的X-MODE功能,并搭载了全新研发的“Grip-Control 智能多路况适应系统”,同时实现线控转向系统与异形方向盘相结合,在150kW直流快充模式下,30分钟可将电量补充至80%。未来,丰田将以bZ4X为起点,全面推动BEV产品阵容的不断扩大,计划2025年前在全球范围销售7款该系列的车型,中国市场将成为导入该系列产品最多的市场,预计导入其中5款。
致力于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如果从实现助力碳中和的高度来说,新能源汽车除了生产制造外,还必须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从而降低制造、储存、使用、回收再利用、废弃处理等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丰田无疑更有话语权。

在去年11月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丰田就通过氢燃料电池技术展示了丰田推进全方位电动化过程中构建低碳社会的各项举措。
首先是制造,丰田希望以扩大生产源于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氢能,来加速属地消费,推进整个地区的氢能利用;
其次是储存,提升储氢罐的存储性能,实现轻量化,同时革新储氢罐的制造技术,减少碳纤维等的使用,促进普及FCEV;
再次是使用,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出了适合中国商用车使用环境的高功率、长耐久的氢燃料电池系统TL Power 100;
然后是回收再利用,丰田与中国企业开始合作研究FCEV报废车辆的妥善处置方法及核心零部件的资源循环利用;
最后是废弃处理,通过二氧化碳循环设施,回收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于燃料生产。
可以说,丰田在燃料电池汽车这一套全生命周期的流程无疑为行业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次北京冬奥会上批量投入使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或许仅仅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而对于未来,相信秉承“START YOUR IMPOSSIBLE(向不可能说不)”精神的丰田将用实际行动为行业带来更多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